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海耕田·陽西味道”鄉村振興示范帶全長約35公里。任浩沿攝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跑進”雙魚城。赫鵬翀攝
陽西地處南海之濱,山海相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海絲文化和農耕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陽西不僅擁有“山、海、泉、湖、林、島”等自然優勢,還有著古村落、古驛道、非遺項目等特色文化資源。
今年陽西縣積極整合文化旅游體育資源,成功舉辦了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陽江·陽西站)暨“夢尋海防情·最憶雙魚城”文化之旅活動,這是陽西“文體搭臺,旅游唱戲”的一次成功實踐。
●南方日報記者赫鵬翀
雙魚城村始建于明代,是陽西海防古道起點之一,村內現尚存古井、古樹、城墻遺跡,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以雙魚城海防古道為主的“陽西雙魚城鄉村文化游”文旅路線,也是第二批廣東省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今年8月,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陽江·陽西站)暨“夢尋海防情,最憶雙魚城”文化之旅活動在上洋鎮雙魚城村拉開帷幕,吸引了眾多參賽選手和各地游客。
據了解,陽西縣境內的古驛道還有部分本體路段目前仍保存較為完好,現已發掘出本體遺存4段,全長約16公里,都是山地型古驛道,其中雙魚城海防古道保存情況最好,活化利用條件較為成熟,串聯了諸多歷史遺跡。雙魚城海防古道有遺存,雙魚城海防古道煙墩嶺烽火臺遺址,在2021年入選“南粵古驛道重大發現”。
除了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夢尋海防情,最憶雙魚城”文化之旅。在主會場,精彩的古箏表演、山歌表演、舞蹈表演接連上演,國防文化展示區、楹聯展示區、農產品展示區、鄉村振興成果圖片展示區等板塊,在雙魚城村內錯落展示,充分展現了陽西的海防文化、楹聯文化、山歌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及鄉村振興新風貌。
讓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跑進”古城實現了“文體搭臺,旅游唱戲”,陽西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同時,在廣東省第三屆《鄉村振興大擂臺》中,陽西縣代表陽江市參加比賽,目前已闖入全省九強。
隨著“牧海耕田·陽西味道”鄉村振興示范帶在大擂臺上大放異彩,陽西同樣“以賽促建”推廣示范帶沿途鄉村旅游線路,讓“牧海耕田·陽西味道”成為陽西旅游新名片。
據了解,“牧海耕田·陽西味道”鄉村振興示范帶全長約35公里。沙扒鎮處在示范帶中心段,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景區內一波接一波的游客紛至沓來,在藍天碧海之下或漫步沙灘,或追逐海浪,到處是一片銀灘戲水歡樂的景象。
“我十幾年前來過一次,現在沙扒灣多了很多游樂設施,比如摩天輪以前是沒有的,我還買了墨魚餅等特產帶回去跟家人分享?!庇慰忘S女士說。通過示范帶建設,今年沙扒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不僅游客明顯增多,還帶動了餐飲、民宿、農副產品的銷售額增長。
除了濱海旅游之外,沙扒鎮的鄉村旅游也很有看頭。該鎮渡頭村的藍天、海水、鹽田渾然天成,幻化出一幅如夢如幻的奇美畫卷。村內的中共沙扒特支舊址,是重要的紅色旅游資源;村內的陽江鹽場是全省四大鹽場之一,面積約9000畝,鹽場的古法造鹽技藝傳承已有1400多年歷史。
目前,陽西縣已培育1個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1個廣東省旅游名村、2個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個廣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打造了3條省級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今年以來,雞乸?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鄉村研學旅行特色村”;陽西多家飯店獲評“陽江市鄉村旅游粵菜美食點”,兩條美食游線路入選“陽江市粵菜美食鄉村旅游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