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都算是世界知名的大國,雖然曾沒落過,但是一直都有著大國的基因。所以在古代我國就有不少的藩屬國以及“小弟”,有一些發展到現代依舊對我國畢恭畢敬,但也有一些就開始有些“愛答不理”了,比如今天要說的不丹就是這么一個國家。作為一個國土大約3.84萬平方千米,面積只比海南島稍微大一些的國家,在歷史上可以說一直都是我國的藩屬或是“小弟”了。
因為根據歷史記載,從唐代開始,這個小國就斷斷續續有在給我國進貢稱臣,哪怕中間有中斷過,因為一直到晚清才結束,所以總的時間算起來也有上千年了,據說在我國當年面臨列強入侵時此國也在維持著藩屬關系,甚至還向清朝請求出兵幫忙抵抗入侵他們國家的敵軍,一直到發現我國也自顧不暇,才放棄了這段歷史悠久的藩屬“小弟”關系。
不過我國對不丹的影響之深還是非常顯而易見的,看如今這個國家的國旗就知道,龍的圖案在這個國家的國旗上非常醒目。但有趣的是,到了現代我國崛起之后,這里卻與我國有些形同陌路了起來,是目前我國唯一未建交的鄰國。截止目前這里都只與大約1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其中就包括日韓之類的國家,那么究竟是為什么讓這里寧愿與日韓建交也不愿與我國建交呢?
事實上主要還是因為當地的想法比較特別,要知道這是一個曾用快樂指數衡量國家發展的國家。所以當地人的想法就是不與大國建交,這樣就能保持著自己的清凈以及原生態的環境,當地人也能保持著自己的快樂,或許這也是為什么也沒有與聯合國五常中的其他四常建交的原因吧,畢竟如果大量游客來到這里,那么勢必將會對當地社會的結構造成沖擊,就沒有那份當地人眼中最純真的快樂了。
可能有人會問,日韓這兩個“發達國家”在國際上應該也算是某些方面的大國了,為何能與這個國家建交呢?雨融覺得可能是因為不丹覺得這倆國家不算大國吧,當然可能也有其他的原因,只是雨融的資料中并沒有查到罷了。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英國當時將“保護”不丹的責任一度交給了印度,所以當時印度對當地的外交進行了一些“指導”,所以才會有如今這樣的情況,如果真是這個原因,那么背后的一些事情就可以細品一下了。
當然,雨融個人覺得可能前者的原因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因為這里的確曾一度將快樂與幸福指數當成發展的重要指標,而不是GDP。并且這個國家并不是那么的歡迎國際游客的到來,因為首先就是這個國家的簽證本身就很難拿到,不管是旅游簽證還是其他各種簽證都比較難,另一方面就是這里還對游客的消費進行了限制,有點像強制消費的樣子,要求獲得簽證的游客每人每天要在境內完成約250美元的旅游消費,折合人民幣大約1766元。
雖然說對于有能力拿到這個國家簽證的人來說,這個每日最低消費并不高,畢竟涵蓋一天的吃住行等等,可以說這里為了打造高端旅游又不想影響其國內的清凈真的是花了很多的心思了,而當地國民的心態也的確都很樂觀向上,每個人都似乎過得很快樂,不知道你是否會喜歡這么一個像是世外桃源一樣的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