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北京出發,自駕到忻州的繁峙縣、定襄縣和五臺縣,3天里拜訪了10座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寺廟——三圣寺、巖山寺、正覺寺、公主寺、秘密寺、佛光寺、洪福寺、南禪寺、延慶寺、廣濟寺。除了三圣寺未找到守門人吃了閉門羹、廣濟寺因為寺廟維修進不去,其他基本都看到了精華。
山中廟事,妙不可言!
▲ 簇新的仿古建筑,有種山寨故宮的感覺。
1 巖山寺.繁峙縣
初到巖山寺的感覺并不好。古寺的大門緊閉,寺外新修了一些簇新的仿古建筑,某些角度看讓人以為甲方的對標是故宮。一顆突兀的塑料大假樹立在寺外,丑出新境界,簡直無厘頭 。在這么一個灰黃色調為主的偏遠村子里,乍的一片高飽和度的新建筑,違和感一百分。
▲ 有點拙劣的仿古,你們覺得好看嗎?
講真,村子看上去也挺窮的,拿錢做點別的不好嗎……
▲ 好大一棵古樹,但,是假的......
好在我們沒放棄,又繞著古寺轉了一圈,找到偏僻處的一扇門,朝里喊了一嗓子,竟然有一位大爺從寺廟里出來給我們開了門。巖山寺現存的建筑多為明清所建,只文殊殿為金代原構。我們請大爺打開了文殊殿的門,東西面殘留的金代壁畫和殿中散定各地、缺胳膊少腿,但氣韻不凡的佛像,儼然是另一個世界了。
2 正覺寺.繁峙縣
給我們開門的師傅可太健談了,跟我們在毗盧殿里聊了老半天。當師傅口里冒出“原子分子夸克”的時候,我簡直一懵,現在的出家人都開始講科學了!且不說科學性如何,密集的科學詞匯的使用已經讓我大開眼界了,而且,師傅說他只讀到小學三年級。
▲ 在大殿里,正覺寺的和尚和我們講走進科學。
“星系之外還有很多更智慧的生物呢,只是我們還沒跟他溝通好呢。”
“不同的星球它有不同的吸引力。”
“死就是物質之間的轉換。”
▲ 艷麗的寺內裝飾。
毗盧殿為金代構造,但現今其屋頂里的梁架五顏六色艷俗得很,據說是評了文保之后被修整成了這樣。大概因為這寺就在縣城里,比其他窮向僻壤的國保寺廟得到的關照多些,也是挺不走運的。
▲ 正覺寺的大殿之外,寫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公主寺·繁峙縣
公主寺最寶貝的是明代水陸壁畫,問守寺大爺能不能拍照,大爺很堅決地說不行,但打開了手機電筒照在一處指引我們看,“立體的,多好看。”
▲ 這都是我們悄悄拍的,誰看了也不能給我說出去。噓!
實際上我們差點都沒能進殿。上午十點左右到的時候寺門緊閉,打寺門上的電話等來了大爺。大爺問我們有沒有介紹信,然后很堅決地說,沒介紹信不讓看,有點兇,給“門票”錢都不行。我們有點不甘心,也沒轍,在院子里磨磨蹭蹭東看西看,沒想到大爺竟然心軟給開了殿門。
▲ 走出公主寺,這是山西初冬的樣子。
在朋友圈搜公主寺,看到這段:“這個殿在1996年曾遭盜劫,21個羅漢菩薩頭被劫掠。當時盜匪用槍指著看門大爺的頭讓他開大雄殿的門以便盜走更多佛像和壁畫,大爺抵死不從,盜賊最后只能作罷,算是用命保住了這個國寶。后來盜匪被擒,但遺憾的是佛頭等再無蹤跡。”哎呀,后知后覺,謝謝大爺。
▲ 門上正中懸掛著“毗廬真境”的匾額。
4 秘密寺.繁峙縣
深山訪古寺。這趟山西短途自駕之行最初的意想就是這個念頭了。車沿七拐八繞的一車寬公路一路盤山而上,寺廟還未見到,倒先見一座塔,立于山腰,背景是險闊的嶂石巖絕壁,名為秘魔巖。塔前并無標識,網上查到此塔應該是明代的,也找不到太多的資料了,就是單純地喜歡,好看。
▲ 秘密寺里經得起細看的塔。
車再往上行幾分鐘,即到秘密寺。寺廟據說始建于唐,但現存建筑只清代幾座,跟此行其他一些寺廟相比,并無亮點。卻勝在以絕壁為背景,氣勢不凡。
有一龍洞,應是建在遠處山崖的石窟。網上說來回要近三小時,且通往龍洞山路的門緊鎖,說是要皈依證才可以過,我們只好作罷。住在這里的守寺人,應該不會感到無聊吧。并不是所有偏遠之地都給人世外之感。秘密寺倒是地如其名,鳥鳴山邃,古柏蒼勁,自成一世。
