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在來鳳縣楊梅古寨景區古寨琴樓民宿,記者遇到來自廣東順德的郭先生一行3人。郭先生今年已是第3次來到楊梅古寨景區。談及緣由,郭先生表示,古寨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比起南國都市的炎熱,這里涼爽宜人。
古寨民風淳樸,村民熱情好客,郭先生與民宿經營者龍華術一家人都成了好朋友,每次來都直接入住古寨琴樓。
郭先生是一名廚師,當天他從順德帶來了海螺、鮑魚、三文魚、基圍蝦等海鮮特產,在古寨琴樓的廚房里,他親自下廚,忙進忙出,要與龍華術一家人分享他的海鮮美味。古寨里炊煙四起,一桌海鮮宴讓百年古寨散發出別樣的味道。
楊梅古寨散布著大大小小的楊梅群落,面積達3000多畝,百齡以上的楊梅有數千株,300年以上樹齡的有133株。最古老的楊梅樹在黃柏園村二組,枝如銅、干似鐵,樹冠覆蓋半個院落,樹齡高達1200年,有“亞洲第一楊梅”之稱。
宋代詩人方岳形容楊梅的味道時說:“眾口但覺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碑數厝俗類塾脳蠲饭菥疲司聘侍鹁d和,色如琥珀,清香撲鼻,入喉甘甜悠長,具有多種滋補功能,使人不知不覺中沉醉,有“小妖精”之稱。來到楊梅古寨的游客都忍不住品嘗“小妖精”的滋味。
沿著干凈整潔的旅游公路漫步,青山如黛、綠浪如濤、涼風拂面,整個視線明凈如洗。
在石橋村碾坊客棧附近,數十名游客踏古道、觀古樹、走古橋、賞古院,邊走邊拍,悠然自得。游客王先生說,住在碾坊客棧,聽山水之聲,夢尋舊年鄉愁,別有風味。
客棧老板鄧益山忙得團團轉,為游客準備美味豐盛的農家宴,山筍、野蔥、蜂蛹、鴨腳板等就地取材,圓夢游客親近自然。
2013年,來鳳縣依托三胡鄉石橋村、黃柏園村兩村的生態植被、河谷風光,古院落、鹽茶古道、古楊梅群落和奧陶紀石林等特色資源,開發楊梅古寨景區,生態文化旅游風生水起。
當年底,長期在外打工的鄧益山夫婦返鄉過年,看見游客每天到自家廢棄20多年的水碾房、榨油房前拍照,決定籌辦農家樂。
2016年,楊梅古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來鳳縣旅投公司近年來投入上億元資金建設景區,黃柏園村、石橋村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旅游公路、十娘子橋、桃花島、八股廟、特色民居、古院落、古戲樓、古寨門等都煥發新的光彩,風光四季不同、民俗文化濃郁,不少游客慕名而至。
水電路網戶戶通達,綠茶、藤茶、小水果三大產業發展起來,村民過上了“吃水不用抬、燒飯不用柴、走路不濕鞋、車子跑進來”的小康生活。黃柏園村因此成功創建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少數民族十佳特色村寨、中國最美鄉村。
目前,景區內村民興辦農家樂35家,日均接待能力3000人左右,戶年最高純收入達10萬元以上。
歲月不居,山河無恙。古寨繪新景,游人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