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宠》作者:时衿,一个色的导航,视频免费视频,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

度假趣

掃一掃關注

客從何處來?或許這是廣東最低調的城市——梅州全攻略

   2022-11-02 427

和大多數人一樣,“腌面”和“客都”,是我們對梅州的認知。相比于廣東其他城市,梅州顯得頗為低調。

其實這里是葉劍英、張國榮、彭于晏、黎明、羅大佑的故鄉,對于全球8000萬+客家人來說,更是再熟悉不過的“老家”

梅州在廣東省的位置

當人們第一次到梅州旅行時,大多數都會去看看那些A級景區,比如客天下、雁南飛,還有橋溪古韻……這些詩畫般的山水美景總讓人流連忘返。

可是,除了這些必去的景點,還有哪些小眾秘境呢?如果不細讀我的攻略,也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錯過了梅州人少景美的另一面。

明代后期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

村民共同打造的美好村莊

2019年9月梅汕高鐵正式開通,從深圳北出發,3.5小時可以直達梅州西站,除了方便梅州人回家,周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周邊游不再是夢!

一、梅州游子等歸人

梅州的景點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我先來給大家推薦幾個我的心頭好,相信你也會喜歡!

1.廣東最牛古村落之一——橋溪古韻

一開始聽到橋溪古韻這么有意境的名字,是抱了很大期待的。可惜第一次去的時候下著小雨,有點破壞出行的好心情,再次前往是晴天,卻發現其實這里的雨天更有韻味。

古村在山頂,不能自駕前往,必須在雁南飛景區乘坐接駁車進入,或許正因這里身處高山之巔的原因,游客一直很少

橋溪村是梅州“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和革命老區的一個縮影。當地的居民多數已外出工作或者旅居海外及港澳臺,只有極少數老人還生活于此。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被晨霧和雨水洗滌過的古鎮,像是問夏天的風借來了宮崎駿畫里的田野。小橋彎彎,溪水潺潺,這里沒有城市的匆忙,沒有古鎮的喧囂,正是這份淡泊寧靜讓我對梅州重拾期待。

如果說潮汕人能武擅經商,能文的便是客家人,他們儒雅,民風淳樸。從建筑便可以看出,古村明清時期興建的16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質樸卻又不失宏偉。

在橋溪村尾,有一條古船木棧道向后山縱深延伸,沿路盡享原汁原味的靈秀山水,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這里不時會有畫家駐守數天創作,用一處一景來形容這里再適合不過。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橋溪古韻

·橋溪古韻是梅州去年剛開放的一個景點,位于廣東省自然保護區、廣東省名勝風景區的陰那山五指峰西麓,毗鄰國家5A級旅游景區雁南飛茶田景區,2002年被列入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認定為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 ·橋溪古韻開村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是客家民俗自然村,有名的僑鄉村和革命老區。村內四面環山、奇峰秀頂,樹木蒼翠、山花爛漫,山泉清澈、美景天成,山水生態優美。經歷數百年的艱苦創業,營造了富有濃郁客家風情的自然村落,村內列入保護的16處單體建筑(遺址),其中13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筑,或依山就勢,或臨溪而建,古味十足,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展示著客家遷徙、客家民俗、華僑史、革命史,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的保護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

Tips:
1.不能自駕進村,只能搭乘接駁車;
2.這里雨天會比晴天更有feel哦~

當地美好村莊——南華又廬

區別于偏安一隅的橋溪村,僑鄉村位于梅縣南口鎮,距離縣城12km,半小時輕松抵達。

走進南口鎮,客家民居星羅棋布,都是上世紀初歸國華僑的杰作。這些建筑中保存最好,名氣最大的是“南華又廬”。在古樸的老房子前輕松凹個搞笑的造型,另類打卡也超有趣!

全屋共有118間房,大小廳堂幾十個,人稱“十廳九井(天井)”,房檐的雕刻雖然已風化,但仍可見當年的氣派。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我走到一個角落,看到歷史已經爬上了墻體,斑駁可見,但當年的風韻依舊存在

這里沒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或許當年主人結廬在此的原因也是因為這里大隱隱于市吧!這里非常適合不喜歡被別人打擾卻又收獲不一樣梅州景致的你!

