3米高樁,一場技藝高超的醒獅表演,靈動威猛的獅子踏著鼓點時而騰挪回旋,時而凌空一躍……“高樁醒獅,髓在‘醒’、成于‘慎’……一步踏錯滿盤皆輸,是為慎微……越居高越須清醒,越艱險越要作為,是為慎行……”近日,佛山市紀委監委深入挖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醒獅”最具代表性的高樁醒獅中的“廉”元素,創新制作廉潔文化公益宣傳片《常慎則常醒 心正則事成》,在新華網、學習強國、南方網、南粵清風網新浪、搜狐、等各大媒體平臺上發布。
創作廉潔公益片 厚植清廉基因
“醒獅、龍舟是本土識別度高、特色鮮明的文化資源,普通民眾都十分熟知,這些形象深入人心,教育效果入心入腦。”佛山市某機關單位一名黨員干部觀看宣傳片后如是說。
據悉,該宣傳片經新華網客戶端發布僅五天,瀏覽量超200萬。
“佛山醒獅文化源遠流長,表演情景深入人心,這些生動傳神的畫面,緊扣‘慎始’‘慎微’‘慎行’‘慎終’主線,傳遞出清廉建設從點滴做起、從微處抓起的道理?!狈鹕绞屑o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近年來,佛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探索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新路徑,通過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廉”元素,從民眾耳熟能詳且傳承長盛不衰的粵劇、醒獅、龍舟、香云紗等本土文化中凝練“廉”主題,精心制作了《常慎則常醒 心正則事成》《逐夢潮頭 清廉護航》《紗的風骨》《守藝 守正 守心》等廉潔文化公益宣傳片,有力推動了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成風化人之力,持續彰顯文化“廉”基因的時代價值。
同時,為進一步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文化環境,佛山市紀委監委更注重拓寬公益片的傳播載體,通過微信、網站、電視臺及各機關單位公共顯示屏等播放,且覆蓋至廣佛地鐵及公交車站臺及車內LED屏等載體,讓黨員干部和群眾在日常出行中耳濡目染,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教育。
打造廉潔地標 涵養清風正氣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佛山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培育廉潔價值理念為根本,注重因地制宜,挖掘本地歷史文化、家風傳承中的廉潔因子,依托名勝古跡、公園廣場等貼近群眾的載體,依景寓廉地打造廉潔文化地標。
“ 酌飲‘貪泉’,清操不渝。這就是廣州刺史吳之隱的清廉故事……”
“一句句警句格言,一個個家訓故事,參觀游覽之中就能感受到清廉文化‘潤物細無聲’的滋養。”
按照由景顯廉,寓教于游的原則,禪城區、南海區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指導推動鎮街建設具有亮點特色的廉潔教育基地,打造出點、線、面結合的南莊“三館一園”廉潔文化地標、里水“廉園”等示范點。
找準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切入點,寓教于樂,在鄉村吹起陣陣“清廉風”。順德區紀委監委利用社區古書塾改建成廉政文化教育示范點,高明區紀委監委選取了自然村提煉村規民約、家風家訓、黨風廉政建設成果和革命先烈廉潔故事等,建設廉潔文化主題公園,三水區紀委監委則依托百年祠堂融入“廉”元素建設廉政文化教育陣地。
“精準切入、巧妙結合,讓‘廉’文化在公園、社區、鄉村處處可見,喚醒‘廉’意識常伴身邊?!笔屑o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創新表現形式、豐富表現內容來推進廉潔文化建設,通過形象、直觀、立體的“廉”文化近距離展示,借助識別度高的本土文化的持續滲透,讓廣大群眾和黨員干部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教育,由此營造崇廉尚潔、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尚,厚植廣大黨員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