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近日當選2022年度“東亞文化之都”,這意味著“文化濟南”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標志著濟南登上世界新舞臺、開啟國際化建設新征程。
近年來,濟南文化和旅游系統緊緊圍繞“文化濟南”建設和“東亞文化之都”創建,突出文旅融合、創新驅動、開放合作,著力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加快推進國際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設,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釋放出嶄新活力。
深挖文化資源
泉水是濟南的金字招牌。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擁有的不只有“泉”文化。
6月26日,“大宋風華——二安文化華服盛典”在大明湖景區南豐戲樓上演,27位模特身著華服扮演著不同時期的李清照和辛棄疾,講述著“二安”(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辛棄疾字幼安)在不同時期的人生經歷,展示著其傳奇的一生。
“艷麗的華服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宋朝,再加上‘二安’主題,這場文化盛宴不僅讓我們體驗到華服之美,還能深刻感受‘二安’風采,領略濟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現場觀看演出的華服愛好者李女士忍不住贊嘆。
歷史上,濟南有“曲山藝海”之雅稱。近年來,為重振“曲山藝海”大碼頭的風采,濟南以更加開放、包容、積極的姿態,整合文化資源,發展演藝新業態。
3月28日,山東德云文化廣場舉辦項目施工啟動儀式。該項目將打造集相聲、京劇、曲藝表演、曲藝教育、文創展示、婚慶餐飲等多業態于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4月10日,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與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簽署相關協議,助力“濟南原創”和泉城文化走向全國。
開埠歷史為濟南留下了很多老商埠。如今,在政府的整理整修和深度挖掘下,這些老商埠正煥發出新風采。融匯老商埠便是其一。“在這里,既能看到錯落有致、訴說歷史的老建筑,還能到江湖藝社相聲劇場感受傳統文藝演出的魅力。逛累了,還有別具風情的咖啡店和書店等著我。”在濟南讀書的大學生小李很喜歡這里的氛圍,“發展老商埠讓深藏于老建筑的城市記憶鮮活起來,每次來都流連忘返。”
泉水、“二安”、曲藝、商埠等文化魅力不斷展現,新業態、新時尚、新平臺、新載體、新玩法層出不窮,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城市文化氣質日漸凸顯……從“文化濟南”建設到“東亞文化之都”創建,濟南不斷挖掘整合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繁榮發展。
推動共建共享
今年五一假期,為期兩天三夜的2021濟南迷笛音樂節舉辦,70組樂隊登臺演唱、嗨翻全場。此外,耳立音樂節、新青年音樂節等也紛紛落地濟南,掀起音樂潮流。
文化性格內斂的濟南,正變得愈發潮流時尚。據統計,過去一年,第二屆“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與世界,共歡樂”文旅歡樂盛典、“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等40余項文化交流活動在濟南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背后,是市民、游客的積極參與、共建。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成為“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以來,濟南秉承“民心相通、文化交融、彼此欣賞”的精神和“共創、共建、共享”的理念,全力構建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據了解,自創建工作開始以來,濟南開展了強化頂層設計、組建專家智庫、成立工作專班等創建工作。其中,依托歷史文化街區、國際潮流文化街區等優質文化和旅游資源,先后建立百花洲、綠地、融創文旅城、悅立方、國際時尚創意中心等10個創建基地,這些基地成為政府與市民、游客在創建“東亞文化之都”過程中實現“共建共享”的重要支撐。
此外,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文創聯盟、文旅綜合體聯盟、老建筑聯盟、工業旅游聯盟等10個窗口行業創建聯盟,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創建工作。濟南市民還用78個中日韓三國共用常用漢字創作了“東亞文化之都”創建泉城三字經,全市上下形成了“共創、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
體現國際視野
“東亞文化之都”創建工作中,對外交流是重要抓手。濟南抓住時機,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交流合作,探索新渠道、創造新形式,以國際視野傳播展現濟南風采。
據了解,創建工作啟動后,濟南發起建立了亞洲時尚聯盟、絲路國家攝影組織國際聯盟·亞洲國家交流與合作聯盟、亞洲城市藝術發展聯盟和濟南文旅海外交流驛站等4個常態化國際文旅交流平臺。其中,10個濟南文旅海外交流驛站分布在荷蘭、德國、韓國、日本、英國等國家。
依托這些平臺,濟南開展了“國際文旅志愿者行動”,聘請亞洲高級定制公會主席弗蘭克·辛塔馬尼、西班牙藝術家胡安·里波列斯等國際知名人士為濟南文化和旅游交流大使。在濟南政府英文網、推特濟南官方賬號等平臺發布“文化濟南”對外交流活動信息。同時,濟南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國家文旅產業合作等4個項目,被評為山東省文旅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并納入全國項目評選,濟南國際風尚創意中心等9個項目被評為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并入選國家級評選。
“要以國際視野傳播展現濟南風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們探索交流新渠道、構建文化和旅游新合作的腳步從未停止。”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郅良介紹,下一步,濟南將進一步強化與高校等專業機構合作,成立東亞文化和旅游傳播研究院等平臺,加強專業引領,突出內涵建設,深化聯合共建。圍繞“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濟南活動年”舉辦各類文化和旅游活動。2022年的100場文化和旅游活動正在策劃中,將設定若干主題,優選10個區縣進行聯動,實現“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
“如今我們的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城市已達79個,人文往來、經貿交往持續深化。文化是泉城濟南鮮明的標識、寶貴的資源,傳承保護、挖掘闡釋好這些歷史文化,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濟南市市長孫述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