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把扎尕那曝光在了主流媒體,一直低調的扎尕那或許離下一個網紅打卡地不遠了。然而目前很多人對扎尕那并不了解,單純的看風景并不是旅行最好的方式,那么讓我帶你一起揭開扎尕那神秘的面紗,探尋最有趣、最真實的扎尕那。
扎尕那的前世今生
“這里的峽谷由千百條重重疊疊的山谷組成,這些橫向的山谷像旺藏寺溝、麻牙溝、阿夏溝、多兒溝以及幾條需要幾天路程的山谷孕育著無人知曉的廣袤森林,就像伊甸園一樣,我平生從未見過如此絢麗的美麗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看到迭部的美景,就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約瑟夫·洛克
爸爸去哪兒扎尕那拍攝
扎尕那村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鄉,海拔3000-3300米,周圍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 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扎尕那是由四個村寨組成,按山勢從低到高依次為東哇村、業日村、達日村、代巴村,村子的房屋大部分還保持著原生態的木板樓。這里的居民以藏族為主,據稱是吐蕃第三十二朝順贊干布的后裔。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09年發布的尋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扎尕那山赫然列于榜單第四位。山峰、峽谷、河流、原始森林和第四紀冰川地貌遺跡等,相與為伴、蔚為壯觀。
扎尕那
一直以來,扎尕那以一種遺世獨立的狀態隱藏在深山密林之間,民風淳樸,四季悄然輪轉,儼然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如何到達扎尕那?
公共交通
蘭州到迭部,蘭州汽車南站發車,至迭部每天三趟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8:40、9:40和10:20。從迭部縣城包車到扎尕那約30公里,半小時左右,單程60-100元,柏油公路已通到各個村子里。若從郎木寺包車,350元/車/7座,可直達村落。
自駕游
自駕車可走G213國道,也可走G212國道,前者路比較好走,后者比較難走。由北可從蘭州出發,由南可從成都出發走G213國道,無論南來北往,都在四川境內若爾蓋縣紅星鄉向東拐入S313省道,經過四川若爾蓋縣凍列鄉不久又進入甘肅迭部縣境內,可看到一條向北的縣道,有“扎尕那森林公園歡迎您”的跨路門牌,往里開約20公里即到扎尕那。扎尕那整體交通較為不便,從蘭州出發的公共交通十分周折,路途遙遠,比較耽誤時間;多山路,部分路況較差,選擇自駕對司機車技和體力都是很大的挑戰。相比較而言包車或者拼車是更為省心省錢的方式。
包拼車
甘南除了扎尕那,還有扎尕那周邊的郎木寺、夏河、若爾蓋、花湖等地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所以,除了徒步,還可以拼車或包車在圓夢扎尕那的同時也能讓旅途更加多元化。
DAY 1:蘭州—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郎木寺(宿郎木寺)
DAY 2:郎木寺—花湖—黃河九曲第一灣—若爾蓋(宿若爾蓋)
DAY 3:若爾蓋—若爾蓋濕地—扎尕那—迭部(宿迭部)
DAY 4:迭部—合作—米拉日巴佛閣—蘭州(結束)
重走洛克之路
