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靖江,你首先想到的會是什么呢?是鮮掉眉毛的蟹黃湯包?是越嚼越香的豬肉脯?還是“一口一只蝦”的馬橋餛飩?
靖江,長江懷抱中成長起來的城市,土壤膏腴、物阜民豐,美食文化享譽中外,是中國唯一的“四季美食名城”。
靖江湯包
/熬湯制餡/
一口鮮湯,要分三次熬制。先精選優質散養老母雞,配合豬筒骨,熬制第一鍋清湯;再選取上好豬皮,精細處理后單獨熬湯。撇去油脂,只留清湯;最后是兩湯合一湯,熬至粘稠,過濾后冷卻成皮凍。
當然,這還沒有完,接下來就是螃蟹出場。選用優質大閘蟹,煮熟后小心剝取蟹黃/蟹膏、蟹肉,按比例與皮凍混合,就這樣,才算做好了餡。
你可別看著簡單,工序一步不可以出錯,不然,“口感是會變的哦”。
/制皮/
皮也是蟹黃湯包的一大特點,看似吹彈可破,卻韌性驚人,能兜住滾燙、滿滿的湯。
韌性好的高筋面粉是支柱,讓面皮能像氣球一樣吹鼓起來。用兩根兩頭尖的搟面杖同時搟皮,保證面皮中間厚四邊薄。三次搟制,讓面皮經過三次收縮伸展變得既薄又有柔韌度。
/包/
至于最后一道工序——包湯包,更得依靠技術高明的老師傅才能勝任,每個湯包收口處的皺褶必須是32個,并且要求細小均勻,無一絲裂口。
唯有這樣,才能保證在上足汽的鍋上蒸6分鐘,直至那凝脂凍膏般的肉凍溶為鮮美的湯汁送入口中前,湯包都是完好無損的。
/吃/
吃湯包也得講求技巧,經驗豐富的服務員會幫你把湯包放在小碗靠邊的位置,讓你湊上去“喝”湯包更加方便。
將盤子端起湊近嘴邊,咬一個小小的孔,對著這個孔吮吸其中的鮮美汁水,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嘴被燙麻痹便什么滋味也嘗不出了。
/推薦/
1、靖江南園賓館(南之緣湯包)
南園的湯包,在靖江成名已久,是地道的老字號。
湯包按籠售賣,一籠6只。湯包來了,服務生會戴著手套,熟練地把湯包抓到小碟里遞給你,你看,這只包子會動!
南園的湯包,餡料非常的足,蟹黃和高湯的調配恰到好處,用嘴咬開一個口子,湯汁會一下子涌出來。帶著螃蟹鮮味的肉湯一下子浸滿口腔,滿足感侵襲而來。
Tips: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人民中路40號
電話:(0523)84987111
推薦理由:被各種紀錄片、新聞媒體采訪過的店鋪
2、搖頭酒樓—搖頭湯包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是靖江的當地人都較為推崇的湯包店,用料實在。
搖頭湯包皮薄湯鮮,真真是叫一個晶瑩剔透,好吃極了!為什么要叫“搖頭湯包”,據說是因為創辦湯包店的老板愛搖頭晃腦~
一籠湯包都是拳頭大小,如果你想吃升級版,可以跟老板特殊說明,湯汁蟹肉會給你double份,當然價格也會稍貴一點。
一口咬下去,湯汁有些黏稠,汁水在口中緩緩流淌,浸潤了口唇然后直抵咽喉,咕隆咕隆落入腹中,肚子里蕩漾著溫暖。
Tips: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康寧路16號
電話:13921733881
推薦理由:當地人最愛的湯包店之一,用料實在,口感上乘。
季市小吃
季市,建于南唐,已經有上千年歷史,是靖江最古老的地方。靖江美食聲名遠揚,季市美食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篇章。老汁雞、大爐餅、酒酵饅頭、茵糕、李家脆餅……四時八節,各式美食閃亮登場。
季市的街頭巷尾乃至每一個角落都飄散著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絲絲縷縷,將匆匆而過的人們繚繞著慢下腳步,非得大快朵頤齒頰留香后方滿足。
荷葉桂花茵糕
季市小吃的“C”位,非圓圓的荷葉桂花茵糕莫屬。由米粉、糯米粉混合桂花和糖,壓在荷葉上,蒸熟而成。吃一口茵糕,荷葉香、桂花香、米香盡在其中,融化成了老季市最甜香的味道。
剛出爐的茵糕口味最佳。外表松軟,咬一口軟糯Q彈、有筋道。荷葉的清香和桂花的香氣融合在一起,口腔中清甜的滋味在飄蕩。
Tips:
季市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老胡荷葉桂花茵糕,白嫩嫩的茵糕嘗一口唇齒留香,店主老胡堅持用古法做糕,蒸糕的屜子要用銀杏木;荷葉必須新鮮采摘,剛出爐時候,連風中都有一股清甜的香味呢!
