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全市文化工作會議的召開,將文化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形成了舉全市之力統籌推動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近一階段,全市文旅系統深入貫徹落實全市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推出了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規劃、政策、工程項目,形成了疊加效應,有力推動了沈陽文化事業產業日益繁榮興盛、旅游持續蓬勃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規劃先行 擘畫新時代沈陽文旅藍圖
《沈陽市文化旅游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的出臺,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沈陽將以“文化沈陽、歷史沈陽、山水沈陽”為主線,以“一核三帶四極五廊”發展布局,構建“東山西水,北美南秀”全域文旅城市發展新格局,把沈陽建設成為國際文化旅游城市、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國內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
為確保規劃高效落實,市文化旅游廣電局以項目為牽引,“十四五”時期,系統謀劃了7大專欄87個文旅項目。其中,今年市區兩級共啟動實施24個項目,盛京皇城綜合保護利用、老北市國家AAAA級景區創建、“塔灣夕照”舍利塔文旅休閑產業示范區、大東路文化旅游觀光路改造等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圍繞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建設,出臺了《沈陽市建設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行動方案》,以“文創內容生產中心、文創產業融合中心、文創休閑體驗中心”三大中心為引領,啟動實施了文化和旅游消費提質擴容行動,舉辦了文化創意賽事活動,成立了沈陽市文創人才智庫,積極推進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沈陽中街、紅梅文創園入選文旅部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以人為本 點亮城市美好文旅生活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著力把握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新特征、新趨勢,以文化賦能城市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實施城市書房、城市書屋建設,出臺了《沈陽市城市書房、城市書屋建設方案》,年底前每個區縣將至少建成1個城市書房,每個街道將至少建成1個城市書屋,目前,渾南莫子山等7個城市書房、和平北岸等47個城市書屋建設完成。
加快打造博物館“百館之城”,出臺了《沈陽市博物館“百館”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沈陽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國工業博物館、沈陽年輪藝術博物館提質升級嶄新開放;新建的沈陽博物館、北大營抗戰遺址陳列館建設完成并將于年底前陸續開放;積極推進沈陽市美術館、新樂遺址公園、沈陽市自然博物館、沈陽故宮博物館分館、沈陽市非遺博物館等選址和規劃工作。
以深化改革促進國有院團可持續發展,印發了《沈陽市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實施意見》,推進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分類改革。創作演出了雜技劇《憶·華年》、現代京劇《逆行者》、時代報告劇《激流勇進》等沈陽題材主旋律舞臺藝術精品。堅持以藝術涵養城市精神,點亮城市生活,成功舉辦2021沈陽藝術節,推出了百余場演出、展覽(展示)及交流活動。
用足資源 擦亮沈陽歷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編制實施《“一宮兩陵”品牌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對標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及5A級景區創建標準和細則,提出推進實施“一宮兩陵”景區改造提升,著力構建“一宮兩陵”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盛京文化”研究高地,打造“盛京皇城”中華文化地標,做亮“一宮兩陵”國際品牌。
加強考古和文物保護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創新推出了“國有土地開發建設考古勘探前置改革”,獲得了國家文物局高度好評;啟動實施了馬貝遺址、新興屯東墓葬考古發掘;完成了沈陽故宮油飾彩畫工程(二期)、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等文物修繕工程;利用北大營舊址、侵華日軍南滿陸軍造兵廠舊址建成陳列館。利用端午小長假,舉辦了第七屆沈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東北8城市的170個非遺項目進行了展演展示。
營銷出圈 “傳奇盛京、魅力沈陽”旅游品牌凸顯
圍繞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標,多角度宣傳推廣“傳奇盛京、魅力沈陽”城市形象。沈陽成功入選2023年度“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
舉辦了沈陽四季游系列活動,組織開展了“京沈高鐵沿線城市互動營銷”活動,突出紅色旅游和沈陽避暑勝地、夏涼宜人的氣候特點,推出了三大板塊、七大主題紅色經典線路、二十條美麗鄉村旅游線路、五條夏季主題旅游線路。經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491.9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29.2%,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0%。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正在全力籌備的東北亞文化旅游創意博覽會,將于11月中下旬在新世界博覽館舉辦,展會將推出國際營銷大會等三大主體活動,設有五大展區,將有來自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家展商參展。
權威解讀
發布會上,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相關負責人針對今年出臺的多個政策,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關于博物館
問:今年出臺了“百館”工程的配套政策——《沈陽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政策具體措施有哪些?
