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推進會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會上正式認定廣漢市等17個縣(市、區)為第二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因“廣至漢水”而得名的廣漢,是全國文化先進縣、省級歷史文明名城、古蜀文明發源地,近年來不斷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優化旅游發展環境,推進旅游產業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并在2021年9月獲評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如今的廣漢,正以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為契機,從川西明珠大步走向世界標識。
擦亮三星堆金字招牌
三星堆是四川“三九大”文旅名片之一,其豐富的文化遺存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模式提供了重要實物例證。隨著三星堆重啟考古發掘,青銅大面具、黃金面具、銅頂尊跪坐人像、銅頂壇人像、銅扭頭跪坐人等珍貴文物相繼出土,精巧之奇、數量之多令世界為之驚嘆,并引發了一輪又一輪三星堆考古游的熱潮。截至2021年9月,三星堆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15.22萬人次,單日最高達2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7663.04萬元,屢創開館以來最高紀錄。
為進一步擦亮三星堆金字招牌,廣漢市全力實施“六大工程”,一是實施考古發掘工程,推進三星堆考古發掘工作,將三星堆建設成為中國科學考古的典范;二是實施研究闡釋工程,建立“古蜀文明研究中心”,把蘊藏在三星堆遺址中的文化基因、文明記憶、民族精神挖掘好、梳理好、闡釋好;三是實施保護申遺工程,在做好三星堆保護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申遺工作,以三星堆文化遺址為核心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力爭3年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四是實施展示提升工程,在對綜合館、青銅館改造的基礎上,建設5.5萬平方米的博物館新館,對這次6個坑新出土的文物進行展示;五是實施活化利用工程,推進三星堆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推出高水平的電影、動漫、網游等主題傳播產品,努力讓文物用起來、活起來;六是實施品牌推廣工程,通過開展文物對外巡展、建設全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舉辦學術研討會等形式,用現代語言講好傳統故事,努力打造古蜀文明的展示地。
“我們于10月9日起實施青銅館基本陳列提升改造工程。這次改造引入了現代博物館展覽設計理念,重點改造燈光、展柜和布展方式。改造后的燈光效果將分為氛圍營造和重點照明,使文物更具有層次感和立體感,同時還將使用現代化展陳手段,將文化知識和多媒體融為一體,增加展覽的可看性、趣味性。”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部長朱亞蓉表示,青銅館提升改造也是古蜀文明傳承保護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的一個重要內容,預計2022年春節前就可以嶄新面貌迎接游客。
培育全域旅游多元業態
2021年6月,四川省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我要上全運”社區運動會釣魚比賽在廣漢市三水鎮易家河壩旅游區釣魚競訓基地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28支隊伍200余名選手參賽。三水鎮易家河壩位于湔江、石亭江和綿遠河三江交匯區,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優質的水木田園資源,屬于國家4A級景區,并且擁有“國家最美漁村”“全國最美釣場”“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西部釣都”等美譽,作為“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度假區,近年來先后投入15億元,打造三江湖休閑觀光區、歡樂水世界、三江沿河濕地景觀等旅游功能區,每年吸引游客約70萬人,全年旅游收入超過億元。
三水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里曾經是一個小漁村,以前河灘到處都是,河岸線很長,現在的易家河壩已成為德陽市最大的集種植、養殖、垂釣、自由采摘、品嘗、觀光、休閑、騎游、住宿為一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易家河壩鄉村旅游景區面積3500畝,有大大小小的魚塘80多個,精心設計的亭臺樓閣與碧青水色遙相呼應,每當清風吹來,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岸邊鮮花吐蕊,綠枝搖曳,風景如詩如畫。
依托航空航天產業優勢,廣漢市投資近5億元新建航展中心,并作為四川航展永久舉辦展館,引領航空旅游和會展經濟發展。目前,廣漢市已構成“會展中心+航空主題大道+ACC飛街”“中國民航+星耀航空+西林鳳騰”“易家河壩+三星湖+湔江風光”的“3+3+3”浪漫風情旅游品牌體系。
廣漢市還以“景城一體、景民一體”為主旨,在已建成三星太極廣場、鴨子河景觀工程、光彩工程、生態景觀棧道的基礎上,建設金雁水苑、馬牧河濕地公園、北區運動公園等城市公園,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旅游形象;深入發掘三星堆文化、向陽改革文化、“保保節”非物質文化,加強龍居寺中殿、雒城遺址保護,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
在2021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廣漢與成都青白江、新都、金堂融媒體中心開啟四地聯動宣傳報道,以圖文、視頻等方式,通過各區縣官方新媒體平臺,對各地旅游線路、美食美景等進行推薦宣傳,讓四地的游客更加深入了解成德同城發展成果,努力打造一批被大眾認可的旅游好產品、好路線,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域旅游強調從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等角度推進旅游產業發展。廣漢市堅持高起點編制旅游規劃、高質量實施發展戰略、高水平策劃市場營銷,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推進“旅游+”,精心構架“點、線、面”協調發展模式,不斷豐富旅游供給體系,持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旅游+農業”。廣漢依托廣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將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垂釣公園”“菜花公園”“四季果園”等重點區域品牌;通過舉辦桃花節、油菜花季、農耕文化體驗季等農旅活動,實現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全年有產品。
“旅游+文化”。廣漢深入發掘三星堆古蜀文化、向陽、金魚改革文化、三國歷史文化,申報“保保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龍居寺中殿、雒城遺址保護,讓文化融進旅游,讓每個景點有文化、有內涵。
“旅游+會展”。廣漢依托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等優質通航資源,通過舉辦四川航展、智能裝備展、藥博會、火鍋食材博覽會等大型展會,成為旅游經濟新亮點。
“旅游+體育”。廣漢先后舉辦首屆三星堆半程馬拉松、“釣遍四川”全民活動暨“中國體育彩票杯”四川省釣魚錦標賽(廣漢站)、四川省第三十五屆老年人網球比賽、四川省青少年網球排名賽等多項賽事,繁榮文體旅游市場,成為廣漢旅游經濟新增長極。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廣漢市文體旅游局副局長周宇表示,“‘1’指圍繞‘1個目標’,就是建設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我們將在全力做好三星堆保護利用的同時,積極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讓游客能夠在廣漢獲得全天候、四季型的旅游體驗。‘2’指建好‘2個區域’,就是建好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和鄉村旅游示范區。‘3’指擦亮‘3個品牌’,就是在廣漢厚重的歷史文化、濃郁的航空文化、獨特的改革文化上做文章,讓文化資源轉變成旅游效益。‘4’指做到‘4個提升’,就是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服務質量、產業水平、綜合效益。”
乘著先后獲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天府旅游名縣”這輪東風,廣漢的文化氣度、整體面貌、城市活力悄然煥新,已逐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