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宠》作者:时衿,一个色的导航,视频免费视频,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

度假趣

掃一掃關注

提升旅游品質 享受幸福生活

   2022-03-09 光明網4470
導讀

提升旅游品質 享受幸福生活

       如今,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旅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全新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成長方式。“十四五”時期,旅游業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與此同時,進入新發展階段,旅游業也面臨著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人民群眾旅游消費需求將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由注重觀光向兼顧觀光與休閑度假轉變。大眾旅游出行和消費偏好發生深刻變化,線上線下旅游產品和服務加速融合。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發展成果要為百姓共享,旅游業要充分發揮為民、富民、利民、樂民的積極作用,成為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幸福產業。

       在今年兩會上,圍繞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游和智慧旅游,代表、委員從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內涵出發,為旅游業發展獻計獻策。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既要鼓勵發展鄉村農家樂,也要對鄉村旅游作分析和預測,提前制定措施,確保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旅游助力鄉村振興,邁向共同富裕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鄉村旅游日益成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產業興旺是核心,而旅游業無疑是能助推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特色產業。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杜明燕在題為《從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一的芒來模式看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中的鄉村旅游業發展》的提案中提到:“通過文化旅游這種媒介方式,引導城市居民到鄉村吃農家飯、住民宿,體驗鄉村寧靜、優美的環境,放松城市生活緊張、疲憊的心情,同時購買鄉村牧區農副產品,并保持持續性消費,從而產生經濟收益。正是這種去掉中間環節的直接供需關系讓發展鄉村旅游成為鄉村振興中產業支撐的有力手段,不僅可以培育觀光農牧業、休閑農牧業等多種現代農業新業態,還可以有效改變農村發展單純依靠第一產業的局面,促進農村牧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杜明燕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芒來嘎查為例,這里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在黨支部書記米吉格道爾吉的帶領下,結合本地實際和市場化運作需求,帶領牧民對原有的畜牧業合作社進行了“升級改造”,成立了旗里第一個股份制專業合作社,2021年底,29戶社員每戶平均分紅達到40余萬元,真正實現讓牧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但是,杜明燕也表示,民族地區發展鄉村旅游業,村落分布大多比較分散,交通條件差,而且村與村之間或者鄉鎮間產品單一,形成了同質化低端競爭,并且能提供專項服務的人員少,更不知道該怎樣服務好城里來的游客。接下來,還需要加強對鄉村產業發展的指導和培訓,讓從事旅游業的村民做好“做飯、賣菜、端盤子”這三件事,即IP、營銷和服務,這也是目前發展鄉村旅游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到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大激店村黨總支書記張東河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盤活農村閑置集體資源及資本,多渠道、多方式發展集體經濟。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突出自身特色優勢,多元化發展集體經濟。在大激店村,這幾年基本形成了以鄉村旅游為主要抓手,集休閑、游玩、觀光、采摘于一體的融合發展新業態。“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我們更應加強鄉村產業合力,增加集體收入,高質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才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張東河表示。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用好紅色資源,守好紅色根脈

       近年來,各地紛紛加強革命歷史紀念設施建設,挖掘紅色資源,銘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奮斗的光輝歷史。紅色旅游成為豐富市場供給的重要旅游產品,發展態勢良好。

       浙江嘉興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紅船精神凝聚升華地。中共“一大”紀念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南湖革命紀念館緊緊依托獨特的政治資源,把革命文物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智慧寶庫、生動教材、第二課堂,彰顯紅船起航地的政治擔當,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努力把紅色根脈守護好,把紅色血脈傳承好,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全國人大代表、南湖革命紀念館副研究館員袁晶介紹,2021年6月5日至“七一”期間,該館參觀量達39.6萬人次,平均每日流量約0.76萬余人次,接待全國各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團隊1510余批次、5.4萬余人次。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他們不斷推動紅色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用多元化的宣講形式,把大道理講透、大主題講活。全體宣講員組建“紅船講解員小分隊”,致力于打造“紅船旁好聲音”的宣講品牌。“紅船講解員小分隊”開展宣講,不拘泥于宣講場所、形式和載體,積極探索有溫度、有力度的基層理論宣講,呈現全方位、立體化的宣講模式。服務黨史學習教育,以線上、線下,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以紅色故事、微黨課和沉浸式實景劇的形式,定期開展黨史巡講活動,深入一線宣傳黨史國史,拓展黨員教育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加強與其他紅色場館的統籌聯動,形成矩陣效應。

       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西部,有一座公伯峽水電站。就在大壩腳下的黃河南岸,有一處珍貴的、由西路軍被俘戰士修建的紅色遺跡——紅光村。村內西路軍戰士修建的紅光清真寺至今還保留著歷史的原貌和紅色遺跡,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紅光村充分依托自身優勢,推出具有濃郁紅色文化和獨具撒拉族特色的第一家“紅光村撒拉人家”農家院,此舉為村內想創業的村民拓展了縣域旅游線路和服務項目。在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紅光上村黨支部書記馬乙四夫的引領下,一部分有創業意愿的村民也相繼開辦了農家院。目前,紅光村有“撒拉人家農家院”8家。馬乙四夫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兩會上一直建議積極推進紅色旅游資源打造與整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我們希望打造紅色旅游體系,完善與我們當地紅色資源相配套的周邊設施。這樣游客來體驗紅光村濃厚的紅色文化時也能夠通過配套設施、一站式游樂服務真正體會紅色旅游的意義和樂趣,把我們紅光村建成青海的‘井岡山’。”馬乙四夫說。

       不可否認,在開發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弘揚民族精神、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還存在諸多現實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在調研中發現,目前紅色旅游發展中存在著如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展館發展模式單一;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缺少整體規劃和宣傳;缺少配套紅色旅游發展的專項政策扶持等問題。為此,他提出4項建議:一是因地制宜,特色發展;二是加強合作,融合發展;三是豐富產品,創新發展;四是政策扶持,推動發展。

       《“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更為豐富,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文/小編)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0相關評論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cdaodi.com/news/show-49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许昌县| 德令哈市| 郎溪县| 息烽县| 日喀则市| 邢台市| 阿尔山市| 台南市| 同德县| 略阳县| 安国市| 荣成市| 武陟县| 克什克腾旗| 都兰县| 佛冈县| 饶平县| 左权县| 汾阳市| 巍山| 炉霍县| 昌邑市| 辉南县| 铜山县| 丰镇市| 德庆县| 武平县| 屏东县| 浙江省| 廉江市| 青岛市| 穆棱市| 两当县| 成武县| 铁力市| 绵竹市| 公主岭市| 和硕县| 天等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