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就要求必須把做好明年旅游行業工作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相結合,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結合,切實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發展信心,擴大旅游消費需求,以務實管用的舉措、實實在在的行動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全面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
此次會議是黨的二十大后召開的第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把各項要求落實落地,是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對于正處在全面恢復發展關鍵時期的旅游經濟而言,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堅定發展信心,著力擴大旅游消費需求,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必須抓好的重要任務。
信心比黃金重要。堅定發展信心,形成合理發展預期,是引領旅游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核心所在。會議強調,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新十條”相繼發布后,文化和旅游部迅速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出臺新版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各地也陸續發布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推出系列旅游活動和優惠措施,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旅游業恢復發展面臨著持續的政策利好、市場利好。因此,保持發展定力,積極穩妥把握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必然會進一步激發旅游市場活力,必將有利于推動旅游業整體趨向正常,循序漸進實現恢復發展和健康發展。
舉一綱而萬目張。擴大內需,深挖旅游消費潛力是做好旅游經濟工作的根本所在。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會議要求,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
城鄉居民出游意愿強不強,旅游消費需求旺不旺,是決定旅游經濟活力的關鍵所在。深入挖掘、持續刺激旅游消費,對于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當前,隨著《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的發布實施,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必將發揮得更加充分。同時,優化調整后的疫情防控措施也有望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旅游需求,不少地方還推出新一輪旅游消費券發放活動,持續刺激旅游消費。這些政策措施為旅游經濟恢復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支持。
深挖旅游消費潛力是一個系統工作,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要在安全上抓落實,始終把保障游客安全健康出行作為首要前提。要在創新上想辦法,充分把握三年來游客消費行為、消費習慣、消費心理、消費結構的新變化,創新產品形式、服務模式,豐富和優化消費場景,防止“新瓶裝舊酒”。要在供給上下功夫,科學細分市場,精準需求分析,提供質量更好、服務更優、形象更佳的產品和服務,以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和服務,不斷做大旅游消費增量,更好滿足城鄉居民旅游消費需求。
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堅持實踐標準,形成發展合力,是推進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會議要求,要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實現明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旅游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前,旅游業發展正處于全面恢復發展的關鍵時期,亟需從政策、要素等方面集聚發展合力。一是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政策支持是旅游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著眼于旅游業恢復發展,聚焦旅游行業發展難點、痛點,用好已有政策、出臺配套政策、強化政策協調,進一步構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工具箱,充分發揮政策效應,為旅游業創造更好發展環境。二是強化各類要素協調支撐。旅游業作為綜合性產業,必然要求其發展要從單一的資源導向,轉變為資源、資本、信息、技術、創意等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綜合導向。推進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強化各類要素保障,特別是發揮數字技術、文化創意等對旅游業轉型發展的引領作用。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就要求必須把做好明年旅游行業工作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相結合,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結合,切實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發展信心,擴大旅游消費需求,以務實管用的舉措、實實在在的行動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