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一個充滿厚重感的名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賦予這座城市令人駐足的光芒,大雁塔、法門寺、黃帝陵……文旅產業正逐步發展成為陜西的支柱產業。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陜西一下冷清了不少,文旅企業經營面臨嚴峻考驗。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旅企業如何有序復工復產成為當務之急。
減輕負重 輕裝上陣
疫情防控期間,電影院、文藝演出場所、文博單位、旅游景點等均暫停營業。一年過去,不少文旅企業已陸續復工復產。從線上培訓到統籌資源,從資金幫扶到減稅降費……陜西省陸續出臺關于引導文旅企業復工的工作方案,穩步提振行業發展信心。
去年三月份開始,隨著全國疫情形勢出現向好趨勢,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陜西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精準有序安排文旅行業穩步恢復:制定印發《關于全省星級飯店有序復工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根據疫情風險等級,明確分級分類防控策略,支持星級飯店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制定發布《陜西省室外開放式A級旅游景區有序恢復開放工作指南》30條措施,按照“分區分級、防疫為主”的總體要求,指導疫情低風險地區恢復開放,疫情中風險地區逐步有序恢復開放;制定印發《關于應對疫情影響扶持全省文藝院團發展的通知》,圍繞項目資助、市場擴展、服務購買、平臺搭建、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部署安排;積極制定《陜西省旅游業恢復發展預案》指導各地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富有體驗性的休閑產品,加快旅游產品開發建設轉型升級。
在資金方面同樣也給予中小型文旅企業極大的扶持力度,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同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商議提出幫助全省文旅企業紓困措施,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金融助力文旅企業復工達產工作的通知》,同時設立融資總量50億元的專項信貸助力文旅項目建設落地、促就業保民生。研究投入2020年省級旅游專項資金1.31億元用于全省145個旅游項目,支持各地加強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旅游服務體系建設。
為支持文旅企業盡快復工復產,省財政廳會同省文化和旅游廳下發《關于支持文旅企業應對疫情恢復發展的意見》,對陜西省旅行社和專職導游給予扶持。其中,對已登記注冊、長期在旅行社工作且與旅行社有勞動合同關系的專職導游人員,每人補助1000元;西安市區域內的旅行社以年度營業收入2000萬元為基礎指標,對營業收入2000萬元至9億元以上的旅行社設11個檔次,按梯次給予補助;除西安市以外的各地市由屬地旅游行業管理部門提供營業收入信息,對在當地排名前兩位的文旅企業,每家給予2萬元補助。通過充分整合現有專項資金、適當調整使用方向等方式,聚焦文旅企業現實困難,精準施策,幫助其渡過難關。
陜西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實施細則,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申報流程,加快政策資金兌現,促進全省文旅企業接續發展,為復工復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多點幫扶,共克時艱
“真金白銀”的政策最具實效,利用行業暫時出現的空當時間進行行業規范化調整也是應對中小型文旅企業難題的解決之策。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省人社廳印發《開展旅游企業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的通知》,對旅游企業從業人員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幫助旅游企業從業人員穩崗就業,為陜西旅游業恢復發展蓄力儲能。同時印發《關于應對疫情影響扶持全省文藝院團發展的通知》,加強對文藝院團的政策扶持和創作資助,對9個省級資助大型項目提前撥付資助金額246萬元,啟動2020年省級政府購買演出和2020年省級藝術創作資助。梳理中央和本省已出臺應對疫情影響扶持政策匯編成冊,指導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和自救意識,積極為文旅企業紓困解難。
除此之外,依據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陜文投集團云文旅中心依托陜西文化旅游網“一網知陜西 一機游三秦”的平臺優勢,充分發揮自身行業資源優勢、智慧化建設、技術開發等資源優勢為各大企業提供智慧化、全程化、個性化的智慧旅游綜合解決方案。
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文旅企業復工后,還需要更多資源共享和發展指導。陜西西咸新區詩經里文化旅游小鎮負責人表示,全面復工后,旅游市場大環境加速恢復,政府統籌更多資源,讓企業需求和相關資源迅速配對,并給予企業一定的專業輔導和專業培訓,讓旅游產業鏈條上的各家企業形成合力,齊心合力迎來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