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江蘇省小劇場精品劇目線上展演啟幕。在為期半個月的時間內,11臺精品小劇場劇目將通過“云展播”的形式陸續上演,全面展示我省小劇場創作的豐碩成果,讓人民群眾共享小劇場的藝術魅力。
中國小劇場這一演出空間的發展,自1982年到今天,已經走過了40年的歷程。近年來,江蘇積極推進小劇場規范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小劇場不論在創作方面還是舞臺演出方面,均呈現出朝氣蓬勃的氣象。近年來,省文旅廳組織了江蘇省示范小劇場和小劇場精品劇目認定工作,經過專家評審、實地復核、結果公示等程序,先后認定了20部小劇場精品劇目。本次線上展演是從認定的20個劇目中遴選出11部作品,這其中既有關注現實和當下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也有改編自經典文學作品的小劇場戲曲,劇目題材多元,藝術門類豐富。
越劇《金粉世家》改編自張恨水先生同名長篇小說,以男主人公金燕西為第一視角,描寫其在家族凋敝之際的心理變化及與冷清秋、白秀珠、邱惜珍三位女子的情感牽纏,表現愛情的蒸騰幻滅、人性的復雜幽微、時代的沉浮俯仰;
中篇評彈《錢學森》對錢學森一生事跡進行精煉,勾勒出新中國第一代科學家偉大、樸實、愛國的光輝形象,展示出中國優秀知識分子胸懷天下,以振興民族和國家為己任的擔當;
話劇《長江路·代號1800》以上世紀四十年代南京市民生活為歷史背景,通過挖掘長江路歷史,呈現一段發生在長江路上波譎云詭的諜戰故事;
沉浸式話劇《織夢運河》以國家工業遺產常州恒源暢廠的歷史故事為背景,以常州工商業發展的典型人物為主線,融入運河市井文化、老城廂文化和紅色文化,展示百年工商對常州的影響、對青年成長的影響。
話劇《生活在天上》根據畢飛宇兩部短篇小說改編,圍繞三個迥異的都市家庭展開,用詩意的舞臺打破時空局限,討論社會群體的另一面。
昆曲《乘月》以唐詩《春江花月夜》為核心,首次以昆曲曲牌聯套的形式演繹唐詩浩渺深邃的境界,以現代的新觀念激活昆曲傳統,以傳統的創作方式拓展昆曲藝術邊界。
兒童劇《老虎斷案》講述一個童話故事:毛大爺來給虎大娘治腿傷,虎大爺為了報答毛大爺送了毛大爺一把扇子。因為扇子和殺人案有關系,衙役將毛大爺抓了起來。毛大爺把能證明自己無罪的老虎夫婦請來。在老虎的幫助下,大家找出真兇——獨眼兒。
木偶劇《抗戰小英雄》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兒童團團長張偉、副團長趙義在游擊隊隊長洪軍的帶領下,在蘇中抗日根據地反清鄉斗爭中,組織兒童團進行了敵情偵察、站崗放哨、勇救百姓等行動,積極參與了“火燒竹籬笆”“智擒狗漢奸”“攻克碉堡”等一系列戰斗,粉碎了日偽軍妄圖實現全面偽化的陰謀,鞏固了蘇中抗日根據地。
錫劇音樂劇《永遠的華羅庚》講述少年華羅庚的成長歷程,表現了在風雨如盤的舊中國,愛國知識分子教育救國、科技救國的艱難歷程。
話劇《槑好時光》通過平凡小人物和日常生活來表現南京的風土人情。阿槑生日將至,收到女朋友分手信、公司遣散費,萬念俱灰的他感覺世界末日降臨,突然一道強光閃過,當睜開眼睛時,卻發現已置身九十年代!于是阿槑邁開腳步,朝著兒時記憶中的巷子走去……
兒童歌舞劇《恐龍的寶藏》通過敘述恐龍三兄妹的探險之旅,傳達了“最珍貴的寶藏”不是物質財富的占有,而是不離不棄的愛的相知相守的美好理念。
據悉,本次線上展演以劇場演出錄制、線上展播形式開展,將在交匯點、江蘇公共文化云平臺播出,所有劇目均為免費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