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蘇州的美感似乎又多添了一層,好像被秋風拂過的江南大抵如此。寒山鐘聲蔓延開去,惹得層林浸染。見過天平的火紅山楓,聞過芳香滿溢的公園名桂,最喜的還是片片賞心悅目的金黃銀杏。
“樹木傳奇·美麗中國”將銀杏稱作“穿越時間的永恒”:千年銀杏穿行其上,留下了一道道的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絕美景致。兩千多年的古城姑蘇也算與歲月悠悠的千年銀杏“門當戶對”。蘇州有著歷史悠久的園林,在這些園林中,有眾多百年以上的古銀杏,留園、虎丘、怡園、滄浪亭等處都有它們的身影。留園有著最多的銀杏,屹立于假山之上;虎丘的銀杏藏起“吳中第一山”牌匾,不經意透出與虎丘塔一樣迷人的艷黃;怡園的銀杏有著290年的樹齡,真的如同老者一般,在述說著數千萬個秋天的故事……
園林有了植物的點綴,景色就愈發鮮活生機。古木是園林造景最難具備的條件,它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時間沉淀,不像隨時可造的亭榭與假山。而蘇州園林中最壯觀的古樹就要數銀杏了,秋日的片片金黃銀杏葉,給人不僅以幽深的氛圍感,還好似鍍上了一層歷史的金。司馬相如的《長門賦》中寫道:“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說的就是銀杏樹于園林造景的重要性。
蘇州園林中最古的銀杏就在獅子林。建于元代的獅子林,由天如禪師的弟子為奉其所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加之天如禪師取了佛經中的獅子座之意,故名“獅子林”。
林是佛在人間的凈土,這樣禪意十足的園林,自然不該少了銀杏樹。在銀杏的曼妙修飾下,獅子林的柔情與神秘綻放了出來。歲月流淌的箴言道盡,禪意園林的古典氣息配上一抹抹燦黃,也飽含著秋的獨特魅力。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是來獅子林賞杏的最佳時間,銀杏代替了秋末乏缺的艷陽,取代了它的黃。只有置身秋高氣爽的山水園林,滿眼金黃的銀杏才會給人一種驚艷,這種驚艷不動聲色,不驕不躁地傳遞波瀾后平復人心的寧靜。秋風刮起一場銀杏雨,為庭院鋪上金色的毯子,幾片落在千年古寺房頂的青瓦間,向它們的賞客行上一禮優雅。在湛藍天空與金黃銀杏間,忽得明朗的情緒,拾一葉銀杏,作為秋的書簽,只覺歲月靜好。黃色的院墻與黃色的銀杏,不用疊山理水,不用粉黛裹飾,僅需一園燦金,便以織成此秋。(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