絢麗多彩的天然“石城”,這里有與世隔絕的村寨,有色彩明艷的寺廟;這里有廣袤的天然草原,有澄凈的高原湖泊;這里的每一條山谷,都有著不同的風光。對于徒步者們來說,僅僅是扎尕那的美景,就足以慰藉一路的風塵。山澗、怪石、山巒、綠茵、野花,這里沒有喧鬧,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擁擠,行走在峽谷之內,會讓人覺得身心都得到了治愈。這里的峽谷還是極好的徒步線路,一路穿越,溪流、瀑布、石林、佛寺,所見所得都是驚喜。
東哇村 by liutiaoer
洛克曾多次進入扎尕那,穿行在扎尕那大大小小的峽谷,對于洛克的足跡我們充滿了好奇與體驗的欲望。扎尕那徒步屬于高海拔徒步線路里面難度不大、風景絕美的地方。每條山谷都有著不同的風光:不同形狀的峽谷、怪石,云海,森林、高山。
扎尕那徒步線路豐富,有一兩天的淺嘗輒止,也有四五天的深入穿越。可以循著當年洛克的足跡,也可以隨著山谷的走勢,休閑也可,輕裝、重裝也行。
徒步路線
洛克之路——卓尼卡車村到扎尕那的穿越,行程約50KM ,兩天時間即可。
兩日徒步路線:(行程約50km)
DAY 1:卓尼卡車自然村(卡車溝)——小天門——山神灘草場——九天門(露營)
在下卡車村可以聯系村長,村長會安排當地會開三輪摩托車的藏民,車費為80元/人左右。約一個半小時,16公里左右,可以到達小天門,開始徒步。進入小天門后兩側是高聳直立的巖壁,峽谷里有清澈見底的溪流,翻過一個小埡口,視野豁然開朗。此時可以看到山神灘草地,這里是當地牧民放牧的場所。遠處可以看到九天門,經過一段長途跋涉就能到達,可以在九天門下找到一塊平坦的草地扎營。值得一提的是,小天門到九天門營地的12公里左右路段的景色是精華部分。
DAY 2:九天門——光蓋山——扎尕那(宿)
從九天門營地出發,一路緩坡,海拔不斷在上升,強度很大。翻過埡口,順小路一路下坡,到達坡底后,要往左邊小路走。這條小路在半山腰,是在一個45度的碎石坡上橫切而成,如果下雪的話,一定要小心,謹防落石。繼續前行,遇到岔路時選擇右邊的路,可以看到第二個埡口,翻越后的路比較好走,一路直下就可以進入峽谷。從埡口下山的路很陡,一直下到山谷中的小路開始減緩,這條路右邊一直通到扎尕那石城,扎尕那峽谷至扎尕那石城一路都是下坡,雨雪天氣,路會不太好走,經過幾道石門后會看見一線天石門,由此進入扎尕那石城,約需兩個半小時。
達日村 by liutiaoer
洮疊古道——洮疊古道即從迭部到卓尼的穿越,因為卓尼洮硯很出名,所以“洮”代表卓尼,而疊指的便是迭部。大多數山友都偏愛此線路,均為多天穿越,路程有長有短:
兩日徒步路線:(行程約30km)
DAY 1:扎尕那(東哇村)——容鬧溝——桑谷石門——涅甘達娃神峰——扎尕那石林——光蓋山——包那西牧場——召義提草灘(露營)
DAY 2:召義提草灘——那鬧溝——那鬧溝石門——通天洞——扎尕那湖——扎尕那大草灘——東哇村(END)
三日徒步路線:(行程約80km)
DAY 1:扎尕那(東哇村)—進入容鬧溝—桑谷石門—涅甘達娃神峰—扎尕那石林—曹日卡—高山湖—久保溝(露營)
DAY 2:久保溝—卡拉其埡口—加登保山梁—東登保—阿奇登保(露營)
DAY 3:阿奇登保(上西岔那)—下西岔那—安子庫牧場—朗旺鬧—包東一線天峽谷—扎尕葉梁—古剛龍道—三角石—卓尼縣(END)
四日徒步路線:(行程約90公里,每天行程約9個小時)
DAY 1:扎尕那(東哇村)—容那溝—桑谷石門—涅甘達瓦神峰—扎尕那石林—曹日卡高山湖—久保溝(露營)
DAY 2:久保溝—卡拉其埡口—加登保山梁—東登寶—阿奇登保(露營)
DAY 3:阿奇登保—西岔那—安子庫牧場—其那卡—巴西梁—巴西溝(露營)
DAY 4:巴西溝—巴西塔朵—阿覺溝—卓尼縣(END)
扎尕那藏香豬 by 笨笨熊
重裝徒步路線:(行程約55公里)