南華又廬坐落的村莊,還有不少村民在生活。施肥澆水、散步逗貓,慵懶卻又愜意,來這里收獲一份美好心境吧!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村莊的陽光灑落在臉上的時候,區別于我們第一次雨天去的寧靜與高冷,秋天的稻田與小路顯得更加溫暖和讓人心情舒暢。

如果你是小文青,還可以在民居改造的咖啡閣樓上,嘆下午茶,眺望田野景致,如此舒坦~

Tips:
1.這里算是比較少人知道的小秘境,喜歡美拍的朋友可以走到稻田的小路里去,不過不要踐踏村民的心血喲!
2.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會不一樣,春天播種,夏天綠油油,秋天有玉米稻,冬天可能會更靜謐

2.昔日繁華的痕跡——松口古鎮

松口古鎮建制早于梅州,是客家先民南遷的始居地之一,是昔日粵東商貿重鎮,明末以后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 

穿過中國移民紀念廣場,松口古街兩邊中西合璧的騎樓林立。盡管墻體斑駁,依然無法掩蓋當年的繁華和氣派。

從古街往前走,我被一些提著行李小銅人吸引了。這里是火船碼頭,當年客家人登船出南洋的地方。

而碼頭旁的松江大酒店是上世紀初梅縣地區最大的旅店,也是當年眾多華僑曾落腳的地方,它見證了松口古鎮的興衰,同時也見證了眾多華僑離鄉背井的悲歡離合。

古鎮的墻體都“土土”的,如果找一個會拍的,感覺就像在埃及的神廟,這地方蠻很適合穿一條美美噠裙子來旅拍~

如果恰好是日落時分,往移民廣場走,會看到十分動人的日落場景,尤其是旁邊流淌的梅江水,不時有漁船經過,讓人忍不住想要吟詩高歌。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來看看我們的小視頻吧!

松口古鎮

松口古鎮是歷史上的商貿重鎮,有著“自古不認州”的盛名。臨近的松口港曾為廣東內河的第二大港。松口古鎮被深深地刻上了南洋文化的烙印,如松口的街道屬于中西結合的風格,在明末清初時便出現了洋樓建筑。

Tips:
1.松口古鎮距離市區較遠,但仍然會吸引不少人前往此來尋找關于以前客家人下南洋的烙印;
2.推薦下午3-4點來此地,日落會美哭你哦

①載歌載舞——客天下

這里有你不可錯過的百米客家遷徒圖和泥雕藝術長廊,還有和特色的客家歌舞表演一起嗨。如果想要更了解客家文化與歷史,可以在非遺博物館逛逛看。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為了打造更好的活動體驗,這里還有一個叢林探險區域,小朋友和大人都可以玩得不亦樂乎。客天下可以說是體驗客家民風民俗的好去處。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梅州客天下景區

中國·梅州客天下旅游產業園是經廣東省梅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集科研、教育、生態、文化、休閑、度假、居住和旅游等為一體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園。它是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點工程,是梅州“旅游產業興市”的社會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梅州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

②記錄客家名人事跡——葉帥紀念園

這里是廣東規模最大的紅色旅游區,位于雁洋鎮虎形村。依山傍水,林木蔥籠,葉帥故居與紀念園相連,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間農舍,“重現”了葉帥少年時代的生活場景。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③地標性建筑——中國客家博物館

這里是國內首家全面展示漢族客家民系文化淵源與發展,系統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歷史文物與客家民俗文物之地。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中國客家博物館

中國客家博物館,坐落于有“世界客都”之稱的廣東省梅州市城區,是一間收藏、研究、展示客家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梅州市華僑博物館、客家匾額館、梅州名人廉吏館、展覽中心以及《客家文博》雜志社等組成。其中主館占地面積5984.7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展陳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向世人傳播、展示客家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④塔中藏塔,塔上有塔的奇觀——千佛寶塔

石塔是為保護南漢文物千佛鐵塔而發展起來的女眾道場,用花崗巖筑砌而成,塔共九層,高36米,八角形,宏偉壯觀。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二、梅州味,客家情

1.萬物皆可釀

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形成了吃咸的飲食習慣,每次吃我外婆做的梅菜扣肉,我都懷疑她撒了半包鹽。

不過客家人吃咸也吃鮮,例如這次嘗到的艾葉丸子和筍。

開鍋肉丸是雁洋鎮的特色做法,現做現吃,客家的丸子十分軟糯,不像潮汕的肉丸彈性大到可以打乒乓球~

潮汕有粿,客家有粄。一樣是米食,有咸甜干濕,可蒸煮煎炸。
如今“粄”這個詞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不用,其他方言也基本不見,唯獨在客家話中保留了下來,是客語特色詞匯

