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盛開的萬畝油菜花繪成醉人美景
9月28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鄉村振興局主辦,黃南藏族自治州承辦的全省鄉村旅游工作現場會通報,今年1月至8月,全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9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3億元。
互助卓扎灘、大通邊麻溝、尖扎德吉村、化隆安達其哈、黃河龍羊峽、茶卡巴音村、茶卡村、湟中卡陽、大通東峽、湟中西納川……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我省鄉村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點和特色品牌,昔日偏僻的鄉村,迅速成長為新興旅游目的地,正在成為全省旅游業的新寵。
據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張寧介紹,近年來我省鄉村旅游得到較快發展,呈現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規劃引領、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創新模式等特點,已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動能。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8個、重點縣2個、示范點15個;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10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鄉鎮3個、重點村33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35個;鄉村旅游點2325個,鄉村旅游民宿443家。
“十三五”期間,全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25億人次,年均增速17.2%,實現旅游收入202億元,年均增速19.6%,間接帶動周邊群眾參與就業近10萬人。2021年1月至8月,全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9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3億元。
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盛宗毅說,“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7.89億元,在168個村實施了鄉村旅游扶貧項目,項目年均收益2545萬元,吸納脫貧人口務工1644人,月平均工資1200元;輻射帶動脫貧戶10816戶35805人,人均增收710元;通過鄉村旅游扶貧項目設立村內公益崗位2522個,人均年增收1500元左右,鄉村旅游扶貧已成為我省脫貧群眾增收的“新極點”。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省將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牧業產業化、品牌化,并同發展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旅游工作,堅持高位推進,通過政策引領、強化領導、統籌協調等措施,為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地、各相關部門上下聯動、左右協同,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形成了齊抓共管鄉村旅游的工作機制。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省鄉村旅游得到較快發展,呈現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規劃引領、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創新模式等特點,已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