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城外有這么一個地方,每逢跨年蘇州人都喜歡往這地方跑。它因為一首《楓橋夜泊》聞名全國,寺以詩興,詩以寺名。它,就是寒山寺。今天的寒山寺是游客來到蘇州必打卡的著名景點,也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種特殊指代,融進了我們細膩深邃的情感里。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一、關于寒山寺
寒山寺 by @何葉葉_Yolanda
位于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距今已有上千多年的歷史。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高僧寒山自天臺山國清寺來此住持,唐代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成為一代千古名剎。但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唐代詩人張繼寫下的千古名篇《楓橋夜泊》。此后,寒山寺也揚名天下。
寒山寺 by @SNUUPR
寒山寺可以說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以佛教文化為主體,以和合文化為核心。因為此地的佛門弟子一直認為曾住持過寒山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世的高僧,并把他們神化為我國的“和合二仙”,也是其成為“和合文化”的象征。
蘇州園林精品純玩一日游 早出發(fā)/晚出發(fā)任選 精華景點全覆蓋(拙政園 獅子林 蘇州博物館 寒山寺 虎丘 山塘)鐵定成團天天發(fā)班
全程無線耳麥講解/ 萬人好評旅游產品/ 蘇州精華景點全含/ 贈送蘇州評彈表演/
寒山寺
二、寒山寺十二勝景
1. 山門夕照
山門夕照 by 網絡
寒山寺有一大特點——山門朝西,進香、弘法、朝圣三位一體,堪稱佛教勝景。
山門夕照 by 網絡
據(jù)說,西方為極樂世界,山門朝西,以示隨時迎接諸佛到寺誦經弘法,教化眾生。
2. 普明寶塔
普明寶塔 by 網絡
一千多年以來,塔幾毀幾建,其中有600多年有寺無塔。1996年,寒山寺重建普明寶塔,重現(xiàn)了寒山寺的盛唐風采。
普明寶塔 by @愛撒嬌的貓丶
普明寶塔,五層,高42.2米,呈正方形,為仿唐木結構樓閣式建筑,塔剎為銅鑄鍍金,高9.6米,重12噸。它的重建,不僅填補了唐代木結構樓閣式塔建筑在中國絕跡的歷史空白,還再現(xiàn)出唐代建筑藝術的精華,是建筑史上的一大標記。
3. 寒拾問道
寒拾問道 by 網絡
大雄寶殿,歷來是供奉佛祖的殿堂,但寒山寺的大雄寶殿卻有自己獨特的布局。在佛祖塑像罩壁后,供奉的不是菩薩,而是寒山拾得像。
寒拾像 by 網絡
據(jù)說,寒山拾得像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之手。寒山右手指地,拾得袒胸露腹,談笑自如,其中蘊含著寒山、拾得向佛祖取經問道的深意。
4. 和合祖庭
和合祖庭 by 網絡
寒山寺有座殿堂稱“寒拾殿”,據(jù)說跟寒山寺的來歷有些關系。相傳,豐干禪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也是寒山、拾得的師傅。禪師臨終前,給寒山半部真經和一枝荷花,給拾得半部真經和一個篾盒,并說,誦透此經就會得道。數(shù)年后,兩人相遇蘇州,各自拿出禪師所給的東西放在一起,由此得到一部(荷)和(盒)合真經。
寒拾殿 by 網絡
正如前面所言,佛門弟子一直認為寒山、拾得是“和合文化”的象征,而作為和合祖師的“寒拾殿”,也當之無愧地被稱作“和合祖庭”。
5. 寒拾遺蹤
寒拾遺蹤 by 網絡
在寒山寺寒拾殿前院落內的西北,長廊附近有一方形石護欄,護欄之中有一口古井,井里有水,井口豎石上題寫著“寒拾泉”三個大字。
寒拾泉 by 網絡
相傳,這是寒山拾得在此“縛峁以居”時挖的井。其后,大家為紀念二人,稱此井為寒拾泉。
6. 千年鐘聲
千年鐘聲 by 網絡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的鐘聲,自古就有凈化心靈、感悟人生的神奇力量。如今,唐鐘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后來重修寒山寺時所鑄的古鐘。
寒山寺古鐘 by 網絡
