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淳祐元年,時任江西提舉兼吉州知州江萬里,見贛江中流的白鷺洲綠樹點點、白羽飛飛,便在洲上構筑精舍,創辦白鷺洲書院。白鷺洲書院與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并稱江西三大書院。據統計,吉安市先后創建的書院多達 269 所。
城市因人而興,人才因城而聚。長期以來,吉安一直沒有一所市屬大專院校,讓這座以書院文化著稱的文化名城多少有些遺憾。
2014 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職業教育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年 9 月,吉安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成立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并正式對外招生,這也是吉安市唯一一所市屬大專院校。
從吉安市委市政府著手籌建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開始,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便勇挑責任,高位切入,積極行動,全面支持校園建設。
2015 年,該行向吉安職業技術學院辦理了 4 億元基本建設貸款和 2.2 億元融資租賃,支持其新校區建設。很快,贛江之濱、禾瀘水旁,一所占地 1100 畝,建筑面積約 40 萬平方米,投資總額 13 億元的山水校園拔地而起。
2016 年,該行又投入 450 萬元,支持學校 " 校園一卡通 " 系統項目建設,采用嫁接手機銀行的模式,為學校教學、管理、公共服務提供一體化的現代信息服務,實現 " 一卡在手,走遍校園 "。
2021 年,該行再次投入 499 萬元,對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的 " 校園一卡通 " 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通過微服務的形式,將一卡通系統、財務系統、教務系統、學工系統等環節上的各類服務進行整合,進一步提升校園管理水平,著力打造數字化校園。
筑巢引鳳,柔性定制 "現代工匠 "實現三方共贏
" 崇文重教,人才輩出 " 是廬陵傳統文化的顯著特色,歐陽修、文天祥等都是廬陵先賢中的杰出代表。建設銀行吉安市分行不斷深化與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的合作,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重塑廬陵 " 大儒云集 " 氣象。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在專業設置方面,緊密圍繞本地產業發展、服務本地企業,開設了一批特色專業,成為當地招商引資的亮麗名片。
" 學校在寒暑假分批安排我們到公司實習,體驗整個生產流程,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請教工程師,幫助我們把書本知識轉化成實操能力,畢業后還可以和對口企業直接簽約。" 正值暑假,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木林森學院的郭國強等 10 多名學生,在井岡山經開區木林森光電有限公司生產基地的生產車間里進行實操訓練。
可別小看這所去年 5 月才成立的木林森學院,它由吉安職業技術學院與木林森光電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坐落于井岡山經開區木林森產業園內,是 " 廠中校 "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探索。2020 年招生 400 余人,今年招生已突破 1000 人。
通過學校和企業合作辦學,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木林森學院以 " 教授 + 技師 " 的培養模式,為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上架起了一座融通的 " 高架橋 ",柔性定制 " 現代工匠 ",成功實現學生、企業、學校的三方共贏。
不管是在吉安職業技術學院軟硬件建設方面,還是在學生助學貸款方面,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都全力以赴給予全方位的支持。不僅如此,在吉安電子信息首位產業三大百億企業木林森、合力泰、立訊的發展壯大過程中,也得到了該行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
正是得益于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從校園建設到人才培養,再到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目前,與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建立校企合作的企業數達 264 家,其中吉安本地企業達 203 家。開設訂單班 85 個,訂單班學生數 3714 人。
固巢留鳳,優化人才環境,助企業留住人才
廬陵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革命時期的戰亂,人口流失,生產受阻。城市的核心是產業,產業的核心是企業,企業的核心是人才。在城市之間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如何在培養好人才的同時留住人才,建設銀行吉安分行和當地政府部門想了很多辦法。
日前,建設銀行在江西首筆住房租賃支持貸款正式投向吉安市井岡山經開區銀廬陵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人才公寓項目,貸款額度 2 億元,貸款期限為 20 年。
得知貸款獲批的消息,該公司董事長吳健河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利率比較低、期限比較長,讓企業可以輕裝上陣,全身心將人才公寓項目打造成精品工程 "。
該人才公寓項目位于吉安市井岡山經開區金雞湖創新小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 55 畝,總建筑面積為 8.6 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人才公寓 446 套、幼兒園、配套公建用房、室外架空平臺、地下停車場及配套設施。
吳健河介紹說,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投入重金打造人才公寓,吉安市亮出滿滿誠意:拿出寶貴的地段,用優質的配套服務,讓天下英才近悅遠來。通過大力推進人才公寓建設,打造精品工程,創造拴心留人的條件,形成人才集聚的 " 強磁場 ",為人才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讓人才安心工作、讓企業留住人才、讓人才集聚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