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產業勃興
4月16日、17日,由石倚潔、杜歡、楊小勇、王麗達等擔綱的原創民族歌劇《八一起義》在中央歌劇院上演。這是該劇在八一起義發生地南昌首演之后首次進京演出。這部由江西省歌舞劇院出品的歌劇正是北京文化人才輻射地方所結出的碩果。
近年來,在著力打造“演藝之都”的同時,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也不斷發揮文藝人才凝聚薈萃的優勢,輻射帶動外省打造文藝品牌。除《八一起義》之外,《冰山上的來客》《班超》《守界人》《江格爾》《紅船》《半條紅軍被》等由來自北京的著名導演與地方聯合創作的舞臺作品相繼推出,而且從“演得了”發展為“傳得開”“叫得響”,獲得不少國家級獎項。在為地方留下一系列文藝精品的同時,來自北京的文化人才還助力地方培養演藝人才,幫助地方建立良好的文藝創作機制,留下“帶不走”的文化財富。
打造文藝精品
沉下來和地方文化交融在一起
文藝品牌建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著名導演、中國音樂學院表演教研室主任陳蔚多年來就一直致力于幫助各地打造藝術精品,用她的話說,“本著演下去、傳得開、叫得響的心態去創作?!?/p>
早在2004年,由陳蔚導演的新疆原創音樂劇《冰山上的來客》經過兩年創作打磨后首演,引起轟動。這部改編自經典電影,贊頌軍民一心守衛祖國邊防的作品,為新疆舞臺藝術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經典范例,為新疆舞臺藝術工作者開拓了新的創作思路。自首演后,這部劇已然成為新疆舞臺上常演常新的劇目,迄今已有三代演員演出過這部音樂劇。
自此,陳蔚與新疆結下了不解之緣。2020年,陳蔚又應喀什地區疏勒縣文工團的邀請,導演了歌舞劇《班超》。由于歷史跨度大,涉及的人物眾多,場景變換復雜,這部劇操作起來難度極大,但陳蔚將民間歌舞和民俗藝術元素融入其中,通過現代化的舞美呈現,讓一個發生在近兩千年前的故事滿足了當代的審美需求。
2023年,歷經四年多時間籌備,由陳蔚擔任藝術指導的音樂劇《守界人》在新疆藝術劇院劇場首演。該劇以“七一勛章”獲得者、全國“時代楷?!保蛔u為邊境線上“活界碑”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守邊老人魏德友為原型創作。創作團隊在劇目創排時,曾前往薩爾布拉克草原,與魏德友一起工作生活,體悟他在風沙和孤寂中守邊50多年的內心感觸。采風回來后,創作團隊將這些真切的感悟呈現在了舞臺上,用小屋、界碑、邊防線等勾勒出了故事發生的環境,一下子將觀眾代入了主人公的世界。
這20年來,陳蔚與新疆的諸多合作,不僅為當地創作出了頗具代表性的作品,更是落實“文化潤疆”工作的生動實踐?!靶陆_實是一個文化藝術的沃土,我也從創作當中得到過很多的滋養?!标愇翟诮邮鼙本┣嗄陥笥浾卟稍L時表示,“我們北京的藝術家到地方上去,首先要沉下來,真正地和地方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和當地的藝術家成為兄弟姐妹,更要全力以赴為地方創作精品,讓文藝事業能夠得到高質量的發展?!?/p>
培養演藝人才
“我們要為地方培養一個團隊”
多年來,北京的文藝人才與地方合作打造文藝精品的同時,也對當地的表演隊伍和幕后團隊進行系統培養。
2024年1月26日晚,由原總政歌劇團團長黃定山與江西合作的原創民族歌劇《八一起義》在江西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演,著名歌唱家石倚潔、王麗達、楊小勇等藝術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2月底,正月十五剛過,由當地青年演員擔綱主演的歌劇《八一起義》開啟了巡演。據江西省歌舞劇院黨總支書記付翔透露,該劇將在2027年之前完成100場的演出,向建軍百年獻禮。
通常,舞臺作品的首演和之后的巡演是兩撥演員。首演的演員都是著名歌唱家,包括燈光、舞臺設計等幕后工作人員也都是國內頂尖高手。他們合作的版本,通常稱之為經典版。而之后的駐場演出和巡演都由當地的青年演員和幕后工作人員完成。
歌劇《八一起義》首演不到一個月即開始由當地演員巡演,這在業內并不常見。其中的奧秘,就在于黃定山的言傳身教和嚴格把關。
“舞臺藝術是以表演為中心的,因此演員極其重要?!庇兄?0多年戲劇教學經驗的黃定山告訴北青報記者。每次為地方創作新劇目,他都會像在學校教學生一樣,親自培養當地的青年歌劇演員?!霸诮拥降胤降难堉螅視茸鲆粋€充分的構思和準備,將每一個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都安排好——這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排經典版的時候,我會把巡演版或者駐場演出的本地演員角色全部選好。當經典版彩排的時候,巡演版或者駐場演出的當地導演和演員都要來看我們排練。之后,他們還會排練經典版的內容,我再給他們摳細節,確保最好的品質?!?/p>
正是通過嚴謹有序的排練,使得經典版首演完沒多久,巡演版或者青春版就能與觀眾見面。也是在這種嚴格的把關下,黃定山與地方合作推出了很多精品,且頻頻獲獎:與山東、湖南、浙江等地合作的歌劇《沂蒙山》《馬向陽下鄉記》《半條紅軍被》《紅船》等作品,分別獲得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等獎項。更為可喜的是,《沂蒙山》《馬向陽下鄉記》等劇獲得國家大獎的版本,是由本地演員表演完成的。