相傳有一王老漢,在荷花塘邊撿到一個女兒,取名天荷。天荷乖巧玲瓏、精通廚藝,王老漢老婆教她蒸糕蒸米粉,有一回,蒸好的糕太燙,她便將荷葉放在剛蒸好的糕上,涼風一吹,桂花竟紛紛落到糕里。
天荷回頭一看,金燦燦好看,再一嘗,糯中帶甜,甜中有香,竟然蒸出了天下聞名的糕來!真是機緣巧合啊!
老汁雞
老汁雞是到季市必點的小吃之一,也是泰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汁雞,如其名,重在汁,老汁的年代越久越香,所制的老汁雞就越名貴。重湯色更重其香味,講究“十步聞香”,色澤鮮亮滑潤。
完全煮入味的老汁雞色澤紅潤、里面混合著麻油和豬油的香味,雞肉入口即化,比起切得整整齊齊裝盤,撕碎了吃更是過癮!
早在明清時候,老汁雞就已經聞名遐邇,關鍵就是這個汁的調配。每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秘密配方,所以各家的味道都略有不同。
季市大爐餅
季家市的大爐餅歷史悠久,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爐丈八十,人入爐中,左右貼之,味香全美,乃為人間上品。走在季市老街,遠遠就能聞到巷子口散發出大爐餅的芝麻香~
酥,香是大爐餅的特點。咸的蔥花飄香,油而不膩。甜的豆沙細軟,糯而爽口。
一只手小心的拿在手中,另一只手也不能閑著,在最下方接著,一口咬下,滿口酥香,只想一口接著一口。
最后,另一只手上那細碎的芝麻和酥皮,捧到嘴邊,一口吃下,滿足!
漲燒餅
漲燒餅又名酵燒餅,如今也是季市小吃的主打產品之一,一年四季,皆有上市,已成為季市美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漲燒餅更是全國餅中一絕:圓溜溜、金燦燦、香噴噴,松軟可口,可謂是老少皆宜,人見人愛。
漲燒餅是當地人中秋佳節祭祀的主要貢品,象征著一家團團圓圓,過了八月十五,小孩便可以隨便吃這張餅了。
新出爐的燒餅黃澄澄的,被切成一片一片。咬上一口,伴著芝麻的香,層層透酥,越嚼越香。
靖江風味
豬肉脯
豬肉脯可以說是靖江最出名的“名片”之一。外地人提起靖江,必先想起美味的豬肉脯。
靖江人對豬肉脯有著特別的情結。 靖江豬肉鋪使用豬腿肉為原料,以白糖、醬油、胡椒等為主要調料,經切片、上料、烘烤等工藝制作而成,成品色澤紅亮、薄如紙殼。
靖江肉脯,以歷史最悠久的“雙魚肉脯”為發祥。雙魚肉脯的生產工藝已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你輕輕拿起一片豬肉脯,放在唇邊進行輕嗅的時候,那淡淡的鮮美肉香就會飄入鼻中,食欲及唾液也隨之舒展開來。
吃在口中第一口變感覺柔韌有勁兒,反復咀嚼越嚼越香,咸甜味與熏香味混合在一起,那是真正能讓人上癮的味道。
馬橋餛飩
馬橋餛飩是靖江的特色美食。因最早出自馬橋鎮,而得名馬橋餛飩,現已風靡靖江,走向全省。
馬橋餛飩的用料很講究,它皮薄餡多,厚足敦實;以韭菜、豬肉、青菜、菠菜餡兒為主,基本上每一個餛飩里都會有一只淡水蝦,接著再用蔥花、鹽、味精、少許醬油和胡椒粉做湯,最好再來點豬板油。
品嘗一番,那滋味,極美極鮮,回味無窮。
對于靖江人來說,家到底是什么呢?或許是學習旅行思家時的一口豬肉脯;或許是饑餓時一口墊饑的季市大爐餅;是熱氣騰騰的馬橋餛飩,是內溫外柔的蟹黃湯包.....
生活是與一切美好事物的邂逅,生活也是與一切美味食物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