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區開啟鄉村旅游新路徑 上半年旅游收入21億元
吉林市昌邑區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堅持“三產融合”,立足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圍繞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名區。8月17日,小編從昌邑區委宣傳部獲悉,2020年,昌邑區共接待旅游人數達到316.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7.5億元,2021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旅游收入21億元。
以謀為先 強化鄉村旅游的戰略布局
遠近聞名的烏拉民俗文化步行街、令人神清氣爽的天然溫泉、高標準大規模的現代農業,避暑休閑季的蒙古族風情文化旅游節,稻田捕蟹節,金秋開鐮節,還有景色獨特的家庭農場、原汁原味的農家飯……使昌邑區的鄉村旅游發展得有聲有色。在發展鄉村旅游中,昌邑區堅持規劃先行,編制《昌邑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20-2035),以構建全域旅游空間為核心,突出生態、綠色、環保、休閑、觀光的特色,著力打造了以“一心、兩翼、三帶”為主要內容,融現代農業、生態景觀、民俗風情、休閑度假、文化娛樂、康體養生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生態旅游產業體系。目前已投資178億元建設了白樺林溫泉小鎮、紫御溫泉城、四季祥康溫泉小鎮、烏拉民俗文化步行街、吉康綠谷采摘園、喬屯村新菜田、霧凇生態采摘基地、土城子村生態農業觀光產業園等旅游項目。同時,在昌邑區的“十四五”規劃中也就促進鄉村旅游業發展做出了重要安排,旨在打造昌邑區鄉村游成為“長吉接合片區”特色旅游品牌。
以人為本 優化鄉村景區的發展環境
在孤店子鎮紅衛村,村內田路分離、邊溝內無生活垃圾,兩旁栽種紅、黃相間的花朵與周圍的小樹交相輝映,令人感到心曠神怡。庭院客房也是干凈整潔,綠色美味的農家菜、舒適安逸的居住環境,春新生態家庭農場憑借著優美環境、優質服務,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來。為更好地發揮旅游資源優勢,昌邑區依托全域“七邊”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切實做好人居環境整治、村莊美化亮化、旅游景區精品打造。重點圍繞垃圾清理、庭院整治、拆違治亂、長效機制建立等內容解決各類問題124個。
以文為魂 強化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綿長的人文底蘊猶鳥之雙翼,給昌邑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中國北方農業博物館里,從遠古神農氏引領的原始農業,到奴隸社會的青銅農具、封建社會的水利工程,再到現代社會的現代農業、可視農業,又到未來農業的科技運用……富有泥土氣息的老物件和高大上的現代農業設備交錯呈現,吸引著游客追尋農耕記憶,感受農耕文明。同時,各鄉鎮依據自身的民俗風情、歷史資源、文化底蘊,打造開發特色鄉村文化旅游項目。樺皮廠鎮依托自然資源打造溫泉康養小鎮;孤店子鎮圍繞現代農業打造大荒地稻香小鎮;左家鎮以北藥科研和生態資源為優勢打造北藥小鎮;兩家子鄉以民族特色文化為核心打造滿族風情小鎮;土城子鄉以霧凇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資源為基礎打造霧凇冰雪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