▲ 從遠處看秘密寺的地形。
5 佛光寺.五臺縣
中國線現存的三座半唐代佛教建筑,佛光寺是最早被發現的一座。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騎著毛驢,發現了佛光寺,并確定這座寺廟為唐代建筑。從此“中國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構建筑”之斷言終被打破。
▲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我們是抱著朝圣一般的心情來到佛光寺的。佛光寺離五臺山不遠,但許多游人來五臺山拜佛游覽卻都忽略了佛光寺,因而不收門票的佛光寺游人也并不算多。
▲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卻被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現為中國現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筑。
古寺清幽的意境并未完全被打破,也是幸事一樁。參觀完寺廟,我們還繞道后山,從高處俯瞰,大唐氣韻盡顯。
▲ 佛光寺地處五臺縣城東北32公里處的佛光山山腰,這是我們的佛光寺俯瞰。
6 南禪寺.五臺縣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發現了佛光寺之后,又有兩座半的唐代木構建筑相繼被發現,其中一座南禪寺就在離佛光寺不遠處。相比佛光寺,南禪寺的規模要小了許多。寺內真正值得看的,就是正殿,然而這座重建于782年的佛殿,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構建筑,其重要地位無需贅言了。
▲ 南禪寺坐北面南,規模不大,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關于南禪寺和佛光寺,網上能找到的資料很多,有空不妨去看一看梁思成山西古建相關的書籍,也能知道很多背后的故事。我在這里就不多劇透了。
▲ 殿內17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
7 延慶寺.五臺縣
一進院內,守殿的男人就給我們下了逐客令,不開放不開放!我們厚著臉皮說就看看一會就走。繞過前殿,看到大殿的第一眼,真好看!
大殿是金代遺構,照片和實物獲得的美感還是有挺大差別。也因為不像佛光寺、南禪寺那樣聲名在外,已經從各種渠道,早早就知道了它們的美。我在來延慶寺之前毫無心理預期,因而第一眼所帶來的意外的美感,尤為動人。
▲ 延慶寺大殿柱頭上有兩只泥塑的獸面,這一造型在晉中晉北的廟宇中時常出現。
殿內自然不讓進的,但延慶寺珍貴之處就在這座金代建筑本身,所以能在殿外看上這好半會也覺得夠了。寺外正對著的這個戲臺堆滿了黃色的苞谷,造型頗有形式感。寺后就是連片的苞谷地,這個季節,有點好看。
▲ 延慶寺的斗拱,古建筑優美的曲線,是在細節處生成的。
8 洪福寺.定襄縣
看寺的大爺像是修行的人,綁腿、少言。沒多說啥就給我們開了正殿的門。
哇!門后的世界好驚艷!幽暗殿內的宋代彩塑尊尊生動,配色繁復卻舒服。
一個土土村子里樸素寺門之內,可能藏著一座瑰麗的寶庫。而類似這般的數量可能是數以千計。這片冬日里越發土土的大地在想象中就有了魔力。
▲ 洪福寺周圍13米的夯土高墻,象城堡一樣雄偉壯觀。
雖然此行連著三天霧霾有些糟心,小縣城的住宿條件也懶得吐槽,但是看到這么多寶貝,值得!深山訪古寺,好玩!山西古寺正式列入旅行計劃,以后都這樣,一個縣一個縣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