答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宋振虹:對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給予的扶持資金補助,簡單來說包含對國家文物行政部門評估確定等級的非國有博物館給予獎勵、新建非國有博物館補助、展廳面積租賃補助、免費開放門票補助四方面。新建、租賃補助當年只享受其中一項,不可兼得。
需要強調的是,《扶持辦法》明確規定,申請資金補助的博物館,必須完成民政部門登記并在省文物主管部門登記備案,正常運行1年以上,并通過市民政部門年檢。提醒目前沒有完成博物館備案登記的場館,抓緊按規定完成登記備案工作,目前尚未完成登記備案手續的,不能夠享受上述政策補貼。
?關于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
問:為實現把沈陽建設成為國內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的目標,沈陽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李志強:圍繞“文化沈陽、歷史沈陽、山水沈陽”為主線的全域生態旅游發展新格局,以“12345”重大項目為牽引,加強數字旅游建設、鄉村民宿建設,大力推進國內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建設。
構建一個“盛京皇城”中華文化地標。實施百家景區提質升級和特色旅游街區(村)建設兩大文化旅游示范項目。推出多游一小時、云上故宮、數字博物館建設等項目,加快數字旅游進程,形成有力支撐。優化“文化沈陽、歷史沈陽、山水沈陽”三類文化旅游主題產品。“一宮兩陵”綜合保護利用、棋盤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老北市國家4A級景區創建、中山路歐風街提質升級四個文化旅游樣板工程。做強鄉村體驗游、生態和諧游、研學知識游、冰雪運動游、夜間沉浸游五類文化旅游業態。完成100家省級精品民宿建設,培育30家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推動沈陽中街、紅梅文創園等一批特色夜文化旅游街區建設。
?關于國有文藝院團改革
問:沈陽本輪深化改革將努力激發國有文藝院團的活力,集中呈現優秀作品。近期,百姓到哪里能欣賞到國有文藝院團的優秀作品?
答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馬今:沈陽國有文藝院團在改革政策的激勵下,內生動力增強,文藝精品創排步伐加快。9月啟幕的2021沈陽藝術節,推出“舞”彩繽紛板塊,集中展演國有文藝院團優秀舞臺藝術作品。
經過四年的重構打造,沈陽藝術節平臺效應不斷顯現,正成為城市文化藝術新品牌。目前,2021沈陽藝術節各項活動正在火熱開展,已經推出了國有文藝院團積極創(復)排的京劇、評劇、話劇、兒童劇、交響樂、雜技劇等多門類優秀作品。今年我們特別聚焦兒童美育和市場開拓,創新排演多部兒童劇,獲得了多方好評。接下來,大家還可在盛京大劇院、梨園劇場及其他公共文化場所欣賞到國有文藝院團帶來的現實題材原創兒童劇《我來教你當爸爸》、新版大型常態演出音舞詩畫《沈陽印記》及歌舞曲藝演出、傳統戲曲專場等。大家可關注媒體、劇場、院團等多渠道發布的具體演出信息。
?關于“一宮兩陵”
問:“一宮兩陵”品牌建設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是什么?
答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孟繁濤:《“一宮兩陵”品牌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從六方面規劃主要任務:一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全面達標,嚴格履行世界遺產公約,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統籌實施文物古松和歷史風貌保護;二是創建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升級景區軟硬環境和配套服務,提升環境生態;三是構建“盛京文化”學術研究高地,成立“盛京文化”研究中心;四是凸顯“一宮兩陵”文化活態,創意品牌文化項目;五是做強文旅經濟業態,促進文體商旅融合;六是建設東北智慧旅游旗艦,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統籌推進數字博物館和智慧景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