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宠》作者:时衿,一个色的导航,视频免费视频,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

度假趣

掃一掃關注

旅游高質量發展令“一業興、百業旺”

   2021-08-30 中國經濟網4680
導讀

 文化和旅游行業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旅游業綜合帶動性強,“一業興、百業旺”,今天的旅游已經成為小康社會的剛需和標配,成為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成長方式。

      文化和旅游行業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旅游業綜合帶動性強,“一業興、百業旺”,今天的旅游已經成為小康社會的剛需和標配,成為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成長方式。

  推動旅游產品提質擴容

  豐富大眾旅游體驗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和旅游部致力促進旅游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動能。構建以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為主要載體的旅游產品供給體系,培育體育旅游、工業旅游、研學旅游、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產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群眾旅游選項更加多元。

  在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云翱看來,現代旅游業體系構建,首先要有豐富的旅游產品,根據現代旅游業市場的需求,推動傳統業態轉型升級,培育新業態和新模式,注重游客的參與度、體驗度和便捷度,旅游產品從單純的“觀山看水”向在旅游過程中獲取知識和體驗生活方向轉變。

  推動旅游度假區發展,對優化旅游產品結構、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文化和旅游部把引領旅游度假區發展作為擴大旅游新供給的重要方向。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辦法》的制定出臺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完善旅游度假區相關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旅游度假區高質量發展、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

  如今,旅游業正由單一觀光型向觀光和度假休閑并重的復合型轉變。據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司長單鋼新介紹,文化和旅游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品牌建設為抓手,積極推動旅游景區挖掘文化內涵,通過提質擴容推動轉型升級。同時,也引導各地積極建設旅游度假區,豐富休閑度假產品體系,使傳統的觀光旅游與休閑度假齊頭并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A級旅游景區1.3萬多家,其中5A級旅游景區306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45個,省級旅游度假區583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家樂在鄉村興起,“到鄉村去旅游”成了熱門話題。在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鄉村旅游發揮了重要作用。圍繞百姓需求變化,文化和旅游部積極推動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傳承紅色基因,助力老區發展,推出了300家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還有1299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2019年,我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次達到了30.9億,占國內旅游人次的一半。

  文化和旅游部還組織創意下鄉活動,推出田園詩畫民俗風情之旅、最美鄉村生態休閑之旅等300多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開辟“三區三州”旅游大環線,開通旅游專列、開展線上線下推廣,吸引更多的游客體驗鄉村旅游,讓鄉村成為人們一解鄉愁的“棲息地”、農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圍繞著大眾旅游新需求,文化和旅游部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積極發展冰雪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推動旅游文創、旅游演藝、房車露營、沉浸式體驗等旅游新產品新業態的發展,以點帶面,連點成線,推出“走近大國重器 感受中國力量”“最美鄉村”“田園詩畫”等一系列主題鮮明的精品旅游線路,不斷豐富大眾的旅游新體驗。比如,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各地積極推動冰雪旅游等產業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群眾走向冰場、走進雪場,讓“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逐步成為現實。

  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大眾旅游保障更加有力

  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掛牌成立,旅游業發展迎來重大改革機遇。全國各地堅持以文旅融合理念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如今“詩”和“遠方”渾然一體,讓人們更好領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

  在業界看來,旅游本來就是攜帶文化與精神的一種活動。對于旅游者而言,文化層面的精神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動因,一次難忘的旅游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為此,文化和旅游部加強產業統籌和部門協調,出臺了關于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研學旅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利用革命文物、新時代紅色地標等資源發展紅色旅游,2019年紅色旅游人次達到14.1億。

  延安一直是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紅色圣地。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一些新的紅色旅游景點正在吸引更多的年輕游客。位于延安高新區的延安紅街,今年7月游客量就突破200萬人次。景區包括主題街區、紅色講堂、沉浸演藝、射擊樂園、長征步道、窯洞酒店、特色非遺、紅培基地等主要內容,是具有創新感、體驗感的大型紅色旅游項目,被納入延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除了創新推動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文化和旅游部還加強市場監管,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優化旅游產業布局和產業發展環境。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通過“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和旅游發展基金等渠道,支持地方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超過180億元,特別是中西部還有革命老區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明顯改善,提升了旅游的通達性和便利性。

