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旅有多“潮”?你可以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走入”畫中,與“畫中人”同游;也可以裸眼觀看3D展覽,感受數字博物館的魅力;還可以足不出戶,游遍名山大川……如今,通過AR/VR、人工智能、數字人等新技術,一批充滿想象力、未來感的文旅新產品、新模式已經“夢想照進現實”。
近年來,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扎實推進文旅領域數字化建設,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助力數字政府建設,擴大優質數字文旅產品供給,全省數字文旅產業新興業態加速涌現、市場主體蓬勃成長、文旅消費躍遷升級、品牌效應持續釋放。
滿足新需求
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
“十一”期間,蘇州推出虎丘奇妙夜沉浸式夜游,通過數字技術,打造“虎耀姑蘇”300架無人機夜空秀、“虎阜春秋”沉浸式實景演出、“虎阜傳奇”3D塔影秀、“虎影奇林”極境激光秀、“虎嘯龍吟”3D墻體秀等“五大虎秀”,讓游客在光影世界里感受姑蘇繁華,好評如潮。像這樣擁抱前沿科技、解鎖炫酷時尚新玩法的場景,在我省正“遍地開花”。
近日,首批江蘇省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第二批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單位、第三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相繼出爐,更加多樣的數字化文旅消費場景,更加豐富的沉浸式、互動式演藝項目,成為這些集聚區、示范區最鮮明的特征之一,也成為助力文旅產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
老牌景區瘦西湖的數字蝶變正是典型代表。今年7月,瘦西湖景區全新打造、國內唯一的唐詩主題“二分明月憶揚州”大型沉浸式夜游投入運營,以唐詩為魂,以光影為媒,推出光影詩畫夜游、交互場景體驗、花車花船巡游、千燈夜市四大核心板塊,又以“煙花三月”“二分明月”“春江花月”等十大元素為場景轉換,采取10-20分鐘的循環表演形式,將唐詩、光影演藝、親子、非遺等元素相融合,形成了光彩奪目、夢幻時尚的夜游空間和視覺盛宴,一舉激活了揚州當地的夜間消費。暑期,瘦西湖夜市日均游客近萬人,有力推動了當地文旅市場復蘇和消費擴容提質。
江蘇作為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旅游強省、創新大省,發展數字文旅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截至目前,已建成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2個、試點城市4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2個,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45個,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單位24個,省級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16個。一家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及示范單位、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等,正成為我省適應人們文化和旅游消費新特點、新需求,不斷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的重要途徑。
在抓示范創建的同時,注重發揮重大項目牽引支撐作用。明孝陵沉浸式VR交流體驗、姑蘇二十四集、阿里大文娛蘇州中心、愛洛克海外游戲發行中心……近年來,為加速培育文旅消費新場景,省文化和旅游廳遴選發布省級重點文旅項目200個并給予傾斜支持,一批數字文旅項目相繼落地運營。
隨著數字新玩法的加持,文博場館已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志性項目,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創新采用全息投影、虛擬現實、三維立體等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展,唯美呈現千年運河畫卷,讓游客嘆為觀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用傳統與現代展示手段,以多樣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地展現了中國大運河的歷史、文化、生態和科技面貌。在第八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初評中,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數字體驗無可爭議地入圍其中。
依托數字技術,聚焦數字內容產業,一個個極具江蘇特色的文化IP正成為爆款。將高科技與西游文化有機融合,在“花果山”,懸掛式黑暗騎乘“美猴王出世”和飛行影院“大鬧天宮”讓游客跟著孫悟空上天入地;在“東勝神洲”,虛實結合的“勇闖盤絲洞”引進了超感官飛翔車,帶領游客“降妖伏魔”;在“靈山雷音寺”,“大雷音寺·穿越之旅”項目搭載了六自由度水上動感體驗系統,結合多媒體造景、巨幕空間、水特效、燈光演繹等,讓游客親歷“一帶一路”沿途風土人情……淮安西游樂園從中國四大名著《西游記》中汲取靈感,運用數字體驗項目將西游故事搬入現實世界,在國內主題公園中脫穎而出。
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必須提升數字服務便捷度。江蘇以第三代社??檩d體,在全國率先打造了文旅融合、多碼合一、平臺互聯、在線定制的“水韻江蘇”數字旅游年卡。目前,“水韻江蘇”數字旅游年卡已覆蓋全省100多家知名景區和文化場館,自首發以來共出售3.8萬張,3.42萬人次使用數字旅游卡入園,帶動省內文旅消費1426.70萬元。
完善新機制
打出有力政策“組合拳”
數字文旅消費新空間、新場景不斷涌現的背后,離不開政策“組合拳”的有力支持。
去年以來,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探索推進文旅領域數字化建設,成立廳數字化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江蘇文化和旅游領域數字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在“文旅政務數字化水平全面提升”方面,“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系統上云”“數據共享”“公共數據開放”率達到100%;在“文旅產業數字化發展國內領先”方面,培育一批數字文旅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有規模能級的數字文旅產業集群,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省級及以上旅游度假區智慧化轉型升級覆蓋率達到100%,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并在資金投入、產學研協同、政銀企合作、數字化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有含金量、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為加快推進文旅數字化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數字化成為重要指標和參考項。為強化政策引導,我省在制定《江蘇省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指南》《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單位評分標準》《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和評價指標》時,加大強化科技應用支撐的占比,促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互動體驗型文旅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發展,推動文旅消費向線上延伸拓展。
