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餅
鹽城的雞蛋餅,可媲美天水麻辣燙,贏過淄博燒烤,最近還饞來了老外學(xué)技術(shù)。鹽城雞蛋餅松軟鮮香,一般還會放里脊肉、榨菜、雞柳、海帶、肉松、辣條等,隔著屏幕都覺得香。
東臺魚湯面
到東臺西溪來一碗冒熱氣的魚湯面,奶白的魚湯看著就能“鮮掉眉毛”。用鱔魚骨和鯽魚兩種魚熬煮出來的魚湯醇厚,再用魚湯下面,成就了“吃一碗,想三年”的魚湯面。
董哥哥大肉包
早餐除了必點東臺魚湯面,還有西溪的董哥哥大肉包。這對早餐CP不僅牽動著味蕾,更承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
五糧粥
濱海五糧粥是以大米、小米、大豆、花生、玉米五種食材為原料,吃起來口感豐富、滋潤養(yǎng)生。乳白色的粥,透明的米,入口即化。質(zhì)樸的自然之味恰到好處,沁人心脾,入口潤滑。
米飯餅包油條
甜甜的米飯餅,夾雜著淡淡酸酸的酒釀味道,如果再夾上一根油條,酥脆咸香,正是老饕們記憶中的童年味道。熱乎乎的米飯餅包裹著酥脆的油條,外甜內(nèi)咸,外軟內(nèi)脆,是鹽城人最愛的早餐搭配。
鍋貼
鍋貼子 是遍布鹽城大街小巷的經(jīng)典小吃,有肉餡和素餡之分,老食客還是更喜歡豬肉餡的,一口平底大鐵鍋里整齊躺著白胖胖的餃子,蓋上鍋蓋,接下來是餃子和油與水反復(fù)地碰撞,味道好不好全在這火候把控上,外焦里嫩,很是解饞。
油端子
賣油端子不需要吆喝,蘿卜絲拌小蔥,包裹上面粉糊,放進滾燙的菜籽油里一炸,那香味能傳遍一條街,饞蟲們紛紛不請自來。捧著外焦里嫩,咸香有味的油端子,幸福感滿滿。
金剛臍
金剛臍也有人稱金剛麒或老虎腳爪,它在老鹽城人心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高了,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能咬上一口香香的、甜甜的、軟軟的、帶著堿味的金剛臍實在是太滿足了。
蝦糠餛飩
蝦糠餛飩用蝦糠熬一碗鮮湯,撒上紫菜和香菜,一勺皮薄肉嫩的餛飩滑溜進嘴里,口感舒爽,鮮美至極。
鹽城八大碗
在鹽城吃午餐,一定要嘗嘗 鹽城八大碗 ,這是當(dāng)之無愧的“鹽”值擔(dān)當(dāng)。燴土膘,是八大碗的“大哥”,接下來的紅燒肉、大雞抱小雞、蘿卜燒淡菜、紅燒刀子魚、糯米肉圓、漲蛋糕,半湯半水、半葷半素,串成了鹽城的濃郁底味。最后一道芋頭蝦米羹,喝過這一碗才算完滿。
大縱湖湖鮮
在鹽城大縱湖趕赴一場 湖鮮盛宴 吧!螃蟹肥美、河蝦鮮美、湖魚嫩滑賞味,肥美的水鄉(xiāng)湖鮮,回味無窮。
九龍九鮮
里下河入海水道流淌千年,河網(wǎng)密布,四通八達,沖刷出建湖獨一無二的文化厚重感,也帶來了獨有的水鄉(xiāng)美食。 九龍九鮮 的美味,讓每一個吃過的人難以忘懷。
九龍口老鴨煲
建湖九龍口老鴨煲,名揚千里。近百年來,南來北往的食客趨之若鶩,一嘗暖心暖胃的滋補名菜。九龍口鴨子都在湖蕩里放養(yǎng),吃的不是飼料,而是湖蕩里的小魚小蝦。土菜土燒,文火慢燉,湯汁甘醇濃郁,鴨脂黃亮,酥爛鮮醇,無比滋補。
黃海森林公園龍蝦
油燜、蒜蓉、香辣、十三香……想想都流口水,沒有龍蝦的假期,怎么完整呢,五一期間黃海森林公園美味龍蝦不限量。
草市街
在草市街、逅海街區(qū)找尋一家心儀的美食店鋪,享受上一頓美餐。草市街傳統(tǒng)風(fēng)味的臭豆腐、鴨血粉絲、涼皮,逅海從街頭香到巷尾的羊肉串、美蛙魚、尖椒雞……沒有吃不到,只有想不到!
唐瀆里
唐瀆里是大洋灣景區(qū)的配套美食街區(qū),夜幕之下華燈初上、流光溢彩,步入唐瀆里仿佛穿越到了大唐的繁華街頭,置身在五光十色的夢幻世界,仿佛就是穿越到了盛唐夜市。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精美的布景、悅耳的傳唱,沉浸式唐風(fēng)主題演藝活動,讓你沉浸于其中,感受盛世大唐的風(fēng)采。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各種當(dāng)?shù)睾屯獾氐奶厣朗场?/p>
泊心黃沙港
夜幕降臨,不同于白天的喧鬧,夜晚的黃沙港更添煙火氣,海市、漁檔長街、海鮮大賣場…不同種類的小海鮮有著自己的特有味道和風(fēng)味,煎炸烹煮嘗遍那里的海鮮大餐吧。
竹林大飯店
竹林大飯店是承載鹽城城市記憶的活檔案,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nèi),重組老鹽城人民生活記憶空間。公交站、小人書攤、舊書店、輪船碼頭、民政局……四處的人聲鼎沸沿著中庭攏聚成人間煙火,再現(xiàn)屬于過去的那些濃墨重彩。賈氏鍋貼、徐三媽涼粉、竹林魚湯面、老街油炸社……這些老味道傳承了城市的記憶。
鹽鎮(zhèn)水街
水街的夜市是晚間美食補給站,各式各樣的小吃應(yīng)有盡有。水果茶、炸串烤肉、梅花糕、雞蛋餅、鐵板豆腐……各種童年小吃也都聚集在此,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
這份『鹽城美食攻略』
為小伙伴們獻上了
“舌尖上的鹽城”
假期來嘗嘗鹽城好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