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南通精神展現時代氣象,南通市今年重點打造的原創話劇《滄桑巨變——我們的臥魚島》于11月11日在南通大劇院戲劇廳成功首演!
《滄桑巨變——我們的臥魚島》講述了發生在長江入海口處,因形似“臥著的魚”而得名“臥魚島”的一座小島上的故事,以島上江、白兩家兩代人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斗故事為主線,特別是著重展示新時代新征程中,島上開展長江大保護、生態修復和長江漁業資源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帶來的歷史性變化。
據悉,該劇是南通市今年重點打造的原創藝術精品劇目,以“長江大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保護長江漁業資源,守護長江生態環境”為切入口,動情演繹長江沿線廣大群眾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的昂揚風貌,展現新時代以來南通經濟社會發展的華麗蝶變,新時代新征程上的奮斗故事和滄桑巨變,以現實題材創作反映環境變化、人的理念變化。南通藝術劇院話劇團團長季杰告訴記者,該劇圍繞南通特色的長江大保護以及漁民上岸題材進行構思,通過這部戲向新時代新征程奮進中的江海兒女以及中國精神致敬,目前該劇已被列為2022年江蘇省重大題材文藝創作重點項目。
該劇由上海越劇院藝術創作室副主任莫霞擔任編劇,九獲“文華大獎”(“文華獎”)的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博導盧昂擔任總導演,國內知名青年人才擔任舞美、燈光、作曲等,演員則全部來自南通藝術劇院話劇團。
盧昂表示,《滄桑巨變》主題“硬核”、時間跨度長,容易給人“主題先行”的感覺,但是通過江、白兩家兩代人的命運起伏來表現時代變遷,給人以強烈的共鳴。莫霞編劇、盧昂導演、南通藝術劇院話劇團演出,這已經是三方繼《錦江傳奇董竹君》和《索瑪花盛開的地方》之后第三次合作。由于主創團隊已經十分熟悉,所以創新性采用了“戲劇構作”這種非常“學院派”的方式,即在無劇本的前提下邊排邊創,充分激發演員的創造力,使得整體故事的表現更加鮮活。盧昂說,“這是我們集體創作的,很多場面、很多表演,甚至很多臺詞都是在排練場中創造的?!?/p>
劇中故事發生在一個江中小島上,許多場景都離不開“江水”的襯托。為表現江水的各種形態,該劇在舞臺呈現上運用了大幅的紗和綢布,營造出波瀾起伏的水世界,配合劇情進展,表現戲劇情境。
看到自己身邊親身經歷的“滄桑巨變”搬上舞臺,通州區五接鎮政法和社會管理局副局長、開沙村黨總支書記陳惠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我們就是長江大保護生態改善、滄桑巨變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現在經過生態修復,長江之畔又恢復了兒時那種水清魚躍的情景,真的是一種滄桑巨變”。海門臨江新區管委會主任金晶特意從海門區趕來觀看首演,金晶表示,“這個劇既展示了生態修復的成績,也展示了轉變發展理念的曲折艱難,特別是我們園區,也是趟出了這樣一條產業與生態互動促進的發展之路,我們要守護好綠水青山,創造更多滄桑巨變!”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省藝術評論學會會長方標軍、省文旅廳副廳長常勝梅,市委書記王暉,市政協主席黃巍東,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莊中秋,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沈雷與來自社會各界的數百名觀眾一同觀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