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未盡消,寒風凜然至。郿塢大地上不僅是一派大干快上、勇立潮頭的奮斗景象,且喜訊頻傳讓人振奮:太白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打通縣城“5條斷頭路”最后一條榮華路北段工程正加緊施工,眉縣東站“綠巨人”動車組運營為周邊群眾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近年來,陜西省眉縣立足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在組織領導上突出“黨政一把手”,在規劃定位上突出“縣域大景區”,在實施路徑上突出“產業大融合”,在管理體系上突出“全縣一盤棋”,在產品打造上突出“示范大引領”,強力推動縣域旅游由觀光型向康養度假型轉變,走出了一條旅游引領,多業融合的轉型發展之路。
依山而建、伴水而生,山水是眉縣的魂。“山水”眉縣何以打動人心,引來游人如織,這絢爛、壯美的詩意“畫卷”有何“匠心之作”,且看眉縣文旅高質量發展背后的故事。
“獨具匠心”鑄造旅游“高品質”
青山疊翠,碧波蕩漾,幽谷鳥鳴、山容水態、景美如畫……太白山獨有的自然風光,正將其光彩,流淌進網絡的海洋里,一觸即發,網紅氣質日益凸顯:以生態旅游為主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太白山景區是游客打卡的主陣地,這里有下板寺建造的天空之境,絕美奇異的風光,讓網友感受到回歸自然的暢意,以及對大秦嶺生態保護的珍重。
山上可供打卡的資源豐富,山下別具風格的配套建設,進一步詮釋了秦嶺主峰太白山的美。
太白山·唐鎮是一座具有唐風唐韻的溫泉旅游度假小鎮,在小鎮內,典雅的仿唐建筑與傳統文化在訴說著,小鎮唐詩般的儒雅氣質;“中南·無山居”也以精致雅居生活之美,吸引了諸多藝術家的目光,將這里當成了書畫寫生的天堂。這只是眉縣在鑄造旅游高品質上的一個縮影。
思路決定出路。中共眉縣縣委第十七次黨代會提出:大力發展精品旅游。“要以‘打造國際一流文旅康養示范區’為目標,創新開發森林康養、中醫藥養生、溫泉療養等旅游產品,培養壯大集“醫、藥、養、游”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構建形成以太白山湯峪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核心的“一核兩帶”旅游大格局。”
如何彰顯旅游大格局?眉縣緊扣重點項目帶動、以標志性工程彰顯區域特色這個主旋律,累計投資296.2億元,高標準實施太白山·唐鎮、橫渠書院、扶眉戰役紀念館等文旅項目164個,成功舉辦百名藝術家走進眉縣、紀念張載千年誕辰活動等一系列高水準高品位的文旅活動,打造了“眉縣旅游”這一靚麗品牌。同時,眉縣正加快推動太白山由平面旅游開發向立體康養城建設轉變。
做優旺季游、做火淡季游、做亮夜間游……“這里不僅變化很大,而且景色更加迷人了!”多次來太白山旅游的一位游客感嘆,作為全省截至目前唯一的一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已逐漸從傳統的“吃住行游購娛”向“康養休閑度假”轉變,吸引著全國、全世界的游客絡繹不絕慕名而來,觀光旅游、康養健身、休閑度假、陶冶性情。
據悉,眉縣已相繼榮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陜西省首批旅游強縣、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
“豪情壯志”抒寫生態旅游“大文章”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保護。
如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書寫好生態旅游這篇大文章?以山為骨,以水為魂。眉縣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率先在全國探索出一條“依托山水,休閑康養”的全域旅游發展新路徑,在開發建設中提出“寧可路轉彎,不傷一棵樹”的生態保護理念,同時充分發揮太白山腳下湯峪溫泉資源優勢,努力寫好“旅游+溫泉+康養”這篇大文章。
“每年都帶家人來,這里群山環繞,自然風光美不勝收,親臨溫泉眾地,不僅是一次親近山水的身心享受,更是一次回歸大自然的養生體驗。”面對采訪,家住西安的李師傅高興地說。
碧空如洗,秋意深濃。
在眉塢,每一寸山都格外受大自然的恩寵,綠的讓心羨慕,每一叢水都滿懷大自然的恩情,碧的讓人欣喜。有人說這是因為眉縣善做山水文章,對此,眉縣人總是樸素地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昔日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渭河荒灘,被打造成生態保護與旅游觀光相結合的渭河濕地公園,是近年來眉縣群眾津津樂道的政府“大手筆”。眉縣通過實施水生態治理,轉動鄉村旅游“萬花筒”,在全縣形成了多業態并存、多產品支撐的水生態旅游品牌體系,平陽湖、柳舟湖畔等特色休閑景點引人入勝,“十里花海”“百里畫廊”“千畝荷塘”等水生態旅游項目各有特色,眉縣水生態旅游休閑產業帶逐步形成。
“這里已成了周邊群眾郊游的主要場所,也有大量外地游客慕名前來,進入盛夏以后,荷花池畔,成了許多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節假日人潮涌動,給當地村民多了一條致富渠道。”千畝荷塘旅游景點一名工作人員高興地說。近日,記者在千畝荷塘旅游景點看到十幾名工人師傅正忙活著,得知他們正在為明年旅游提供更好地服務做充足準備。
近年來,眉縣精心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打造霸渭關中文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龍源國家濕地公園以及平陽湖、平陽閣、柳舟湖畔等特色休閑景點,建成通景快速干道3條,發揮區位優勢,內通外連,使其成為縣域生態旅游的風景廊道。
同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太白山旅游區先后實施建成了總建筑面積為1.8萬平方米,林蔭式停車場7萬平方米,集游客咨詢、客運、票務、導游導購于一體的綜合性游客服務中心、天下索道、太白山之眼音樂噴泉、太白山溫泉主題酒店群、一河兩岸商業街區等重點旅游項目。游客接待量連年攀升,在這些成就面前,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景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溫泉之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國字號榮譽接踵而至。
“高端發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樣板”
面對旅游發展瓶頸,眉縣如何跳出“城墻”思維、找準“突破口”?如何下好“先手棋”打造出“新樣板”?如何讓全域旅游“熱起來”“火起來”?
