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宠》作者:时衿,一个色的导航,视频免费视频,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

度假趣

掃一掃關注

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發掘獲重要成果

   2022-11-15 中國江蘇網5280
導讀

天氣晴好的深秋,踩著金黃的落葉,記者走進圓明園西北部的澹泊寧靜景區。景區有一片區域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外面掛著的告示牌和介紹圖板提示游客,這里是一處考古工地,正在發掘“田字房”遺址和皇家稻田遺址。自今年

天氣晴好的深秋,踩著金黃的落葉,記者走進圓明園西北部的澹泊寧靜景區。景區有一片區域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外面掛著的告示牌和介紹圖板提示游客,這里是一處考古工地,正在發掘“田字房”遺址和皇家稻田遺址。

自今年9月30日起,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對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本次重點發掘了“田字房”中的6間房址及西南角的天井,考古人員通過發掘厘清主建筑“田字房”的布局、形制及工程做法,進一步確認皇家稻田遺址的規制及分布范圍。

“澹泊寧靜”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時建成。“澹泊寧靜”出自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景區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由33間大小一致、4.48米邊長的正方形房子連接在一起形成“田”字。“田”字中間的四個口,則對應四個天井。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考古負責人張中華介紹,“田字房”的臺基保存比較完好,而地上部分已被燒毀,應當與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有關。

考古現場,能夠清晰地看到房間的大小、形狀,從殘存的地磚可知,當時房間地面鋪的是邊長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天井用青石板鋪成,石板基本保存下來了。現場幾乎所有留存下來的地磚、石板都布滿裂痕,部分磚石和旁邊道路上的土還隱隱地發紅。張中華說:“這都是當年那場大火燒的。”他解釋,當時大火把“田字房”的柱子燒塌了,整個屋頂就落到地面上,又經過很長時間悶燒。持續時間長、火勢猛烈,導致了“田字房”的臺基面、室內的鋪地磚,以及天井的石板都被燒開裂。“有些土都被燒成磚了。”張中華說,“那邊還有燒得更厲害的。”在他的指點下,記者看到有些青石甚至被燒得起泡。記者用紙巾輕輕拂去表面的灰塵,“石頭泡”竟然呈現出綠色琉璃的光澤。這種被稱為“琉化”的現象,是石頭經過極度高溫長時間灼燒后,變成了如同琉璃般的樣子。酥脆的青磚、起泡的石塊、變成磚的土,無聲地昭示著160多年前的慘痛經歷,考古用無以辯駁的事實提醒著人們:勿忘歷史、自強復興是民族大業。

作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田字房”與圓明園其他殿宇,乃至所有皇家建筑一樣,精工細做、不惜成本。考古現場有一處解剖溝,坑底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洞,側壁則用粉筆劃分出九層夯土,每層十幾厘米厚。張中華介紹,這些孔洞是打地釘的痕跡。“田字房”的工程做法非常講究:先是整體開挖基槽,就像現在蓋房子一樣,先挖基坑。墻基的基槽底部夯打密密麻麻的地釘。“地釘”用的是柏木。之所以要大費周章地打如此多的地釘,目的只有一個:防止地基下沉。根據殘存的地釘孔洞,可知當時將直徑約為5~12厘米的柏木打入地下1.8~3米;然后再鋪上石塊夯實,找平;石塊上夯打5層三合土,每層三合土夯打后還要灌注糯米漿,使之更加堅固,然后再在三合土上砌墻。室內則是在基槽內夯打9層素土,每層土都將20厘米土夯打至15~17厘米厚,十分緊實;土上再鋪石塊。最終形成的地基大約有2米厚。

此外,在“田字房”設計之初便將排水系統放入規劃,也是皇家建筑的匠心所在。如在夯打的九層土之上,有一個用青磚圍合的方形暗溝。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助理工程師、考古隊員高勇表示,這是排水溝,是在修筑墻基時就預留好的,底部和兩壁都是用青磚砌成,青磚與土之間也灌上糯米漿。再整體夯打一層,鋪上鋪地的方磚作為排水溝的頂部蓋板。其實,不僅僅是房間的排水溝建造講究,連天井的排水溝都經過精細設計,呈現大約4度的坡度,使排水更加通暢。

皇家匠心又何止在建筑本身?遺址中房屋外圍的道路上,有一些殘存的鵝卵石,依稀可辨是花的圖樣。這是古建筑中的“散水”。顧名思義,散水就是把屋檐上滴落的水散掉。說白了,散水不過也是個排水溝,卻被設計制作成精致的花卉圖案,在細節之處再次體現皇家園林之工巧。此外,房間外的臺階,也不像一般殿宇臺階那樣方方正正,而是刻意保留了石頭自然的形狀,被稱作“如意踏跺”。這種隨意,恰恰體現出“澹泊寧靜”景區對鄉村野趣的追求。

張中華介紹,“田字房”的每個房間都承擔著不同功能,如供皇室繪畫、讀書,或放置藝術品等。此次考古還糾正了史料上的一處錯誤:在清代的“建筑設計院”——樣式房的圖檔上,“田字房”天井在設計圖上的尺寸大于房間。通過考古發掘,發現天井為3.8米見方,房間為4.48米見方,揭示出規劃圖與實際建筑的出入。

在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還發現“田字房”外東西北側均有稻田環繞,印證了乾隆皇帝曾在此發出“嘉禾生香藹聞于室”的感慨。史料記載,清朝皇帝會來這塊“皇家稻田”里親耕,體驗農事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觀察農時,以示對農業的重視。

這塊稻田種植的是京西稻的“祖先”。京西稻又稱“御稻”,當年由康熙皇帝親自培育,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精心種植,并在玉泉山周邊開辟御稻田,所產御稻米供宮廷食用。新中國成立后,京西稻在北京市海淀區的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高峰期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本次考古工作探明皇家稻田南北兩側存在田埂,寬度約為12~13米左右,南側田埂為人工修建,且有兩次修建的痕跡,北側田埂則利用了自然的土坡。目前,考古人員正在遺址中取樣,以便后期進行浮選等植物考古研究。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不時有游客經過。他們對考古工地十分感興趣,主動與考古人員交流。張中華介紹,澹泊寧靜遺址全程向游客開放。他希望等考古發掘結束后在稻田遺址恢復種植水稻,讓遺址“活起來”。


 
(文/小編)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0相關評論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cdaodi.com/news/show-80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延长县| 龙江县| 循化| 长海县| 元江| 佛坪县| 南昌县| 海原县| 淮南市| 通山县| 红河县| 伊通| 陵川县| 横峰县| 余庆县| 景宁| 永宁县| 石林| 崇文区| 林西县| 六安市| 龙海市| 宝丰县| 太康县| 桐柏县| 长沙县| 余干县| 伊春市| 苏尼特右旗| 成安县| 灵璧县| 芷江| 钟山县| 吉首市| 宁陵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五河县| 新沂市| 扎兰屯市|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