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宜賓作為成渝經濟圈重要城市,地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節點,是川南地區旅游資源集聚地。為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轉型升級,宜賓市舉以推進蜀南竹海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契機,以創促建助推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度假區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提升美好體驗
旅游度假區基礎設施是指為適應旅游者在旅行度假中各種需要而建設的各項物質設施的總稱,是建設旅游度假區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度假區所有地上和地下開發建設的設施,如度假區域范圍內的供水系統、排污系統、供氣系統、供電系統、排水系統、道路、通信網絡和許多旅游度假商業設施。旅游度假區基礎設施的建設隨著旅游度假的發展日趨完善和多樣化。同時,各種服務設施的增加會進一步推動旅游度假區的品質提升,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宜賓市先后投入30億元推動度假區創建。新建竹海高速路口至度假區連接線12公里,破除高速與景區之間“阻隔”,實現快進漫游。新建了被稱為最美游步道的永江村景觀游步道等慢道體系。新建(改建)22個3A旅游廁所,游客休憩設施。對連接線沿線民房進行風貌改造。開通觀光車,完成觀光車站點建設,全覆蓋度假區各組團,為游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完成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建設,為游客提供購票、咨詢、投訴、講解、醫療、觀光車乘車、導游等綜合性旅游服務。開通宜賓五糧液機場、宜賓市高鐵西站、長寧高鐵直達蜀南竹海專線,游客可直接換乘專線汽車抵達蜀南竹海,切實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提檔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增強酒店民宿文化品質,全面提檔升級
旅游度假區中酒店民宿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體現在酒店民宿既為游客提供住宿服務和特色飲食服務,還能夠為游客進行文化體驗和旅游項目的提供,其與游客旅游度假休閑的整體體驗息息相關,隨著休閑旅游度假的盛行和酒店民宿的發展,目前,酒店民宿已成為旅游度假中具有明顯特色的旅游文化。
宜賓蜀南竹海推動核心度假酒店建設,引進高品質度假酒店浮生閑禪驛精品民宿入駐永江村,完成蜀南竹海君悅山莊項目(一期)建設,擁有五星級酒店——竹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是一處集度假、會議、休閑、溫泉為一體的旅游區;及時對世外桃源度假酒店進行升級改造,改善客房、會議室,提升會議服務質量和接待品質,豐富酒店業態和夜間消費項目。建設一批主題酒店。以竹安隱所、疊翠別苑、竹海印象等為代表的竹文化主題精品酒店,為游客提供管家式服務,提供夜晚休閑項目,設置秋千、游戲機、桌球、茶吧、泳池等免費的功能區,增設歌手夜間駐唱、夜間燒烤等特色服務,滿足老少中青等不同年齡段人的需求。推動民宿升級改造。以提高游客舒適感、滿意度為目標,通過政策扶持、典型帶動、示范引領,推動民宿向主題差異化。出臺《“兩海”示范區促進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試行)》,鼓勵度假區村民利用自有房屋、農家樂升級改造為精品民宿。據了解,目前度假區住宿設施檔次種類多樣,擁有各類住宿接待設施119家,客房總數6726間。力爭到2023年底前,完成100家民宿升級改造,增加高中檔床位2000余個,打造一批以“田園”“生態”“鄉愁”“湯池”“竹文化”等為主題的特色民宿。
不斷豐富度假產品,體驗多彩人生
度假氛圍的營造也是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重要內容。度假氛圍如何營造,就是產品,就是細節,就是服務。不能把度假區看成是大型房地產項目的配套工程。衡量度假的重要指標,就是要有一定規模的外來過夜游客。度假區不是依靠門票收入,而是要以外來度假客的酒店和度假活動消費為主。
宜賓蜀南竹海打造全新主題溫泉,以“康養休閑”為特色,在三江湖建設占地5000平米的神湯溫泉水療康體中心,有30萬平米湖面的水上游艇俱樂部和水上高爾夫練習場;發揮“溫泉+”效應,打響度假區“康養休閑”旅游名片。打造戶外運動旅游度假區。完成竹尖漫步項目建設,開放兒童無動力樂園、蜘蛛車、汽車露營等度假產品。推進中華大熊貓苑、花溪十三橋戶外運動村等度假體驗項目建設,構建多層次游樂產品體系。打造高端休閑型度假旅游產品。搭建帳篷營地,完成房車營地建設并對外開放;在永江村、新游客中心投放共享汽車供游客體驗。提供豐富多彩的餐飲與購物體驗。目前,永江村稻田餐廳、花溪十三橋熊貓餐廳項目、觀云臺文創商店已建設完成并對外運營。
特色活動亮點紛呈,主客共享美好生活
中國旅游如今從觀光邁向休閑,原有的旅行社、酒店、景區的封閉世界正被打破。旅游度假區不僅是旅游觀光地,更是旅游休閑目的地,游客和當地居民共同擁有休閑度假資源,共享旅游發展紅利。游客分享當地生活,當地居民通過旅游來提升生活品質。宜賓蜀南竹海正在營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間。
宜賓蜀南竹海以賽事促產業升級。舉辦蜀南竹海國際馬拉松節、花溪國際帳篷節、竹海國際熱氣球節、竹海春節民俗文化節、熊貓美食節、美麗熊貓春筍節、竹海龍舟節等大型賽事,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休閑體驗產品留游客過夜。策劃運動健身、休閑娛樂、康體療養、夜游和演藝活動等五大類型的休閑度假產品30余項。在宜賓蜀南竹海的綠道上,每到周末,當地居民會跟游客共同跑步、散步、騎行、欣賞沿途風光,令主客共同心曠神怡。在萬嶺、萬里街區等增設夜宵攤區、布局竹笛、古箏等小型演藝節目等。在蜀南竹海觀海樓增設小劇場地方特色節目,如川劇變臉、評書等,并提供茶藝服務。非遺展示激發文化活力。邀請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江安竹簧工藝的代表性傳承人鐘國富為當地居民和游客展示竹簧雕刻工藝,推出非遺傳承教學,蜀南竹海博物館內的歷史館,展示竹文化與僰人文化、蘆笙文化的深度融合。在花溪十三橋展示竹攝影大賽作品和非遺作品展示。
宜賓市以蜀南竹海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契機,推動傳統觀光型景區向休閑度假型轉型升級,全力推進度假區“軟”“硬”環境提檔升級,特色街區、高端精品民宿、小鎮夜經濟、暖心親子游等一系列新經濟和新業態,為蜀南竹海增添更多豐富元素,讓游客住得舒心、吃得放心、游得開心。蜀南竹海興文石海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文化旅局局長陶興林介紹:蜀南竹海度假區游客平均停留時長超過48小時以上,度假區特有的竹文化、竹產品正在被更多游客了解和喜愛,成為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