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順治老皇帝——五臺山
五臺山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排列之首。其實我對宗教名山都不太了解,這也包括我們本地的峨眉山。
我知道五臺山,也是因為陳小春的《鹿鼎記》,韋小寶去五臺山清涼寺,找順治老皇帝,后面又奉命上五臺山去保護老皇帝。那個版本看了很多遍,才慢慢讓我對五臺山又點印象。后面又知道《水滸》里面的魯智深犯了事,為了避禍,跑到五臺山當和尚。
當然,我認為我來這里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看看真與假是不是真有這么一回事,跟影視劇情是否相同。
景區游客中心旁邊,就能看到這建筑,說是為《又見五臺山》情景劇場搭建的。我在網上了解了一下,這是著名舞臺劇導演王潮歌的導演的,他還導演了一個《又見平遙》。其實這應該和張藝謀導演的“印象系列”形式差不多。
五臺山里大大小小的寺廟有300多座,要轉完,那是不現實。因為這里是臨時決定,什么攻略也沒做,到了景區后就是蔣叔的朋友帶著我們。結束后,我完全不知道我去了哪幾個寺廟。一心只想著去清涼寺找順治老皇帝,還有魯智深。
說實話,在這個環境里,我對這些典故、來歷什么都不知道,也沒什么興趣。完全就是抱著看稀奇的態度來的。這幾個石碑,好像是乾隆時期遺留下來的。
走出第一個寺廟,下山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個石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周邊完全沒有保護,房屋破爛不堪,和周邊那些寺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五臺山
太原再見,你好平遙
今天計劃早上去山西的“晉祠”和“會展中心”轉轉,然后下午去平遙,路途上順帶著把“喬家大院”看了。
早飯過后的第一站,太原的十大地標建筑。
說實話,太原這個城市規劃的相當不錯,干凈衛生,道路平整。跟成都修個沒完沒了的道路比起來,真的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我們漫步在汾河邊,感嘆著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太原可以算是我們這次行程里,評價最高的一個城市。
晉祠
據史料記載,隋末時期李淵父子,就是從太原出兵,率領三萬士兵花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攻克長安城。扶持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第二年又把他廢了,自立為帝,建立了唐朝。才有了后面的唐朝盛世。
晉祠,原為晉王祠(唐叔虞祠),為紀念晉(汾)王及母后邑姜而興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的晉水之濱,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筑,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在春秋戰國之際,國內發生變革,大權慢慢的落到幾個大夫手里,有的采用封建的剝削方式,轉變為地主階級,有的改變賦稅,籠絡人心。春秋末年,國君的權利開始衰落,最后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晉君成為附庸。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晉”。
修建晉祠的初衷就是為了祭祀,所以建筑之初選址都非常注重環境和風水。也因為這樣,晉祠素有“山西小江南”的美譽。
晉祠是個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他江南的園林風格完全不一樣,他有著濃厚的歷史底蘊,其中還有很多的野典故可以了解,這樣游覽起來更有意義。
景區出口處有賣山西特色烤梨,對于我這種到了一個地方,那是肯定要嘗嘗當地特色,傳說還有止咳化痰之功效,正好這幾天嗓子不舒服,就來了一個,味道酸酸甜甜,感覺還不錯。
晉祠博物館
博物館
山西省博物館和地質博物館都免票,但是需要用有效證件去換票。由于時間問題,我只在外面拍了個到此一游照。
山西博物院
喬家大院
下午2點,我們離開了太原,來到了因為同名影視劇出名的“喬家大院”,這里面陳列了喬家的起步到發展,到最后的衰敗。
乾隆年間,喬全美和他的兩個兄長分家后,買下了十字口東北角的幾處宅地,起建樓房。這期間經歷200年的時間,一共傳了七世。在抗日戰爭的初期,由于戰爭原因,舉家逃亡,從此喬家衰敗。