  同時,聚焦旅游為民惠民,推動發展成果共享,令大眾的旅游獲得感更加充實。文化和旅游部積極推動國有景區門票降價,推動5000多家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免費開放,倡導各地在節假日、淡季推廣開展旅游惠民活動,為兒童、老年人、軍人等特殊群體實行免票等。這些措施不僅有效釋放了旅游消費潛力,也讓人們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發展智慧旅游

  以科技創新來提升旅游品質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智慧旅游為大眾出游帶來了很多便利,尤其是疫情以來,預約旅游成為一種新常態。為了實現大眾的理想化出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文化和旅游部圍繞預約旅游,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發展。如今,智慧旅游服務已經覆蓋了旅游全過程,形成了酒店、交通、門票、美食等線上一站式預約預訂服務,像游前攻略、游中體驗、游后分享等這些都離不開智慧旅游。為了推進預約旅游、錯峰出行,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智慧旅游景區建設指南》。截至目前,全國提供在線預約服務的A級旅游景區已經超過了6000家。在5A級旅游景區中,除了開放式景區外,均已實現了分時預約。4A級旅游景區線上預約的覆蓋率也超過了75%,國有旅游景區將于今年底全部實現在線預約預訂服務。上海市前一段時間推出了文旅二維碼服務,打通了身份證和社保卡的認證核驗,實現線上預約、一碼入場、一碼消費,充分方便大眾出游。

  為了適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文化和旅游部以需求為導向,引導開發數字化文旅體驗產品,鼓勵發展定制、智能、互動等消費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讓文化和旅游資源借助技術手段、借助數字技術激發新活力、展示新魅力。比如,故宮博物院推出的“云游故宮”項目,將故宮內的古建筑通過VR技術在網上呈現,還制作了沉浸式《清明上河圖》,讓虛擬場景與真人能夠實現互動。再如,大運河博物館創新推出了數字化體驗展,通過“科技+藝術+文化”的裸眼技術,唯美地呈現千年運河畫卷。包括大眾熟知的湖北“知音號”、河南“唐宮夜宴”等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創新創意產品,都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和市場好評。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不斷完善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推動各地建立健全線上旅游投訴和處理機制,提高快速處理能力,切實提升旅游管理水平。比如江蘇開發了“啄木鳥”投訴系統,實時受理公眾旅游投訴。云南利用網絡平臺處理投訴,平均辦結時間從原來的7天縮短到1天。這些措施都為大眾玩得舒心、放心提供了有效保障。

  隨著社會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大眾對老年人的出游問題也更為關心。針對老年人面臨的智能技術運用困難,文化和旅游部推動各地通過數字賦能開發新應用,提供更多“適老化”智能服務產品。比如河北、浙江實現了“健康碼后臺核驗”,老年人到景區旅游,通過刷身份證等方式,后臺核驗綠碼即可,免去了出示手機健康碼的麻煩。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還將著力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這些信息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應用普及,創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水平,加快推進旅游業的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用科技創新來提升旅游品質,豐富旅游體驗,不斷提高游客滿意度,讓智慧旅游為小康生活添光增彩。


 
(文/小編)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0相關評論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cdaodi.com/news/show-57.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平利县| 浑源县| 昭苏县| 赣榆县| 晋宁县| 静宁县| 连云港市| 高州市| 甘谷县| 静乐县| 肥西县| 竹溪县| 郁南县| 安龙县| 台湾省| 抚远县| 洛宁县| 东平县| 永安市| 上饶县| 石台县| 义乌市| 普兰店市| 仪征市| 嵊泗县| 马公市| 子洲县| 望奎县| 凌海市| 深泽县| 秀山| 亚东县| 稻城县| 宾阳县| 庆安县| 潼关县| 田林县| 资源县| 调兵山市|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