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常德
快速了解常德:
1.歷史前沿:常德,古稱"武陵",別名"柳城"。
2.地理位置: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云貴門戶",是一座有二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3:常德市行政區劃:2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
4.交通: 1>火車站:常德火車站,澧縣火車站,臨澧火車站,石門火車站,漢壽火車站·······
2> 汽車站:常德汽車總站 ,常德常南汽車總站 ,臨澧汽車站 ,澧縣汽車站,石門汽車站·····
3>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
游在常德
1. 常德詩墻
常德詩墻被稱為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墻,曾獲吉尼斯總部命名"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墻"
薈萃中國當代名家詩詞、書法、美術精品鐫刻于一墻。
是"三山三水"之沅江風光帶的主體景觀,占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
2. 大小河街
大河街經營品牌餐飲、茶樓、客棧、酒吧、古玩字畫和民間手工藝品等。
小河街以民間小吃、特色餐飲、旅游商品為主,大河街經營品牌餐飲、茶樓、客棧、酒吧、古玩字畫和民間手工藝品等。
穿越時空,夢回河街盛況。
河街以五個碼頭為節點,以麻陽會館、鴛鴦走馬樓等標志性建筑為載體,常德特色缽子菜館、本土戲曲劇院、民間技藝表演、民間手工藝工坊、常德特產集小河街以民間小吃、特色餐飲、旅游商品為主。
游走其間,沈從文筆下的常德河街分明又重現在了世人眼前……
3.柳葉湖
常德柳葉湖1994年定為省級旅游度假區,總規劃面積16.93平方公里。柳葉湖東臨洞庭湖,西依武陵山,遠與聞名暇邇的世界奇觀武陵源相呼應,近與人間仙境桃花源、山靈水秀的花巖溪、夾山寺連成一片。
4. 常德歡樂水世界
常德歡樂水世界坐落于有 “中國城市第一湖”之美譽的柳葉湖度假區。
1.交通信息
公交線路:
1、乘坐51路旅游專線:柳葉湖汽車站乘車直達歡樂水世界;
2、東部:乘15路公交至柳葉湖汽車站,換乘旅游專線;
3、中部:乘13路公交至歡樂水世界公交站;
4、西部:乘11路公交至柳葉湖汽車站,換乘旅游專線;
5、德山:乘H1公交至柳葉湖汽車站,換乘旅游專線;
6、鼎城:乘H11公交至柳葉湖汽車站,換乘旅游專線。
5.桃花源
常德桃花源:晉大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跡,歷史上是我國四大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的美譽”。
每年的春天都會舉辦“桃花節”。春天的桃花源桃花遍野,可來這尋找五柳先生詩句中所描繪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意境。
6.花巖溪
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常德城南六十公里處,與桃花源比鄰,距常德市50公里,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1997年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首批"AAA"級景區。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由中心區、五溪湖、龍鳳湖、棲鳳山和仙池山五大景區組成,目前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開發的有18個景點,
先后給花巖溪冠以了"中國白鷺之鄉"、"江南休閑勝地"、"湖南的西湖"、"常德的千島"、"水彩畫的王國"、"紅塵中最后一方凈土"、"真正的世外桃源"等美譽。
7. 常德德國小鎮
中國唯一 一個原汁原味的德國小鎮竟然在常德?。。?br/> 由德國專家團隊以德國漢諾威市設計,監工建造也是德國人,甚至連裝飾材料全部由德國進口,也主要由德國人開店經營,目前不少德國門店已開業,老板和服務生主要是德國人,引進德國漢諾威百貨,德國咖啡店,德國黑啤酒吧,溫德姆酒店,德國廚具,德國飲料,德國嬰幼兒用品等許多專店。
“七”在常德
舌尖上的常德
1.津市牛肉粉
常德津市米粉是全省聞名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早在清光緒年間,常德就生產的米粉又細又長的店坊。
常德米粉之所以倍受青睞,一是過日子,如米粉一樣細水流長。二來米粉食用方便,經濟實惠。把米粉買回去后,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佐料,即可食用,經濟實惠,可口。
2·常德黃金臺的豬腳
長沙有伍姓豬腳,常德有黃金臺豬腳。
鄭記豬腳緣起于上世紀60年代常德城的一個小吃零擔,80年代初期,外婆制作的豬腳成常德城里一大知名地方風味菜品。80年代初期在黃金臺正式開店,鼎盛時期,黃金臺整個一條街,大小排檔都是匡家外婆家的食客。
3·北堤麻辣肉
麻辣肉是常德特產之一,北堤麻辣肉由優質黃豆精制而成。 名字帶個“肉”字,卻是一種豆腐皮制品,有很多牌子的麻辣肉,卻唯獨北堤麻辣肉口感獨特,回味無窮,到常德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嘗嘗,否則枉來常德。哈哈哈
常德小缽子菜
沒有一個地方的人,像湖南常德人一樣,韻味只因為一種特殊的盛裝食品的器皿,缽子而生。
常德的缽子菜來源:
缽子菜產生的歷史,到目前雖還無法考證,但一種飲食文化及其風味特色,是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特產條件和文化傳承的結晶。
陳大妍在長沙聽得最多的就是小缽子甜酒,上毛大(湖南信息學院)才知道居然有常德小缽子菜這玩意~ "小缽子甜酒"本是長沙方言吆喝的一種,原指甜酒裝在陶器皿之中,現成了一種長沙優質甜酒代言。
4·石門肥腸
石門肥腸是石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菜之一,它脫胎于北方溜肥腸,經石門人改進后,帶到了全國各地,石門肥腸以肥腸、辣椒、土豆塊制作的干鍋菜為正宗吃法。
據《石門縣志》記載,“石門肥腸煲”是由土家族青年覃正村發明。覃正村系石門縣所街鄉麻納峪覃家臺村民, 1968年從軍后在營房中當炊事員,學得一手過硬的烹調技術,1974年復原回鄉后務農,后經人介紹,他被招聘到縣供銷部門掌廚,先后在供銷學校、縣供銷社和石門大廈從事炊事工作。他少言寡語,在廚藝上精益求精。他見人們喜食他炒出的北方溜肥腸,就決定采用土家族的傳統方法炒出來燉著吃。經過一段時間研制后,便有了如今獨具一色的“石門肥腸煲”。后來,他為照顧各地食客的口味,又以石門肥腸煲為原本,推出了酸辣腸、脆皮腸、清淡味腸(不放辣椒)等干堝系列。
在韓國陳大妍最愛牛大腸+牛肚+冰鎮啤酒,被韓國朋友笑我是“大叔口味”,然后我就和韓國朋友反駁到大叔喝的是燒酒,但我從不喝,so 我不是 哈哈哈。
5. 常德醬板鴨
醬板鴨風味獨特,鮮香可口,具有香、辣、鮮、爽四大特色,以瘦肉型湖鴨為主料。成為湖南極負盛名的地方名產。
關于醬板鴨品牌:楊矮子,童胖子,金丹 , 武陵 ,柳葉湖。
6.常德桃源擂茶
擂茶,又名三生湯。主要流傳于廣東汕尾市、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漢、盛于明清。
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姜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沖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一碗擂茶下肚,精神抖擻。另外,喝擂茶時還要輔之以"壓桌",也就是伴之一些雜食,如薯片、黃豆、花生、洋姜、刀豆、糯米粑粑……
一個飽嗝出肚,享受。 哈哈哈
7.常德小缽子菜
常德小缽子菜和其他菜肴一樣,講究炊食合一。小缽子菜的主料、輔料、調料配好,放入小缽子里煮,邊煮邊吃,香味濃郁,肥而不膩,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