喬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10余米的全封閉青磚墻,大門為城門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民居建筑風格的古宅。
先祖喬致庸不僅是當時商界赫赫有名的大財東,而且他治家也非常嚴謹。為了防止子孫習染富家子弟的諸多不良風氣,制定了六條家規:一不準納妾,二不準虐仆,三不準嫖妓,四不準吸毒,五不準賭博,六不準酗酒,要求喬家在中堂的子弟嚴格執行。當時處于封建社會,豪門富賈多妻妾成群,而喬家卻定了“不準納妾”的家規,可見喬致庸治家之獨特。喬致庸一生共娶過六位夫人,皆為續弦。
喬貴發乾隆初年與秦姓朋友結為異姓兄弟,一同經商,才開始生意磕磕碰碰,生意有賺有虧,期間嚴重時候幾乎歇業。經過堅持努力,最后發家致富。
喬家子弟遵循祖訓,定有家規,不準嫖賭,不準納妾,不準酗酒,勤儉節約,因此喬姓家業興旺。而秦姓子弟吃喝嫖賭,揮在浪費,最后家產全部花光。
喬家能夠如此富有,也因為有著嚴苛的家規,正所謂孟子說的:“無規不成圓 ,無矩不成方”。做什么事情,都還是要講規據,才能長久。
喬家大院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是我們這次行程中,最為舒心的一個點。到達古城,店家早已安排好電瓶車在停車場等候,把我們接到客棧,這樣的貼心服務,為我們省去了不少的麻煩。最初我在下單的時候還挺猶豫,沒想到的是,這是我們全程最為留戀的一個地方,讓我們切實的感受到了“賓至如歸”。
在這里吃到了《舌尖中國》里面介紹的“莜面栲栳栳”。味道怎么說呢,我覺得如果加上四川味道,那應該更加美味。
我這里先說,我不是打廣告。整個游記里面沒推薦一家住宿,那是因為我覺得住宿沒什么好推薦,因人而異。
但是這家客棧民宿,我不得不說,我在做這個行程的時候就開始考察,前后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各種對比,最后是在從太原出來后,才下的訂單。
客棧以茶文化風格,是北京老舍茶館的設計團隊,裝修設計的。本來是回到客棧,簡單收拾一下,就去看古城夜景。當我們走進這里,就生生的喜歡上了,開始各種擺拍,拍的都不愿意離去。
平遙古城和麗江古城、閬中古城、歙縣古城,統稱為中國“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雖說古城、古鎮都是一個樣,但是平遙給人的感覺不一樣。他不像麗江那么喧囂,不像閬中那么單調,不像歙縣古城。。。(這個沒去過,就不清楚)。
平遙古城讓人感覺更淳樸,整個古城浸潤著厚重的文化氣息,走在古城的街巷中,能讓人洗滌靈魂,忘卻世間的塵與煩,在心靜中感受古城之美。
平遙古城
平遙,平遙
古城古韻,漫步古城,進進出出,揮然間陽光漸漸淡去,暮色開始低垂。一步一個腳印,平遙的滄桑與輝煌,深深的鐫刻在心靈里。暮然回首,平遙并不遙遠,很近,很親,仿佛又聽到了那喧器的市聲和呼喚,兩千年悠然間就從歷史的冊頁中輕輕翻過,唯獨這城,這景還留存著當年的氣息。
平遙的兩天早餐,是行程上吃的最有格調的早餐,中西合璧,色味俱佳。昨晚聽蔣叔的朋友說,離平遙古城不遠處有個古寺“雙林寺”,如果你們對歷史古跡有興趣,明天可以花點時間去看看。
雙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山西省平遙縣西南六公里橋頭村。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創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獻記載失詳,難以確考。寺中現存最古之碑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遠,字跡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認。“武平二年”(571)乃北齊年號,既是重修,其創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從北齊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歷經一千四百多個春秋了
按照我的慣例,游覽歷史遺跡,還是需要講解員,不然看是看了,看完了還是對這一無所知。可能因為平遙的名氣,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雙林寺”,過來參觀游玩的人是少之又少。
雙林寺連同平遙古城、鎮國寺一起納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雙林寺堪稱藝術和文學界中的奇葩,彩塑名揚海外,素有“古代雕塑博物館”之譽。(對于文物的保護,禁止對塑像拍照)
