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冬到春的歷程中,旅行行業也發生著諸多變化。消費需求端,下沉市場和本地短途崛起;從業企業端,正在進行“效率和服務革新”;行業端,虛火出清,頭部企業迎來更大機會。
???????????????????11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對多項措施進行優化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并進一步縮短入境人員隔離時間。
旅行行業應聲而動。同程旅行數據顯示,《通知》發布后國際機票搜索量1小時內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448%。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猝然爆發,自帶出行和聚眾屬性的旅行行業受到猛烈沖擊,延續二十年的高速發展不得不按下休止符。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旅行總人數、旅行總收入均僅為2019年時五成水平。
風雨飄搖之中,跳船者眾,但仍有人咬牙堅守,等待春天到來。
堅守者相信,旅行作為美好生活的新剛需,“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總要繼續,人們永遠都需要詩與遠方。
經此疫情,也讓旅游從業者看到了新的機會。攜程創始人梁建章曾表示,受全球疫情影響,旅游行業呈現新趨勢,中國出境游用戶正在回流國內市場。另外,由于疫情形勢、經濟形勢等多重影響,旅行的短途化、下沉化亦打開了另一個龐大市場。
業內人士對《陸玖商業評論》表示,從業者們正在擺脫疫情前大水漫灌的經營方式,效率至上成為行業關注重點,整體的行業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也不斷提升。曾經國內旅行行業的虛火正在出清,對于整個行業發展反而可能是個好事。
最后的問題是,春天到來前,誰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回不去的從前
對于旅行行業從業者來說,疫情到來之前十年,是最美好的時光。數據顯示,2019年旅游業對GDP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占總量11.05%;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占就業總人口10.31%。
在線旅行行業從誕生起,就一直是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的王牌、資本寵兒。盡管因互聯網泡沫讓在線旅行行業短暫受創,但隨著攜程、藝龍先后上市,同程、去哪兒、途牛等細分領域廠商站穩腳跟,行業進入穩定發展期。
同時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也或收購或投資,先后投身其中試圖分一杯羹。
直到2020年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爆發當年,國內游客同比下降達52.1%,旅游收入下降61.1%。
疫情到來后,只能簡單復制粘貼的小型旅行社紛紛關張。2020年年初時,某旅行社負責人曾對《陸玖商業評論》稱,由于沒有業務,只能開除超過一半員工,即便留下的員工也只能拿到1500元左右的保底工資。盡管如此,這家旅行社也沒能挺到2021年的春天。
據《陸玖商業評論》了解,在疫情中以大型批發為主的旅行社由于資金相對充沛,還能堅守一段時間,但目前也度日如年。而那些以給大型旅行社提供散客的小型旅行社,基本上都倒在了2020年上半年。
即便如此,被抑制的旅游需求并沒有消失。一旦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旅游市場可以迅速恢復。
比如今年7月初,新疆獨庫公路成為“堵哭公路”、三亞酒店爆滿、云南旅游人數恢復到疫情前9成,2022年暑期游上半場一度異常火熱。同程旅行的數據顯示,也正是三季度,其月活躍用戶、月付費用戶等運營指標創下歷史新高。截至2022年8月18日,同程旅行微信小程序去重累計訪問用戶破10億。
由于疫情仍未過去,目前出入境旅游仍然暫停,旅游行業仍然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還有不少差距。同程旅行三季報數據顯示,2022年Q3同程旅行實現收入20.48億元,同比增長5.6%;經調整凈利潤達2.52億元,同比下降26.6%。其中,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交通業務實現收入9.87億,同比下降12.3%。
值得注意的是,同程旅行本地旅行場景下的酒店、汽車票、用車等業務實現逆勢增長。第三季度,同程旅行住宿預訂收入8.19億元,同比增長26.9%;汽車票銷量也實現超過100%的同比增長。
在疫情之下,作為受疫情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國內旅游市場和產業鏈都已經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不管是商家、景區、OTA平臺,幻想回到從前都已經不現實。
本地崛起
利好旅行行業政策不斷出臺,這自然是個好消息,但也有從業者對《陸玖商業評論》表示,政策需要進一步的確定性。
以2021為例,上半年時旅游行業強勁復蘇,“五一”全國國內旅游人次2.3億,同比增長12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32.3億元,同比增長138%。可下半年,疫情突發,多省市先后出臺相關限制政策,復蘇勢頭就此終結。陜西跨省旅游的代表性景區兵馬俑2022年春節7天共接待游客1.5萬人,僅是2019年同期的三十分之一。
幾位相關從業者對《陸玖商業評論》表示,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旅行行業都要做好在變化中尋找新常態的準備。在這些從業者看來,盡管出行意愿反彈明顯,政策不斷釋放善意,但新冠疫情對旅行行業的影響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停止。
