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催化加速中,‘互聯網+山地旅游’的腳步已經邁開,為新山地旅游模式帶來無限遐想和可能?!痹?月26日至28日舉行的2021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和第十六屆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胡鋒提出,通過數字化、互聯網的手段,可以及時掌握出行數據或者是出行消費行為習慣,以此來提升旅游服務空間和游客旅行質量。
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專家、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地理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必虎介紹,相較于美國、歐洲等地區的公園,中國的山地旅游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比較成功,從景區的旅游公路到WiFi的免費普及,再到連通5G設備,完備的基礎設施無形當中增強了目的地營銷的能力。
在吳必虎看來,隨著中國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中國的山地旅游發生了一些變化,經歷了過去的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化,從原來的看風景變成了氣候度假地、自然教育、山區文化體驗、山地運動、健康度假等復合型旅游產品的開發。
吳必虎認為,山地旅游的國際合作和交流非常有必要,這樣的方式能夠實現互相輸送客源,例如中國的一些旅游企業到外國投資,或者中國把這些山地旅游目的地國家作為一個主要的科研市場。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織。貴州國土面積92.5%都是山地和丘陵,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成為開展攀巖、騎行、漂流、低空飛行、高橋蹦極等各類戶外運動的極佳地。2019年,國際山地旅游聯盟落戶貴州。
“山地旅游是貴州新旅游產業的發展動力?!蓖碳瘓F副總裁、同程文旅CEO王凱認為,疫情過后是山河無恙,而游覽中國的大好河山是很多中國消費者的初衷,他們對山地旅游,對自然生態旅游,對自然的追求是不變的。山地旅游是整個休閑旅游業發展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國際山地旅游聯盟主席多米尼克·德維爾潘指出,旅游模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進行整合,不僅是衛生監管,還需環境轉型,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應該更多地投資并擴展地方型和區域性旅游業。他建議,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回應不同群體,如公眾、老年人、家庭或年輕人對健康、文化和環境的不同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