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信宜市邀請中央、省市媒體參與第三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媒體走進信宜多彩森林,推動綠色發展”創森采風活動,近距離體驗該市創建縣域國家森林城市以來的創森成效。
信宜市有關領導表示,信宜市大力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新理念,多項創森工程建設齊頭并進,用綠色福利不斷刷新城市新顏值,受到國家及省市領導的高度贊賞。
據了解,信宜市作為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中國長壽之鄉,林業用地面積319萬畝,占國土面積 69%,有林地面積 283.8萬畝, 生態公益林面積111.15萬畝,森林蓄積量157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8.28%。值得一提的是,信宜市縣域國家森林城市建設10年規劃通過了專家評審,成為粵西地區首個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備案。
活動期間,媒體采風團先后走訪當地獨具粵西鄉村特色的毛家村、錦江畫廊碧道、水口嶺上好心閣、彩虹橋、尚文水庫、淘金灣公園、廣東云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蓮花湖山莊等。所到之處,給采風團留下深刻印象。
在毛家村,采風團看到村內道路均是經過硬底化、亮化、綠化,一排排飄亮時尚的洋房點綴其中,道路兩旁名樹林立,新農村的氣息撲面而來。據悉,為提供村民更好的鍛煉場所,該村經多方籌集資金建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足球場,方便平常喜愛跑步和踢球及其他運動的村民。
在“錦江畫廊”,媒體采風團行走在蜿蜒曲折的美麗鄉村碧道上,欣賞了頗具明清嶺南建筑風格打造的“好心閣”、觀光綠道、古驛道和馬拉松賽道等。“錦江畫廊”已成為信宜市最具魅力的生態情景綠道、最美全域旅游風景體驗線,既吸引著過往的游客,同時也吸引了媒體采風團的目光,紛紛拍下美麗瞬間。
隨后,采風團一行來到集水面積43.2平方公里,被游客贊譽為“文湖晴波”的尚文水庫。站在水庫堤壩上極目遠眺,只見水庫微波蕩翠、碧翠幽深、草木郁蔥、群山圍繞、白鷺戲水,魚翔淺底、風光旖旎。
在信宜市中心錦江河畔的淘金灣公園,綠樹成蔭,環境優雅,展現濃郁的文化氣息,其完善的公共配套設施吸引不少的市民前來健身唱歌彈琴下棋,如今已成為信宜人氣火爆的“小外灘”。
在讓人神往雄渾磅礴的粵西第一峰——大田頂,也是廣東云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主要山脈。登頂望遠,環顧四周,徜徉其中,盡情呼吸清新溫潤的空氣。只見群山聳立,層巒疊嶂,云霧繚繞,一泓圣潔天池在時睛時雨時霧的山巔一隅時隱時現,宛如人間溫潤的仙境般,引得媒體記者們興致盎然,爭相搶拍其最美瞬間,留下身處這天然的“大氧吧”難忘一刻。
在蓮花湖莊園景區,隨行講解的導游陸女士向媒體采風團介紹,該景區位于馬鞍嶺森林公園山下的信宜市區北郊,距信宜市區3.2公里。園區總投資5億元,占地600多畝,是繼43公里“錦江畫廊”碧道建設后,信宜市又一生態振興“旅游康養”產業新力作。
“信宜作為偏遠山區,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得天獨厚,這些年經過信宜市委市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加強全域生態保護,信宜的水更綠山更清,綠化更多空氣更好自然環境更美游客更多了,我們都全力支持信宜創建縣域國家森林城市。”信宜市民楊先生感慨而言。
據悉,信宜市以生態創新的理念和巧妙融合鄉村、城市,結合利民工程大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把山水林田湖草和美麗鄉村串聯綠道, 基本形成“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的生態景觀格局,城鄉環境大幅改善,民眾生態福祉大幅增進。創森成效亮點紛呈,從而帶動當地文旅產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