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破解全縣導游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難題,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總工會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動融入地方旅游產業發展,推進“技能黔匠”孵化基地建設,并在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的共同努力下推動荔波導游工匠人才隊伍高質量建設,在小七孔景區成立“導游工匠”工作室精準發力,聚焦人才引進、素質提升、業務拓展等建設,培養了一支高素質、高技能、高標準的“工匠型”導游隊伍,激發了新形勢下旅游景區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班子積極守責,抓實導游工匠建設
荔波縣小七孔景區通過成立專班小組,強化組織領導,細化專班職責,推進導游工匠培育工作,成立小七孔景區“導游工匠”工作室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分導游詞提升組、VIP項目組、“鋤頭導游”項目組、新媒體營銷組及旅游服務高質量發展組五個專項工作組,全面抓好工作落實“工匠行”導游隊伍人才培養工作,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立足區域特色,打造旅游形象標桿
為更好提升導游從業員工的專業技能水平,提高解說能力,規范完善導游解說詞。荔波縣小七孔景區以“講好荔波故事,發出貴州好聲音”為工作目標,與四川輕化工大學、貴州拉朵文化傳媒管有限公司、北京鹿籬公社合作,精心編制小七孔景區專業版、大眾版、科普版三套適用于不同人群的解說詞,現已完成各版本導游詞編制工作。
以導游詞提升組為主要力量,組織相關專家和導游實地踩線考察,結合當下旅游新需求,突出“純凈山水、心上荔波”主題,以洗心養肺、革命傳承、民族文化為主線,編制了一套兼具實用性、科普性、趣味性的研學產品教材。導游講解質量獲質的提升,以暖心、專業、優質的服務獲無數游客稱贊,并實現導游服務工作“零投訴”,已然成為荔波旅游的形象標桿。
創新培養模式,夯實人才隊伍建設
為充實壯大導游人才隊伍,荔波縣小七孔景區創新培養模式,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厚植人才儲備力量。景區先后高薪廣納各地優秀導服賢才16人,通過全封閉、全方位、全覆蓋培訓,快速提升導游隊伍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通過以賽促訓、以訓促學、以學促進的方式提升導游綜合素質。
為此,景區一方面積極參加各級導游大賽以及推介會,強化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工匠室內部常態化組織導游比賽、技能考核,評選高級導游、中級導游等,強化榜樣力量,發揮榜樣帶頭作用,激勵全體導游加強技能學習、轉變工作作風、打磨工匠精神。同時,通過創新組建“鋤頭導游”隊伍,攬收鄉村人才。在景區周邊重點招聘留守婦女、待業青年、貧困戶、酒店民宿從業人員等組建“鋤頭導游”隊伍。由導游工匠工作室導游擔任“鋤頭導游”培訓講師,制定培訓課程,涵蓋導游講解技巧、講解禮儀、荔波民族文化、紅色文化、景點實操講解等內容,通過理論+實操的學習,提升“鋤頭導游”的整體形象和講解水平。
2021年,“導游工匠”工作室組織開展2次“小七孔景區導游工匠大賽”;在貴州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黔南州選拔賽斬獲“文旅創意宣傳能手”第一名及“導游服務”第三名的好成績;2名導服榮獲黔南州第一屆“黔南游工匠”稱號;連續兩年共5名導游獲黔南州“十佳導游”稱號;“鋤頭導游”培訓團隊先后開展“鋤頭導游”培訓7期,參訓人員300余人。今年旅游旺季,導游工匠室組建首批“鋤頭導游”隊伍25名,“鋤頭導游”月人均收入達4000元,景區也實現了逆勢增長的良好態勢。
開拓組合服務,實現逆勢增長
自2020年疫情以來,荔波旅游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游客驟然減少,產業發展一度斷崖式下滑。為扭轉經濟發展局勢,荔波縣小七孔景區通過拓展服務產品,豐富導游業務內容等方式,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2021年在大環境不理想的局勢下實現了業績的逆勢增長。景區秉承“游客至上、服務至誠”的工作理念,創新為游客提供導游服務及VIP包車服務,推出“團隊整包”“單人散拼”等滿足不同游客需求的VIP導游服務項目,努力為“鋤頭導游”創造更多接團服務機會。結合荔波綠色、紅色、特色旅游景點資源,設計開發了一批貼近市場、契合客戶、利于全域旅游的一日游、兩日游荔波精品旅游路線,通過組合服務增加導游接團服務機會,實現了以景區+導游的經濟增長模式。截至目前,景區觀光車VIP服務接待游客20099人,實現收入590.13萬元,人均消費269元,消費較普通游客(40元)翻6.7倍,助力荔波旅游產業逆勢飄紅,為荔波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