炸的蘿卜粄

這次我們還吃上了蒸豬腳,配以瑤柱、淡菜,飛水后用高壓鍋壓爛、壓透,客家家常做法,一點也不花俏。主人家說,我們不追求五星級酒店和大酒樓做法,只追求食材本土化,再創作再提升,畢竟住的是有溫度的民宿,吃的也應該像家一樣的感覺

2.在圍龍屋里吃客家菜

什么是圍龍屋?簡要說就是四周圍起來的屋子。從建筑形狀上看,圍龍屋有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等。這次我推薦的這家餐廳特別有客家特色,就在圍龍屋里吃

敢相信嗎?這竟然是酒樓的其中一個小客廳而已!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承德樓位于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是梅州市保存最完好、仍在使用的圍龍屋。承德樓建于1885年,1896年建成使用,占地面積3780平方米,雙層土木跑馬樓結構,呈半橢圓形,三堂二橫一圍龍,共有83間房。

這個花圍裙真的是好客家!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承德樓主人梁耿昌,是一名泰國華僑僑領,他經商有道,功成名就,在家鄉建樓立業,是當時梅縣的知名豪宅。解放后,承德樓被充公占用,改革開放后,承德樓歸還梁氏后人,梁氏后人將承德樓改建成酒樓,成為梅州市著名的客家菜館,是海內外客家名人聚會的重要場所

除了吃飯,這里超適合拍照喲!

客家先民千里跋涉輾轉至梅州古城的過程中,創造了許多飽含客家特色的食品。其中,有“天下第一雞”稱號的鹽焗雞。來梅州一定要吃!

還是用圍龍屋的盤子來乘的呢,好可愛鴨!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Tips:
客家先民們在遷徙途中,需要對食物進行保鮮,以便可以長期食用,鹽就成了保鮮的重要工具。同時,客家人勤苦耐勞,工作量大,對鹽的攝取量也相對較大,客家食品中的臘肉、臘鴨等都把鹽作為重要的制作佐料。

雞肉抹完鹽后,需要內包一層砂紙,以及外包三層竹制草紙,然后埋入鋪滿粗鹽的鐵鍋里煨制。

三、客文化的傳承與重生——梅州住宿

除了五星推薦的圍龍大酒店,目前梅縣區涌現出三舍、花間慢、志睦樓、雁南山居等一大批有個性、極具客家特色的精品民宿,先來給大家種草一波~

1.茶田風情的客家圍龍屋——圍龍大酒店

看膩了大海,泡夠了溫泉,不如到一片青蔥的綠意中,聞著茶香,聽風入眠。

漫山的萬畝茶田映入眼簾,在湛藍的天空下綠得招搖,空氣中仿佛也飄來若有似無的茶香,深深地吸一口氣,感覺全身的細胞的都得到了舒張。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空氣清新,鳥嗚溪響,圍龍大酒店就隱藏在這漫山綠油油的茶田間。圍龍屋是廣東傳統的客家居民建筑,主體是堂屋,后面建筑是半月形的圍屋,非常有獨特的客家韻味。

最讓人驚喜的莫過于這里的早餐,加了紅曲米的三及第湯、現煮的腌面,甜到入心的番薯,品類豐富的粥粉面,還有圍龍特色的餐廳!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Tips:
1.房間的布局簡潔大方,墻壁掛著有趣的漫畫
2.如果入住三人房或套房,還有機會穿過一片竹子林,住進這里可以說是被負離子包圍著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吃完早餐,還可以酒店附近的生態步道散步,沿著山間泉水和小徑一圈,便可通過小路進入雁南飛茶田,趁著紫荊花盛開,陽光正好,不妨來一場美拍吧!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by 慧兒的旅行食光機

梅州雁南飛茶田度假村

雁南飛茶田度假園為粵東第一家AAAA級旅游景區,現已升級為5A級旅游景區。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于1995年1月投資開發。占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對外營業。度假村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先后榮獲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三高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全國青年文明號。圍龍大酒店建筑工藝精湛,2005年榮獲建設部授予的“魯班獎”。

Tips:
如果想要游玩雁南飛茶田,住在圍龍大酒店再適合不過了!步行即可抵達景區喲~

2.茶田農家樂民宿——志睦樓

離5A級景區雁南飛200米處,有一家全原木制造的民宿。

主人家細膩,在布置花了不少的心思,木制揚谷風車、縫紉機、磅秤、算盤,甚至連燈罩都是用斗笠制作而成,農家風格。

藏青配白色碎花的田園風窗簾,復古的木鐘,舊鄉愁與新鄉土結合,都體現在主人家對民宿的布置上。

你澆花我挑菜,你做飯我整理,“掌柜”張振忠和全家人一起親自經營志睦樓,寧靜、溫暖。“親力親為,累并快樂著”,志睦樓結合農民生活和傳播客家文化,是一家有情懷的民宿~