“數”創未來,推動數字文旅發展,需要更靈活、更多樣的合作機制,各方聯手進行更深入、更豐富的實踐探索——
做好資金支撐。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省財政廳出臺《關于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推動數字技術在文旅領域廣泛應用,把促復蘇與增后勁結合起來,有力促進全省文旅行業恢復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搭建便捷化、常態化政銀企合作平臺。今年8月,在南京舉辦“水韻江蘇·金融賦能”重點文旅項目簽約活動,共計簽約項目113個,總授信額度395億元,數字類項目成為重要簽約內容之一,為數字文旅企業發展持續注入金融“血液”。
以專項資金強化數字文旅發展,成為另一項鮮明導向和重要舉措。我省在年度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產業發展類)項目申報指南中,明確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在線上演播、智慧景區打造、新場景應用、新業態培育等方面廣泛應用,加大對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智慧旅游等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引導“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發展和中小微數字文化企業成長,培育一批細分領域的“瞪羚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
今年以來,共安排省級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產業發展類)3360萬元,扶持數字文旅產業項目38個;為12個江蘇省旅游產業發展基金項目提供貼息支持。
各地同樣動若風發,南京、常州、蘇州等地結合產業發展實際,紛紛出臺扶持數字文旅產業系列政策舉措,全省數字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逐漸成形。
構筑新生態
布局數字產業新未來
在“數字新賽道”上,如何準確把握數字文旅產業升級的路徑與規律,不斷激活發展動能、釋放增長潛能?為適應數字經濟形勢要求,我省以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為抓手,扎實推動文化產業園區加快數字文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數字文化新業態。
秋冬時節,走進晨光1865文化創意產業園,永銀錢幣博物館、南京廣電貓貓新媒體有限公司等幾百家文化企業集群發展?!澳壳皥@區70%為文化科技企業,30%面向游客展示園區文化,以此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兩者兼得?!?產業園副總經理趙莉萍介紹說。
晨光1865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濃厚文韻,離不開南京秦淮特色文化產業園的生態培育。“我們聚焦國創園、1865園區、越界·夢幻城、悅動·新門西、無為文創園、網絡文學谷等文化產業園和夫子廟、老門東等特色街區,以創意設計、休閑旅游等產業為主導方向,提升產業集聚度,擴大品牌影響力,打造承接重大文化項目的優質載體、拉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引擎?!蹦暇┓蜃訌R-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無獨有偶。今年,元和塘科技文化研發社區項目(元和塘數字內容服務產業園)完成驗收,交付使用。作為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重點打造的十大特色產業園之一,項目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以發展數字文化產業為核心,致力于打造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文化產業智庫平臺、數字出版、動漫電競等為一體的數字文化產業園。目前,一批高端數字文化類項目正加快對接,未來將集聚超千名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預計稅收超億元。
南京秦淮特色文化產業園和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圍繞“數字影視+數字制作+數字文娛+數字版權”發展方向,在省內形成了兩個頗具規模的數字文化產業集群。目前,這2家園區已被文化和旅游部列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單位,即將接受文化和旅游部開展的國家級驗收。
競逐產業新賽道,既要集群聚鏈,也要培育“群主”“鏈主”企業。我省以積極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數字文化企業和引導互聯網及其他領域龍頭企業布局數字文化產業為導向,培育引進友誼時光、泰豐文化、上聲電子等一批大型骨干科技文化企業,推動全省數字文化企業集聚發展、轉型發展、協同發展和加速發展。
構筑新生態,不僅要打造集群、培育企業,還要搭建平臺,我省做大做強產業會展平臺,鼓勵和支持數字文旅企業利用運博會、南京融交會、無錫文博會、蘇州文博會等展會加強合作,開展資源對接。
在9月22日開幕的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上,專門開辟“數字文旅產業展區”,邀請運河沿線城市企業等省內外企業共計40家,共同打造具有沉浸感與體驗感的觀展空間。打造虛擬現實舞臺,讓觀眾觀賞虛實演繹的《浮生六記》《牡丹亭》;利用數字技術展示《金陵圖》,觀眾與“畫中人”共同置身繁華街市感受金陵生活百態……通過場景化呈現數字文旅新體驗、全方位體現數字文旅新業態、多角度促進企業展陳新融合、創新性設置展區互動新玩法等四大亮點特色,集中反映近年來我省數字文旅產業的發展成果。
同期舉行的第四屆運博會大運河數字文旅產業發展論壇,作為本屆運博會主題論壇之一,以“運河文旅 數創未來”為主題,圍繞數字文旅發展新趨勢、數字科技驅動新業態、數字經濟引導新投資等熱點展開研討,引導各方共同打造數字科技和文旅融合特色項目,助力大運河文化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正開啟文化旅游發展新時代?!?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范周為江蘇數字文旅產業擘畫說,通過正確使用數字化手段、不斷凝練展現運河精髓,必將助推大運河文化旅游業態朝品質化、融合化方向發展。
論壇現場,徐州云龍湖智慧景區等5個項目與大運河母基金以及南京、徐州、常州等子基金等達成意向合作,今后,這樣洋溢著融合發展蓬勃生機的數字文旅項目必將越來越多,插上“智慧”翅膀的“水韻江蘇”將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