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文旅行業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盤活全市文化旅游資源,深入開展鄉村旅游品牌創建活動,以產業改革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手段,堅持“鄉村振興 文旅先行”工作導向,不斷豐富和發展旅游新業態布局,2023年前1-2月份,全市旅游鄉村共計接待游客267.95萬人次,持續推動我市文旅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凝心聚力,精準指導鄉村發展。農業農村部下發一號文件《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指出:“推進示范創建。新創建一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指導有條件的地方按規定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鄉鎮、示范村創建。研究建立客觀反映鄉村振興進展的指標和統計體系。”新鄉市文旅行業,應時而動,以鄉村振興文旅先行的工作姿態,積極指導村鎮開展各類省級及以上鄉村旅游品牌的創建工作。
一是對標宣貫,精準指導
市文旅局對標河南省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等級劃分與評定及河南省旅游特色村等行業標準,對納入創建省級鄉村旅游品牌的重點單位進行上門服務指導,就創建標準中的鄉村設計、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康養旅居等標準,結合當地村莊實際進行點對點的講解,指導村莊制定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有序推進全市的整體創建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的指導幫扶,已對全市25個河南省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單位進行了對標幫扶工作。
二是共襄發展,合力指導
省文旅廳指導組半年內先后4次赴我市指導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工作,通過宣講標準、實地勘察、走訪群眾、座談交流等形式,詳細了解村莊在創建康養旅游示范村過程中群眾的受益情況、并對創建整體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意見與建議,對各村莊在創建工作中活化文物、充分利用坐落在村莊中的優質文旅資源等帶動鄉村文旅產業、活躍文旅經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市文旅局多次聯合市鄉村振興局組成新鄉市鄉村振興暨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工作聯合指導組,深入鄉村一線實地指導水磨村、清水坪村、伯玉村和楊廠村等多個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工作,就如何順應村莊自然人文,圍繞特色制定鄉村康養旅游專項規劃;盤活閑置資產,謀劃鄉村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建立扶貧有效利益連接機制等村莊頂層設計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對創建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困難和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解疑釋惑,為創建單位解讀好政策,堅定了文旅康養建設方向的信心。
三是深入挖掘,保護發展在黃河灘區遷建資源普查中,對封丘縣尹崗鎮碾莊村村莊搬遷遺留的青磚碧瓦成片區、有規模極具中原特色的民國風房屋建筑,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與自然生態景觀資源的153座古房屋建筑,及50年以上形色各異的老樹208棵,經會同有關專家意見,向封丘縣政府發函建議保留該資源具有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的歷史價值,用于規劃鄉村博物館和文化旅游發展。
盤活資源,推進鄉村項目建設
一是借勢而為。借助“萬企興萬村”行動,鼓勵調動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衛輝市將南寨村、羅圈村、里峪村,憑借高速開通的優勢地理位置,串片連線,村村抱團發展、村企村社聯動發展,里峪村,緊抓創建機遇,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協調下,與河南朝前建筑公司達成了有村民、村集體和專業運營公司三方合作項目,內容涵蓋精品民宿、景觀打造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總投入5000萬元的合作意向。平原示范區楊廠村在駐村工作組的幫扶下,引進河南由甲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臺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建設預制菜加工車間、冷庫等項目工程,持續擦亮“千畝櫻花海棠園”品牌,近兩年來,共計打造項目14個,累計爭取投資約10530萬元。