雙林寺的彩塑創造者,都是古代不知名的民間藝術大師,他們世代相傳,勤于學習,不斷總結經驗。這些塑像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
因為出于對文物的保護,雙林寺已經不是單純的寺廟,國家更多的是對歷史的保護,把它往博物館方向打造。
山西碗禿,是一種蕎面質成的食物,現在屬于山西的一種小吃。我一直想嘗嘗這家味道,想到又要吃中午飯了,就放棄了,因為一路上我們也吃了好幾次飯店的碗禿,覺得味道也不是很驚艷,只是覺得小吃這東西,還是小攤販的味道才正宗、
我倆抓緊時間把錢莊、鏢局、地下金庫這幾個點去掃了一遍,算是到此一游吧,雖然時間趕得緊張,不過我們這個臨近快要下班的時候參觀,景點里面的游客是少之又少,幾乎沒人。
5點鐘景點就關門了,我們在回客棧的路上,又去參觀了一個醋坊。說實在,我第一次覺得醋能拿來當飲料喝著玩的,而且還那么好喝。我們品嘗了一個3年醋,那感覺就像是在喝蘋果醋,味道那是杠杠的,一看價格那也是杠杠的。最貴的還有200多一斤的醋。。。對于我們這些把醋當調料用的,想想還是算了吧。
真正的土豪,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又是山西省境內另一個有名的大院。它比喬家大院歷史更為久遠,歷史更為輝煌。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現在成為一座具有漢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藝術博物館。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大院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干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
有句話說的是,走進王家大院,便是走進了昔日晉商一段輝煌歷史。王家大院以其雄渾磅礡的規模氣勢,嘆為觀止建筑藝術,深沉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譽為“中國民間故宮”。它與四川的九寨有個共同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老王家能夠如此的繁榮昌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嚴格遵守著一套家訓家規。王家家訓要求子孫后人做人做事誠信仁義,不得從事違法亂紀之事。在大院內,各類磚雕、石雕、匾額上,也都處處體現著這個家族對家訓、家風的重視。
王家大院為影視界也做出了不少貢獻,近年來先后有《滄海桑田一百年》、《關中往事》、《鐵梨花》和《呂梁英雄傳》等十余部電視連續劇在此拍攝。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位于山西省洪洞縣,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圣地,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的4月,都有為期十天的”尋根祭祖節“。
豫、晉地區不少人都把槐樹視為一種吉祥樹,過去都喜歡在大門口和十字路口栽植槐樹,并把那些古老的槐樹視為“神樹”。景區里只剩二代和三代大槐樹,一代不知所蹤,現在看到的是人造大槐樹。
王家大院
壺口瀑布上的那一道彩虹
昨晚住在景區門口,從景區大門到壺口瀑布,大約有4公里左右的路程。我們早飯過后,決定徒步前往。
壺口瀑布位于山西和陜西交界處,西瀕陜西省宜川縣,東臨山西省吉縣。是黃河中游流經晉陜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與中越邊界的德天瀑布、貴州省黃果樹瀑布同為中國三大瀑布。
來之前,大家都說四月的黃河是最尷尬的時期,不美、不壯觀。因為這時候水量是最少的時候,看壺口瀑布就沒那波濤洶涌的場面。但是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頓時覺得這樣的景色還不美,還不壯觀,那要什么樣的景色才是最美的。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膾炙人口的佳句,勾畫出了黃河奔流的壯觀景象。
“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暉,先后駕駛汽車和摩托車,成功飛躍黃河壺口瀑布。
在這里,容我吐槽一下關于山西的高速公路。路況十分好,道路筆直,車流量也很少,就是那個限速太惡心,自從進入山西境內,速度就基本沒上過100公里的速度。像這么好的路段也是限速80公里,真心不明白交管部門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