但可以預見的是,疫情搖擺期間最先恢復的必然是1至2天的本地游、周邊游,路程近、時間可控、封控風險降低是主要優勢。2020年3月時清研文旅研究院調研就顯示,已經有超過一半受訪者選擇城市周邊近郊游。
對于敏銳的從業者們來說,這是灰燼中難得閃現出的寶石。
攜程發布的《2022年國慶假期旅游總結報告》顯示,國慶7天,本地、周邊旅游訂單占比達65%。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國慶節假期7天,前往城郊公園、城市周邊鄉村、城市公園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別達23.8%、22.6%和16.8%。
近郊游最典型的代表露營發展更是迅速,據艾媒數據中心的預測,2021年我國露營的市場規模299億,到2025年預計達到562億,年復合增速超過15%。
隨著短途游和周邊游發展迅速,未來旅游和生活界限可能變得更加模糊,旅游的含義或許將被重新定義。
對于旅行者而言,境外去不了就國內游,跨省游熔斷了就省內游、周邊游和本地休閑。換言之,本地游不僅將是旅游市場的新增量,更加可能會成為消費者的一種新常態。此外,本地游周邊游消費頻次高,可以彌補客單價不足的問題,而且可以帶動周邊景點的經濟和就業。
不少旅企紛紛出手進行提前布局。
以攜程為例,今年國慶前后,攜程推出“超級周邊游”系列活動,涵蓋酒店、露營、租車、火車票等服務。而同程旅行則基于本地出行及玩樂等需求創立的“城市通”,結合同程旅行的火車票、機票、酒店、打車等出行資源,為用戶提供日常出行及本地旅游服務。
下沉市場
疫情到來之前,中國所有的互聯網行業幾乎都在布局下沉市場。但當疫情到來之后,很多行業在下沉市場的布局反而有所減緩。
不過對于此前往往針對一線城市、海外旅游布局為主的旅游行業來說,下沉市場正在變成值得彎腰撿起的鋼镚。
中國下沉市場總人口約占總體人口的68%,雖然下沉市場人群收入較低但增速強勁,如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已經連續11年超過了城鎮居民。此外,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下沉市場展現出強勁的旅游消費潛力。
同程旅行財報顯示,截至第三季度,同程旅行的非一線城市的注冊用戶約占注冊用戶總數的86.7%,第三季度該公司在微信平臺上約60%新付費用戶來自中國的三線或以下城市;其低線城市酒店間夜量同比增長近10%。
能在下沉市場收獲頗豐,或許得益于此前同程旅行相關布局。
QuestMobile 2022 下沉市場洞察報告顯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度普及,下沉市場用戶規模穩步提升,近7億的下沉流量占據大盤58.4%的份額,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流量基本盤。
早在2017年1月第一批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同程旅行就是首批入駐企業之一,通過小程序觸達了更廣泛的出行人群。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同程旅行絕大部分業務都在中國市場,疫情背景之下,這樣的業務布局反而成為一種優勢。
在國際旅行以及國內長途旅行沒有完全恢復的過渡階段,下沉市場和短途旅行成為不確定中的確定性。
下沉市場的缺點是,客源分散,單個項目客流量小。不過優點也很明顯,下沉市場的疫情相對穩定,客源也相對穩定,而且這部分用戶對于每個平臺來說都是增量用戶,積淀下來后,對于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很大幫助。
確定的堅守
幸運的是,堅守者已經看到紅日在地平線盡頭升起。
三年中,國家各部門相繼出臺系列政策對這一重要行業進行扶持,如“一號文件”中的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十四五規劃中的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文旅部扶持旅行社發展等。
一些黃金旅行周期中,相關職能部門更是盡力推動旅游業發展。疫情爆發第一年,文旅部發布國慶節、中秋節假期八天旅游市場數據顯示,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最近先后發布的兩條通知,更是讓從業者們看到了重生希望。
11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中除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外,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范圍,不允許隨意以行政區為單位做全員檢測;同時,進一步縮短相關人群的隔離時長,減少集中隔離的適用情形。
更直接的信號來自于文化和旅行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文化和旅游行業防控工作的通知》,新通知明確提出,跨省旅游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跨省游客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
在同程研究院方面看來,該通知意味著旅游業的防控工作將更加科學化、精準化。短時間內,國內跨省游將迎來一輪快速上漲,整個旅游行業將進入復蘇周期。
要提醒從業者注意的是,當疫情真的完全消散,消費數據往往來自被壓制之后的強烈反彈。誰能在猛烈增長中抓住機會,并在這個洶涌澎湃的向上周期后依然能推出更多新服務、服務更多新的圈層,誰就能在后疫情時代站在行業之先。
有相關旅行公司高管對《陸玖商業評論》表示,盡管信心重塑需要一定時間,但這樣的新政策逐步釋放,的確是一個“善意的信號”。
所有的生意業態都是逼出來的,這次疫情之后,詩和遠方還會回來,但是新的生意模型,也會從此留下。
如何在寒冬中生存,大家已經找到答案,這便是旅游行業的眾生相。更好的消息是,當有人還在叫苦,就說明,這個行業還有人在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