人才的培養不只是在表演方面。在總導演的帶動下,燈光、舞美、化妝、服裝等幕后團隊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戲劇是一個整體,舞臺設計、燈光、服裝等都在這個整體里,所以我們要為地方培養一個團隊。一旦我們離開之后,他們能夠繼續將這部戲演好。”黃定山說。
規范創作流程
推廣科學的演出制作流程
由于各地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同,創作力量、創作觀念和創作流程也是參差不齊。黃定山明顯感覺到了這種差別,“國家院團畢竟是精英人才集聚,而且制作也是和國際接軌的,包括制作流程。特別是像歌劇這樣大體量的、復雜的藝術創作,流程和程序直接影響到它的藝術質量??梢哉f,歌劇達到的高度往往和整個歌劇制作流程的規范是分不開的?!?/p>
比如,歌劇是一門綜合的舞臺藝術。一部歌劇要想把作曲家的樂譜轉化成完整的演出呈現在舞臺上,需要經歷做音樂作業、坐排、合成等數個環節和流程。在很多藝術家看來,地方院團容易將重點放在導演、編劇、作曲、表演幾個工種上,而忽略了舞美設計、燈光、服裝、音響等工作。此外,在歌劇流程的建立上,各個劇院也表現得參差不齊。
作為舞臺領域的專家,陳蔚、黃定山等藝術家與地方合作的時候,都不遺余力地推廣科學的演出制作流程。2023年12月25日,由陳蔚與內蒙古藝術劇院共同打造的大型原創歌劇《江格爾》在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藝術劇院首演。作為該劇的執行導演,包玉榮從總導演陳蔚身上學到了很多?!?004年,我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回家鄉工作。這么多年,沒有接觸過歌劇?!督駹枴肥莾让晒潘囆g劇院的首部歌劇,也是我的第一部歌劇,對我來說難度比較大?!卑駱s向北青報記者透露,“在沒進入排練之前,陳導就給我布置了很多任務。這部歌劇里面有大量的合唱,因此首先要做音樂作業。此外,演員要上戲劇表演、形體集訓課,主要角色還要有外請的專家上專業課。這些都需要在排練之前完成。我不懂的,陳導就一步一步教我。收獲特別大?!?/p>
進入排練階段后,當天排完,陳蔚還會帶著包玉榮一起把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做出來,“陳導前一天都會在黑板上把第二天排練的構圖畫上,然后告訴我們怎么去站位。這樣的工作方式非常有計劃、有規律,很專業。”包玉榮說。此外,陳蔚從北京帶來的舞美設計、舞臺監督等方面的專家也讓包玉榮學到了很多?!八麄儚呐啪氶_始就全部進駐,跟我們一起排練。從一開始,導演就要求用代用道具排練。我特別不理解,為什么要用1:1的服裝道具排練?隨便手里拿個東西排,不就行了嗎?后來才知道,只有排練的時候處處做到精細,等到真上了舞臺,心里才有底。這是非常必要的工作方式?!?/p>
另一個讓包玉榮印象深刻的是舞臺監督。“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舞臺監督的工作好像是多余的。真正排練我才知道,這個工作太有必要了——他需要非常了解這部劇,什么時候上場,什么時候撤臺,用哪些道具,在哪里應該唱什么,全在他腦子里?!?/p>
經營長久事業
深挖藝術特長并規避短板
作品首演完成并不意味著一個項目的結束,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面,需要根據觀眾和專家的意見不斷打磨和修改,才能成為精品。
在陳蔚看來,歌劇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個長久的事業,“創作完成,我們雖然離開當地,但是仍然會持續關注他們后續的每一場演出。我會讓導演給我拍錄像,讓觀眾填寫調查問卷掌握當地觀眾的反應,并即時給出調整意見。只有不斷做,才能為地方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文化精品?!?/p>
談及合作時如何處理各地的地方特色,陳蔚認為,和地方院團合作要求導演必須花比較大的功夫和時間去研究當地?!耙钊胪诰蛎總€演出團體的藝術特長,規避他們的短板。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團,不同的呈現,最后為什么都成為精品了?那就要把他們的特長發揮了,把他們的不足都彌補上?!?/p>
在做歌劇《鸞峰橋》的時候,陳蔚與寧德市畬族歌舞團、福建省歌舞劇院、閩江學院等多方合作,每個院團的情況都不一樣?!斑@就需要我們摸清楚每一個團的情況,要真正站在地方院團的角度來打造劇目。這樣既避免了小馬拉大車,也避免了演兩場就收兵。”
如今,全國歌劇藝術蓬勃發展。作為創作者,陳蔚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從創作之初就要本著能夠演下去、能夠傳得開的心態去搞,這樣才能叫得響。發揮好各方力量,這樣地方就沒有太大的負擔,而是越演會越覺得這個東西好,越演越覺得有價值,最后才能留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