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和煦的三月,與北京如約而至,再次來到京西賓館,心情依然激動。”
剛剛參加完預備會議的童路雯,在電話里向記者分享再次來到北京的感受。
“走進人民大會堂,近距離看見了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與代表們打招呼,我激動得眼眶濕潤。”童路雯說,作為一名基層代表,幾年來的參會,每一次發言,都會在第一時間得到領導們與相關部門的回應;每一次建議,都會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重視。幾年來的履職,切身感受到全過程民主,深深感受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也為自己能為根本政治制度落實落地貢獻力量感到自豪。
談及今年全國“兩會”帶去的建議,童路雯表示重點關注兩個方面內容:一是賡續紅色血脈,匯聚紅色動能,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如何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二是面對目前國內復雜的疫情形勢,旅游該如何破局?
賡續紅色血脈、匯聚紅色動能
促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偉人故里、革命搖籃、將帥之鄉,湖南紅色資源非常豐厚,是重要的革命文物資源大省。
張家界是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區域、是賀龍元帥的家鄉,全市先后有20多萬人參加革命,2萬多人參加紅軍,6萬多人為革命壯烈犧牲,賀龍元帥的宗親為革命獻身有名有姓的就多達2040人。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中也提到了賀龍元帥一家為革命滿門忠烈、初心不改的故事。紅軍長征過程中,紅二方面軍“啟先聲、承策應、促北上、蓄力量”,有力策應了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的戰略轉移,保全和壯大紅軍隊伍,作出了重大貢獻。
童路雯表示,特別感謝黨中央、國務院去年確定了20個重點革命老區城市,張家界也納入其中,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湘鄂西、湘鄂川黔老區人民的殷切關懷。
“作為一名黨校教師,講好紅色歷史、賡續紅色血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如何匯聚紅色動能,幫助老區與全國人民一起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的使命。”為此童路雯提出四個方面的建議,助推革命老區走好新時代振興發展之路。
第一,建議建立發達省市區、大型央企與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機制,從園區經濟、產業合作、平臺共享、數字經濟、旅游提質升級、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對口支援。比如,深圳等這樣的發達城市和大型央企對口支援張家界革命老區發展。
第二,建議打造一批國家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匯聚紅色動能,促進革命老區城市高質量發展,支持以張家界為中心建設湘鄂渝黔革命老區跨省區域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第三,建議重點保護和修復一批革命文物陳列地,支持建設張家界市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陳列館、恢復丁家溶會議舊址。
第四,建議加快推進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加快推進張石鐵路、張桃高速的前期啟動;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文化長廊等紅色旅游品牌建設,做足“紅色+”文章,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后疫情時代
對旅游城市與旅游產業加大呵護力度
童路雯說,連續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張家界旅游復蘇緩慢,我國很多以旅游為主導產業的城市也深受影響。
“拿張家界市為例,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72%,目前全市90%以上的旅游市場主體經營困難,80%以上的旅游從業人員失業或轉行,旅游市場全面回暖仍需較長時間。”
童路雯告訴記者,旅游業的全面振興,要兩手抓,既要‘輸血’,還要‘造血’。建議國家加大對旅游城市的轉移支付和專項債的支持力度,對文旅企業在金融、投資、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性幫扶,提振旅游行業的信心。同時,要分類施策、精準施策,在紓解企業困難的同時,鼓勵旅游企業找準市場定位、創新旅游產品,結合“互聯網+”“紅色+”“云體驗”等新型模式,實現自身的轉型迭代和產業的優化升級。
近期,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明確了以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創新提升國內旅游,在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進入境旅游、穩步發展出境旅游,著力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對此,童路雯表示,2022年是人類與疫情共生的第三年,當口罩成為必需品,核酸報告成為通行證,旅行被疫情牽絆住了腳步。《規劃》的出臺,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對于旅游的支持,也讓旅游從業者與社會各界人士看到了未來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