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宠》作者:时衿,一个色的导航,视频免费视频,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

度假趣

掃一掃關注

“穿在身上的歷史”——貴州畢節苗族服飾見證幸福生活

   2022-06-09 508

   苗族服飾被譽為“穿在身上的歷史”,記錄著苗族群眾生活的變遷。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雄垮村,蠟染和刺繡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如今依然在苗家人的生活中廣泛使用,除用于傳統式樣的上衣、長裙、圍裙外,還用在床單、門簾上。

  雄垮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是貴州省命名的第五批“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今年50多歲的熊付琴是雄垮村蠟染和刺繡的能手,從十多歲就開始跟著母親學習技藝,她作畫不用尺、不打底,一氣呵成,所畫圖案線條分明、協調自然、形態活潑。“就跟寫字一樣,熟悉了自己想怎么畫都可以,不用打草稿,衣服上的各色花紋都是千針萬線挑出來的。”

  熊付琴說,制作一件女式苗族服飾有著復雜的工序,從麻樹削皮、制作麻線、織造麻布到完成一件服飾成品,費時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先織好布后,便用蠟刀在布上畫圖案,再以植物染料染色,煮了晾干,然后在布上繡花,再一針一線縫在一起。”

  苗繡是中國苗族婦女在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多采用幾何紋樣,花紋布置嚴密,色彩對比強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這塊繡片100多年了,這條圍裙已經80多年了,都是我結婚時娘家的祖輩們送給我的。”在雄垮村村民楊秀英的家中,多件精美的圍裙、繡片平時都鎖在柜子里珍藏著,不輕易示人。這些帶著濃郁民族風情的苗族服飾,悄然記錄著苗族群眾生活的變遷。

  “織布和刺繡技能都是嬸嬸教我的,年輕時點著煤油燈做手工,現在通電、通水、通水泥路,房子建得更好了,生活也更好了。”楊秀英說,每一塊保留下來的繡片,都承載著一段特別的記憶,她會把這些繡片保存好,當做現在幸福生活的見證。“現在忙完農活,我閑下來時還會織布、做一些針線活。”

  一棟棟錯落有致的磚房、寨子里沿路安置的太陽能路燈、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廣場、越來越多的小轎車……在雄垮村,村民們的生活如今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蠟染和刺繡過去是生活必需品,現在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過去繡的是艱苦日子,現在繡的是幸福生活。”雄垮村的苗族村民們坦言,與機器制作的服飾相比,全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飾在重要節日及年輕人結婚時更受歡迎。

  熊付琴說,她還曾到省會貴陽參加了錦繡計劃的培訓,與貴州省其他縣區的婦女同場交流技藝,增長見識。現在,熊付琴會利用閑暇時間向村里的年輕婦女傳授蠟染和刺繡技藝。“我會把手藝傳給村里的年輕人,將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據了解,貴州推出的錦繡計劃帶動了廣大農村婦女直接或間接地從事刺繡、蠟染、民族服飾等生產,將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實現創業就業。錦繡計劃自2013年實施以來,累計培訓繡娘、染娘、織女20余萬人次,帶動50多萬名婦女實現居家就業增收。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相關旅游攻略
推薦旅游攻略
點擊排行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仁化县| 通许县| 昂仁县| 西乌| 南昌县| 丰台区| 藁城市| 甘孜| 昌吉市| 新乡市| 保亭| 隆子县| 顺义区| 永康市| 剑河县| 大宁县| 泗水县| 宣威市| 阳山县| 广汉市| 华池县| 永川市| 璧山县| 南澳县| 怀柔区| 裕民县| 龙井市| 邵阳市| 象山县| 洮南市| 大渡口区| 安溪县| 廊坊市| 荥经县| 抚顺市| 白水县| 渑池县| 木兰县| 广汉市|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