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海口11月10日訊,11月8日,一批從歐洲進口的索道設備相繼在海口海關所屬洋浦港海關通關放行,累計貨值6419萬元,合計減免稅款約1415萬元。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落地以來,單票進口貨值最大、減免稅款最多的“零關稅”設備,也是首批用于海南旅游業發展的“零關稅”設備。
“前期,我們到海口海關咨詢,計劃進口一批索道設備。該關獲悉后派專人實時跟蹤指導企業辦理各項手續,讓我們實實在在享受到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紅利。”海南呀諾達5A級景區有關負責人說。
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口海關了解到,截至11月8日,海南自貿港經中國(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認定符合享惠資格的企業共有120家。10月,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下企業享受免稅額1092萬元,較9月增長123.69%。
海口海關副關長陳針表示,海口海關將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重要抓手和落腳點,努力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不斷提高監管服務水平,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早期安排各項政策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