也許,只有“實干”,沒有“捷徑”。
找準定位,說干就干。眉縣圍繞“一山一水一文一武”品牌打造,先后改擴建了法湯高速、紅河谷快速干道、西寶中線等多條旅游交通道路,開通了多條縣域旅游公交,打通了來眉游客最后一公里;建成旅游集散中心1處,國省道服務區和交通驛站8處,停車位10000個,設立旅游咨詢服務點8處,建成了渭河百里畫廊等3條旅游風景廊道,建成旅游公廁90座,實現了縣域旅游標識系統全覆蓋。
正如“好酒還需多吆喝”。眉縣縣委書記劉志生積極推介宣傳眉縣,以《這山、這水、這人、這果香》為題登上《中國推介》推介宣傳眉縣;2021年6月在西安眉縣商會二次會員大會暨眉縣招商引資懇談會上,以《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為題進行了熱情洋溢的宣傳推介……讓全國各地游客對眉縣有了一個最新、最真實的全方位認知。
然而,眉縣就是憑借著善于作為、勇于擔當和實干拼搏的工作作風,將一個個“攔路虎”“絆腳石”迎刃而解。
今年作為全縣旅游服務提升年,眉縣上下同心協力,善于作為,在打造旅游“新樣板”上下功夫練就了十個指頭彈鋼琴的“硬功夫”,不僅制定出臺了《眉縣旅游服務質量提升三年(2021-2023年)實施方案》等多個文件,“大動作”更是齊頭并進:太白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不斷在優化交通環境、完善游覽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標識系統和綠化提升、提升綜合管理水平等各方面下足了“繡花功”。
同時,各類宣傳推介活動更是緊鑼密鼓:承辦了寶雞市第十屆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暨太白山國家溫泉旅游度假區授牌儀式活動、策劃組織了5.19“非遺進景區”活動、組織全縣A級旅游景區參加陜甘川寧毗鄰地區旅游推介會、第五屆絲博會和十四運旅游宣傳推介等活動、舉辦了為期三個月的“全域旅游看眉縣·我為眉縣代言”文化旅游抖音短視頻大賽,“唱響山水眉縣共創美好生活”話題累計播放量達到1332.6萬次……一系列的“大動作”不斷在打響叫亮“眉縣文旅品牌”。“今年雖然忙得夠嗆,但是收獲滿滿,可謂是累并快樂著!”眉縣文化和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員說。
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扶眉戰役紀念館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扶眉戰役紅色文化游和張載關學傳統文化游已成為今年眉縣旅游的另一個引爆點。“今年以來,隨著黨史教育活動的開展,來這里瞻仰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工作人員說,截至目前,今年扶眉紀念館共接待參觀單位團體4557家,累計276380人次,散客56900余人,日接待量最高曾達到110個團次,接待各種社團和研學學生16萬人次。2021年共接待游客333280人次。
眉縣是我國北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張載故里,2020年張載千年誕辰系列活動的舉辦,在全國引起了張載關學思想研究熱,張載思想現代價值入選2020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探索大儒思想,體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中國人精神標識真諦的尋訪游、研學游方興未艾。張載祠全年截至目前共接待13萬多人次,眉縣博物館接待15萬多人次,均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眉縣奮力打造“一山一水一文一武一產業一園區一酒業”品牌,按照“全域旅游、全季旅游”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實施“旅游全域化”戰略,深入推進大眾旅游、智慧旅游和“旅游+”“+旅游”戰略,發動各級各部門干部群眾共同參與,把旅游產業由單一資源型向復合型、立體型轉變,全面推進旅游發展全域化,促進文旅融合提檔升級。
據悉,從紅色熱土到青山綠水,從精品打造到特色開發,陜西眉縣已形成山水休閑游、溫泉康養游、紅色研學游、美麗鄉村游、農耕文化游、民俗體驗游等新業態產品體系。眉縣的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得以不斷提升。
今天的眉縣,正以“實”字當頭,“干”字為先,為陜西省全域旅游打造一個可借鑒、可推廣的示范新樣板,一曲更高質量的全域旅游壯美樂章已然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