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支持老字號跨界融合發展,鼓勵有關旅游機構將符合條件的老字號企業納入旅游路線進行重點推介。(據3月23日《中國旅游報》)
近年來,一些老字號想方設法積極轉型,跨界創新成為其主動嘗試的新鮮玩法。比如,紹興老字號仁昌醬園不僅把醬室和露天曬醬場作為旅游景點,讓游客來到這里“打醬油”,還在毗鄰地方開設了“老安昌客棧”;今年春節前夕,廣州首家老字號無人體驗館亮相,2個半小時的直播就收獲點贊3萬多次。
培養出個別老字號成為旅游消費新勢力并不難,老字號企業集體轉型旅游消費新勢力才是老字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頭部老字號企業帶動所有老字號企業共同轉型,用文創智慧催生更多“大牌帶小牌、名牌帶老牌”的國潮“組合拳”,才能讓老字號整體上提升新活力。據悉,廣州首期規模達4.04億元的廣州老字號振興基金,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完成私募投資基金備案手續。
在本地最主要的景點和交通樞紐設立老字號特色街區,建設“老字號數字博物館”,或啟動“老字號回歸”工程,鼓勵有條件的老字號重新遷回舊址,通過商、旅、文的結合來帶動商業街轉型升級,能夠讓老字號在當地活起來、火起來。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資本運作、管理輸出、連鎖經營等多種方式,大膽鼓勵本地老字號品牌走出去。讓人們了解老字號,記住老字號,才能讓老字號成為旅游消費新勢力。
當然,老字號跨界轉型要把握好破和立的關系。只有守住老字號的初心,才能夠更好地創新。道路千萬條,文化傳承第一條,不能為了盲目追逐利潤而創新、為了嘩眾取寵而創新。這就需要在供給端和需求端共同用力、久久為功,特別是把老字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納入當地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實施老字號人才培養交流機制,以人才匯智聚力書寫老字號的創新故事,讓老字號跨界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