路徑為扎尕那-冬才-安子庫-三角石-卓尼,全程約55公里,4天走完,共翻越大小埡口或山脊16個。這條線路大部分由牧道組成,沿途寬廣高遠的視野,可以盡情飽覽迭山雄奇、峻峭,壯觀的自然美景,是熱愛戶外活動者值得體驗的徒步線路。
DAY 1:扎尕那村(海拔2922米)-尼哥達瓦-石林-D1營地(海拔3958米)
行程約16公里,累計海拔上升約1800米,翻越4個埡口,最高海拔4048米。沿傳統的卡車溝—扎尕那線路向北徒步兩小時左右,翻過尼哥達瓦埡口,到達扎尕那石林,繼續轉向東行。
DAY 2:D1營地-冬才(海拔3889米) -喀拉克-D2營地(海拔3935)
行程約14公里,累計海拔上升約1700米,約翻越8、9個埡口。此段為該線路最為壯觀、最為精華的一段,因為全天大部分都是在高海拔位上下橫切。一路上可見無數峽谷,映入眼簾的迭山上下高差近2000米,由上至下雪山、草地、森林、牧場、河流,景觀非常大氣與磅礴。
DAY 3:D2營地(海拔3935米)-七克那-奶子山-大便石-安子庫(海拔3160)-牧民家營地
行程約10公里,累計海拔上升500米。沿山脊牧道徒步2-3公里到達海拔3760米的山嶺高點,觀看對面的刀鋒和迭山日出。經安子庫到達營地(海拔3608)。
DAY 4:牧屋營地(海拔3383)-觀音石埡口-一線天-三角石-冰古村-卓尼縣城(海拔2540)
行程約10公里,以下降為主。徒步的終點一般為三角石,可以搭車到旗云寺或冰古村(10公里),然后第二天坐班車到卓尼縣城。
下撤方案——扎尕那徒步第一、二天,因特殊情況,可原路返回至扎尕那村,第三、四天可從阿角方向下撤。
扎尕那 by 恨鐵
行前準備
1、沒有高原經驗的游客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出發前充分了解高原反應相關知識,克服恐懼心理,提前半個月左右適當服用紅景天、高原安等藥品。
2、睡袋-15、帳篷、防潮墊(物理發泡類)、鋁膜地席、套鍋、爐頭、高山氣罐、大背包60L、小背包20-30L、沖鋒衣、沖鋒褲、快干衣2件、速干褲2條、T恤2件、抓絨衣褲、排汗內衣2套、高幫登山鞋或黃膠鞋(防水性較好)、魔術頭巾、手套、帽子、墨鏡、小刀、衛生紙、登山杖、毛巾、保溫壺、救生哨、筆記本、筆、頭燈、手電、移動電源、手表、食品袋若干、筷子、水杯、充電器(手機、相機電池)等。
3、護膚品:防曬霜(30倍以上)、潤唇膏、保濕霜、護手霜等。
4、藥品(感冒藥、腸胃藥、消炎藥、清火藥、葡萄糖、創口貼等)、食物(牛肉干、葡萄干、巧克力、餅子、水果等,根據自己喜好),每天備好一天行走中的飲用水(500ML、5-7瓶)。
行程中狀況及應對措施
1、高原反應
控制高原徒步速度,出現嚴重高反時及時下撤到低海拔地區或食用巧克力、葡萄糖等補充糖分。
2、失溫
高原天氣變化快,徒步過程中要多帶衣服,勤換衣服。出現失溫征兆時立即停止徒步,換上保暖衣服,必要時扎好帳篷,鉆進睡袋取暖。
3、滑墜
遇到危險路段,不要冒進,應安排有經驗的人保護。
線路難度
這些線路在當地比較成熟,可找當地向導提供馬匹,輕裝徒步。徒步起點通常從扎尕那開始,線路多為當地藏族牧民幾百年來的冬夏轉場游牧線路。向導多為當地藏族牧民,他們常年在迭山山地河谷間趕牛羊放牧穿行,對山谷地形了如指掌。扎尕那徒步線路整體比較成熟,加上徒步距離短,且當地可以找到向導和馬匹,難度不是很大。但是作為高海拔徒步線路,線路上碎石較多,所以充分的高海拔適應能力和充足的體能還是很必要。
Tips:
最佳季節——5月底到9月,5月以前還有雪,山路不好走,9月以后天氣會慢慢轉冷。盡量避開雨雪季節。
營地選擇——如果是跟向導,向導會推薦營地,自己重裝的話,只要有水源,到了自己計劃的地方就可以扎營。
交通——蘭州有開往迭部的班車,先到郎木寺,然后可以包車前往扎尕那。
扎尕那綺麗之景
拉桑寺
拉桑寺院 by 波波男