燒香禮佛后,大多數(shù)香客都會登上古鐘樓,親手敲響寒山寺古鐘。最值得一提的是,自1979年起,寒山寺每年都舉行新年聽鐘活動。每年的新年夜,寒山寺都會敲鐘108響。之所以要敲108下,據(jù)說有兩種含義。一是說每年有12個月、24節(jié)氣、72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鐘108下,表示一年的終結,有除舊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傳說,一年之中有108次煩惱,聽到108次鐘聲則一年煩惱皆無,吉祥幸福。
Tips:
平日在寺內撞鐘10元(3下);每年12月31日的跨年撞鐘價格不固定,一般約300多元。
7. 古碑長廊
古碑長廊 by 網絡
寒山寺碑刻藝術天下聞名,堪稱一座“碑刻博物館”。古碑長廊主要包括三處碑刻:清光緒年間江蘇巡撫陳夒龍重修寒山寺時建的碑廊、96年普明寶塔落成后建立的普明塔院碑廊,以及“和合福道”上新建的寒山子詩碑廊。
古碑長廊 by @細雨飄陽
在寒山寺的碑刻文化中,以《楓橋夜泊》詩碑最為有名,號稱是“詩碑第一石”。
8. 塔影伴樓
塔影伴樓 by 網絡
寒山寺內西南側,有一幢掛匾“江楓第一樓”的樓,整個樓上下兩層,飛檐斗角,建造精致。據(jù)說,此樓原稱“花籃樓”,是蘇州修仙巷宋氏祖?zhèn)髅麡牵蟛疬w至寒山寺重建修繕。
塔影伴樓 by 網絡
“江楓第一樓”的北面,有一個名為“常樂池”的放生池,池子上面有一座小橋,取名“塔影橋”。站在“常樂池”的最西面,就能看到遠處“普明寶塔”倒影水中,因此稱作“塔影伴樓”。
9. 華夏詩碑
華夏詩碑 by 網絡
2007年落成的華夏詩碑,主體高為16.9米,由碑帽、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組成。大碑的正面鐫刻著清代俞樾所書的《楓橋夜泊》,背面則刻有乾隆御筆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我國目前最大最高的詩碑,也被稱作是“中華第一詩碑”。
華夏詩碑 by 網絡
鐘聲詩韻,歷來是寒山寺的一個文化符號,如今這種文化符號也成為了蘇州的一種標志。
10. 天籟響音
天籟響音 by 網絡
2008年12月落成的寒山寺由銅、金、錫、鋅、鉛五種合金組成。鐘面銘文是一部佛說《妙法蓮華經》,大鐘裙邊上鑄有九幅精美的飛天圖及六銑口裙邊。
天籟響音 by @浮華一夢
整個鐘體造型宏大厚重。大鐘聲音洪亮圓潤,震撼力大,是我國目前佛門寺院里最大的梵鐘,堪稱“天下第一佛鐘”。
11. 和合福道
和合福道 by 網絡
2010年10月建成的和合福道,是和合福“到”的諧音。東西走向,東有新建山門,氣勢宏大,正面中間的門洞上方所嵌的“寒拾遺蹤”石碑和“妙利宗風”石碑,也都大有來頭。
和合福道 by @何葉葉_Yolanda
道北側為黃墻黛瓦,里面有梵音鐘聲,法堂佛語。南臨“大鐘苑”,里面是“中華第一詩碑”、“天下第一佛鐘”。道南側還有新建的“寒山子詩碑廊”,西端矗立“和合”太湖石。
12. 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 by 網絡
張繼千古傳頌的名篇《楓橋夜泊》使這座古寺一夜成名。寺以詩興,詩以寺名,鐘聲詩韻,是寒山寺的魅力,也是中國詩史文化的一抹亮色。
楓橋夜泊 by 網絡
楓橋原名封橋,自張繼詩后,史料遂稱楓橋,并聞名于天下。詩韻天成,足以為吳山增色,自此詩后,“楓橋夜泊”也成為千古勝景,吸引無數(shù)游人觀光駐足。
三、去寺廟要注意的六件事
①穿戴干凈:衣服要整潔,最好不要只穿背心、短褲、打赤膊、穿拖鞋。
②進殿須知:參觀寺廟的時候,不要踩踏在廟宇的門檻上,如果踩在上面是對佛祖和菩薩的大不敬。
③拜佛禮儀:前來拜佛在殿內說話要注意,勿議論,勿喧嘩。
④燒香數(shù)量:燒香拜佛,香的數(shù)量也是有講究的。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一般拜佛三炷香就為好。
⑤為了保持佛地清凈,不要將葷腥及其制品帶入寺院。
⑥非佛教徒最好不要主動與僧尼握手。因這不符合佛教的禮節(jié),僧尼往往以“合十”為禮。
四、寒山寺實用信息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qū)楓橋路
交通:
①9002路寒山寺站下;10路、30路、40路、游3路等來鳳橋站下,步行約10分鐘到達;31路、33路、300路等寒山寺南站下,步行約10分鐘到達。
②好行2號線、好行6號線、好行7號線寒山寺站下
門票:20元/人
※學生票半價,1.2以下兒童免費
開放時間:
7:00~17:30(3月20日~10月20日)
7:30~17:00(10月21日~3月19日)
用時參考: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