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以麗江市為例,其地處滇、川、藏文化交匯區,有納西、彝、白等12個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0%。麗江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勝地。2021年9月,麗江被列入科技部、中宣部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電總局擬認定的第四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集聚類公示名單,顯示了麗江在“文旅+科技”道路上的探索成果。
發揮資源稟賦 麗江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玉龍雪山景區組成,形成了“一基地二園區”的格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世界記憶遺產東巴古籍文獻3項世界遺產,黑龍潭明清古建筑群等5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納西族熱美蹉”等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依托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文旅產業,麗江積極探索文化產品與旅游市場相結合、民族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的路子,不斷發展文化科技型企業,涌現出年收入超億元的麗江玉龍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示范性文化科技型企業。據統計,玉龍雪山景區年收入約12億元,麗江古城景區年收入約3億元,顯示了基地建立對麗江市文化產業持續發展的帶動作用。 科技注入文化 近年來,麗江相繼建成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系統、智慧消防系統、人流量監測系統等,完成麗江古城內141個保護院落的3D掃描信息采集項目,建設東巴古籍文獻與語言文化數據庫、東巴文化影像數據庫、白沙細樂等非遺項目文字、音像數據庫,對遺產要素進行科學監測和數字化保護。 在智慧景區打造方面,科技更是發揮了無限的創新能力。借助“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麗江基本建成麗江古城智慧小鎮和玉龍雪山智慧景區,集成應用25個智慧化平臺,實現AI識景、刷臉入園、智慧酒店、智慧廁所、智慧停車、智慧環保等功能,成功應用5G無人掃地車和巡邏車,建立了誠信評價系統,基本實現線上線下動態監管,被國務院辦公廳作為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 在科技手段加持下,麗江文創產品的研發工作也令人欣喜。通過產、學、研、用合作,麗江打造出麗江古城超級IP“麗江萌蛙”、現代舞蹈劇《麗水金沙》、電視劇《木府風云》;建成國內首個百米動態民俗風情長卷、大型納西族東巴文化VR體驗館;研發琺瑯彩銀器、東巴紙、木雕、納西族服飾等上百款文創產品。 催生文旅產業新業態 麗江玉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納西創世紀VR全景互動”、納西風情數字百米動態圖等項目是“文化+科技+旅游”的成功典范。當地隨著文化科技創新工作的深入開展,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時代特點的文創新產品、新業態不斷萌生。 據了解,納西創世紀VR體驗項目結合了目前世界前沿的虛擬現實技術與機械動感平臺技術,實現360度的視覺、聽覺、體感的多維度臨場體驗,突破傳統視覺體驗的桎梏,讓觀眾深入而真實地進入到千年前納西創世紀虛擬場景中,深刻感受納西東巴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納西風情數字百米動態圖則采用了數字投影、數字融合、人機互動等技術手段,數字圖中人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房屋鱗次櫛比、雞犬相聞,如臨其境。整幅畫卷體現了明朝初期麗江的繁榮昌盛景象。 未來,麗江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還將圍繞麗江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標,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發展體系,探索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科技、生態、旅游、智慧等多元融合創新發展的路徑,努力創建“智慧景區+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自然生態保護利用+文創產品研發”協同發展的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