拉桑寺藏語全名“拉桑扎西貢巴青考迪德瑯”,意為“供神寺講修集會洲”,位于甘肅省迭部縣益哇鄉扎尕那村北山臺地上,占地10余畝。始建于1645年的拉桑寺,處在村落之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七個自然村2500多信眾的精神寄托所在,日日被人們叨擾,卻一直顯得不染塵世,讓人心生敬畏。
拉桑寺院
仙女灘
仙女灘 by 淋過漢堡的雨
扎尕那的仙女灘,一到春夏,繁花織錦,讓人一眼就驚艷。
藍天白云之下,村落之上,原始森林在側,石山在后,仙女灘上,駿馬悠閑,在這里遙望遠處的村落,所有的一切都有了詩意。
仙女灘
容鬧溝
容鬧溝
容鬧溝是扎尕那最經典的峽谷,長約6000米,南北走向。海拔由南向北依次升高(2100米—4100米),峽谷南段在拇指峰下,山谷有兩道石門。北段在光蓋山南側的石林群。涅甘達娃屹立在峽谷中段的奇峰之上。
涅甘達娃神峰
涅甘達娃神峰
扎尕那,和一切經驗、世俗性的時空輪廓都沒有關系;扎尕那,隔著整整一個世界,也恰恰留在了這個世界。不要說扎尕那是離神最近的地方,神,就在扎尕那。神的名字叫涅甘達娃。
神的傳說語焉不詳。一個主語是“涅甘達娃的手指”,一個謂語是“摁”,一個賓語是“迭部”——神涅甘達娃用手指摁開了迭部——僅僅如此。
像一位耄耋之年的智者,神靜靜地在山巔注視著自己的孩子。
九門峽谷
九門峽谷
從光蓋山西側繞行向北,有兩條小道,直行進入卡車溝,是前往卓尼的捷徑。沿右側小路向東北前行,進入九門峽谷。因峽谷一側有九個缺口(石門)而得名。其中最大的石門傳說是格薩爾王專用神道。在九門峽谷溝口的絕壁上,一位仙人臨風北望,亙古至今。
那鬧溝
那鬧溝
那鬧溝在容鬧溝東側,與容鬧溝并列,可以形成探險環線,身體強壯者一日的行程。從容鬧溝進入,至石林,然后東行至光蓋山南麓的高山牧場,向南進入那鬧溝峽谷。那鬧溝比容鬧溝距離稍短,但落差更大,飛流疊瀑充滿峽谷,人在峽谷中兩側陡壁上繞行,需要不斷涉水。峽谷內有兩道石門很窄,僅能容兩人并行通過。
角布溝
角布溝
角布溝是雕塑的殿堂。從光蓋山南麓的高山牧場向東北方向前行,經過角布山,到達角布溝口,一眼看見獅子王蹲在榮耀石上,下面的動物俯首聽命,黑猩猩不服管教,傲慢無禮背向獅子王……繼續前行,山魈背子、猴山、松鼠等造型不勝枚舉,任憑你的想象力在峽谷中穿越。更為驚嘆的是,角布溝是當年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偉人毛澤東的肖形雕塑矗立在高山之上。
清泉遍布是高原的又一特點,徒步穿越不用擔心飲水問題,渴了俯身扎在泉中痛飲。高原清泉形態不一,顏色迥異,味道獨特,其中一眼泉最為神奇,名為“牛奶泉”,泉水是牛奶的味道……
業足溝
業足溝
業足溝是牧民的天堂,這里山高水秀,草木茂盛,牛飛馬壯,四周奇峰環抱,三條峽谷交匯于此,若仙境絕塵于世。
扎尕溝
扎尕溝
扎尕溝位于業足溝的南側,溝口一石門僅一米多寬,河流穿門而過,雨季水流湍急,無法通行。溝內巨石并列高聳,絕壁千紉,一個巨大的“石蘿卜”長在巖石中,絕非凡世之物。
曲那卡梁
曲那卡梁
在曲那卡梁的余暉中,丈夫達藏尕青高大威猛,懷抱愛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妻子珠藏歐姆嫵媚動人,跟隨丈夫的腳步。千百年來,他們已經變成了愛情的化身,青年牧民追求心愛的姑娘時說:“像達藏尕青和珠藏歐姆一樣跟著來么!”
巴西溝
巴西溝
在不舍中走下曲那卡梁,進入巴西溝。曲那卡梁是最高點,到巴西溝海拔垂直下降,從梁上的白雪皚皚,到山間的滿目秋色,再到谷底的一片翠綠,一個時辰經歷四季。
結束語
故事的背后總有故事,風景背后的故事從來都不少,你見過的沒見過的,喜歡的不喜歡的,他一直都在。帶給每一位探尋者不同的感受,這是大自然最好的治愈力。扎尕那是正好的人間天堂,仙境、炊煙,一切都是剛剛好,只要你愿意來,扎尕那將是你最難以割舍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