二是政策落地。認真落實《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豫發〔2021〕5號)文件精神,結合河南省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項目申報入庫工作,把脫貧群眾放在農民增收大格局中統籌考慮,把更多資源力量聚焦配置到產業就業、創業興業上。指導輝縣市文旅局籌建2023-2025年鄉村振興財政銜接資金項目庫,入庫33個項目,共計11992.7萬元。長垣市以文旅融合商業商務為切口,總投資5.2億元持續推進“夢回大唐”的文旅主題街區項目。新鄉縣大召營村成功啟動總投資660萬元的研學基地產業、技能培訓基地、馨香書屋坑塘治理建設等3個項目。獲嘉縣王井村流轉土地20畝建造溫室大棚,吸納脫貧及監測對象125戶135人,每戶年均增加收益3.6萬元。封丘小城村庚續挖掘中藥材產業,流轉土地1300多畝,做出了超常規種植2-3倍的經濟收益。輝縣張泗溝村運用銜接資金490萬元,建設精品民宿10棟,面積2000平方米,擴大了旅游接待設施規模,除帶動本村43名常駐人口家門口就業外,還接納了30名外村人員到本村務工,形成了穩固的帶貧幫扶機制。
花式營銷,激發鄉村旅游活力
指導縣區因地制宜創新活動,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介一批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開展品牌強墾行動。
一是策劃精品線路。制定滿足不同層級游客需求的鄉村旅游線路。策劃以展現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和生態旅游向鄉村振興轉化成果的鄉村精品旅游線路,持續打造涵蓋森林、山岳、時令采摘、特色民宿餐飲等多元自然生態的精品旅游線路,3條線路先后被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推出的“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欄目進行推廣宣傳。郭亮入選文旅部、央視聯合攝制的大型探訪類節目《山水間的家》,進行專題宣傳推廣。
二是定向特色宣傳。通過對我市特色文化旅游元素進行合理篩選組合,分別在文旅業界具有較強吸引力的老家河南新媒體矩陣“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中進行新鄉品牌宣傳推廣,新鄉城市書房、新鄉特色民宿且把新鄉作故鄉、新鄉百泉涌金亭等特色品牌一一展示。創意設計新小爵表情包向微信發燒友免費推廣宣傳使用,通過一系列的定向花式營銷宣傳,讓更多的游客知曉新鄉文化并參與新鄉旅游。
產業賦能,提升鄉村旅游品質
發揮文旅產業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先行優勢。
一是鄉村智慧旅游逐步推廣。深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將省級特色旅游村和康養旅游示范村的智慧旅游標準高效推進,結合鄉村實施數字農業建設項目,拓展應用場景,在村域實現網絡信號全覆蓋,通信信號暢通,重點區域視頻監控覆蓋,建設鄉村智慧平臺,能提供實時信息推送、在線預訂、網上支付等服務,兼具智能咨詢、智能導覽、智能導航等智慧化服務,目前,新鄉縣大召營村、輝縣張泗溝村和長垣市官路西村等一批村莊均構建了村莊自主的智慧旅游平臺;八里溝景區、寶泉成功創建五鉆級智慧景區,萬仙山景區成功創建三鉆級智慧景區。
二是政府主導鄉村發展方向。為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的投向鄉村文旅產業,2021年,我市結合文旅游產業發展實際,制訂出臺了《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鄉市文旅產業發展獎補引導資金使用辦法(試行)>的通知》(新政辦〔2021〕27號),通過宣貫引導,有效提高了鄉村創建品牌的積極性,創建品牌、維護品牌、擦亮品牌意識漸入佳境,先后有劉莊村、禇邱村、張泗溝村等19個村莊獲得了國家或省級鄉村文旅品牌,并已經兌現或者進入到品牌建設獎勵程序。
三是群體性獲得感連連攀升。隨著康養旅游示范村標準在農村深入貫徹落實,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攀升,困繞鄉村發展的閑散農家院被充分利用,逐漸成為景觀亮點。拆遷搬建、移墳騰地成為順應鄉村振興的利好工程,新鄉縣大召營村整村按標整改推進,讓鄉村們感受到了身邊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紛紛為村干部柬言獻策,依托鄉賢族長動員,補嘗資金12.89萬元,遷移了在村子中央地段的雙墓墳頭65座,騰出黃金地塊4.8畝,用于規劃建設村老年大學和中醫館。2022年四季度,在村群眾代表評議中,村兩委領導班子群眾滿意度達到100%;12月,村支書姜磊同志順利當選為新鄉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