主人家做的家常菜

3.梅州慢生活——三舍·花間慢綜藝民宿

為何叫“綜藝”民宿?
三舍·花間慢融合了客家民俗、文藝、文創和飲食,是一間集特色民宿、品茗、咖啡,K歌、非遺表演于一體的梅州首家綜合性文化藝術民宿

三舍客棧

三舍與花間慢客棧是同一個主人家打造的不同系列,為每一位旅人,提供一個解讀客家文化的窗口。

三舍客棧由客家圍龍屋改造,白墻灰瓦,是客家民居的傳統配色;原木、玻璃、燈光,是現代人的最愛。

兩者碰撞結合,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又保留了客家民居的靈魂。

每一個房間都彌漫著中國古典美,又以通透玻璃與陽臺打破圍龍屋設計。

禪茶、烘焙、文創,民宿主人可以說是將現代與傳統的沖突消弭于無形。

入門的大廳是非遺表演的展示地,住客可以通過客家歌劇表演,以最地道最近距離的方式感受純正的客家文化。敢舍、能舍、會舍,才能收獲一串幸福,或許這就是“三舍”的精髓吧!

花間慢客棧

如果說三舍是一種情懷,那么花間慢則是一種浪漫。
區別于三舍,花間慢是三層復古式小樓,更具現代化設計感。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主題,它個性、浪漫、溫馨,都不會錯過窗外的古街和四季鮮花爛漫的花園。

夜里,大家可以相聚一堂,在池邊聊聊家常,十分愜意。主理人說,在三舍?花間慢,米酒常溫,等客來,聽風雨。

四、客從何處來?

客家人的一切,都與祖先路途上的奔波有關,客家人,幾乎失去了故鄉。

這次初見梅州,我感受到了很多遺落的客家文化,都在大家重新找尋與保護下,用新的方式讓它們重生

萬物自性平等,正如靈光寺的生死樹,一棵凋零不生,另一棵蒼翠有力,一枯一榮,鮮明對比,已有四百年。

Tips:
靈光寺,廣東四大名剎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寺殿中供奉的是慚愧祖師的真身,圓寂后已經成了一具干尸,后人遵其遺言將其注成真身佛像,有求必應,祈福必靈。

靈光寺

重點名勝古跡靈光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梅縣區雁洋鎮陰那山麓。始建于唐朝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原名圣壽寺,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擴建后改今名。 建筑布局大體為面闊三間,進深七間,擁有山門、殿堂、樓閣等建筑,內有大雄寶殿、金剛殿、羅漢殿、鐘樓、鼓樓、經堂、客堂、齋堂等,最大特色是“靈光三絕”。 盡管香火鼎盛,但香燭濃煙卻從寶殿頂端的螺旋形風斗“八藻井”散發而出,使殿堂終年清新,此為一絕;殿頂外古樹參天,但瓦面卻片葉不留,何故?此為二絕;寺大門前挺立兩棵古柏,一榮一枯,一生一死,生者枝繁葉茂,死者枯而不朽,奇特之“生死樹”,世所罕見,此為三絕。

人生如逆旅,生死輪回,聚散離合,出走回歸,不變的是客家人的文化和血脈,以及那個永遠留在名字里的“客”字。

梅州,期待下次再見。

梅州真的是相當低調的城市了!藏了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而且超適合修身養性,不過這里雖然說是通了高鐵,但景區與景區之間還是距離較遠的,建議包車或者組團前往喲!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相關旅游攻略
推薦旅游攻略
點擊排行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汾阳市| 绥芬河市| 托克托县| 乾安县| 清水县| 读书| 武乡县| 赞皇县| 潮州市| 阿坝县| 红安县| 湟中县| 伊通| 博野县| 甘洛县| 华宁县| 张家界市| 鄱阳县| 河间市| 新宁县| 新乡县| 新津县| 井陉县| 文化| 乐昌市| 巴青县| 新和县| 华安县| 崇阳县| 尖扎县| 禄劝| 密云县| 呈贡县| 页游| 孟连| 内丘县| 慈利县| 东明县| 宁阳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