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縣建設局堅持“微改造、精提升、民族味”原則,重點聚焦“三個最”,打造更具魅力的民族風情特色園。
一是聚焦“最美麗”。深入開展美麗城鎮建設以及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推進歷史肌理、民族風味和城市業態的有機融合。今年景寧畬族自治縣計劃創成縣域樣板區兩個,分別為環敕木山縣域風貌樣板區、畬鄉之窗縣域風貌樣板區,估算投資3000萬元。計劃創成省級樣板鄉鎮(街道)3個、一般鄉鎮2個,計劃完成投資7300萬元,加快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
二是聚焦“最風情”。以全國文明縣城和省5A級景區城創建為抓手,切實把民族元素融入到城市有機更新中。今年我局涉及景區城創建項目有三個:一是開展景區城(度假區)標識系統提升。重點圍繞縣域旅游交通、街區、景區等導視牌,指引、警示、景物介紹等標識牌進行提升改造,整合多牌多桿,進一步規范民族標識圖案,預計投入資金1500萬元。二是開展城市家具提升改造。內容包括景寧畬族自治縣文化公園座椅修繕、打造2個鮮花口袋公園(永晉鮮花口袋公園、景融鮮花口袋公園)、改造7個公交站臺以及新建5座成品垃圾房、提升改造33座城區垃圾收集房等,估算投資695萬元。三是開展鶴溪路綠化帶改造。計劃對景寧畬族自治縣永安橋至晉仙橋段濱水景觀帶進行“微改造、精提升”,通過打造景觀節點小品,優化縣域風貌,估算投資420萬元。
三是聚焦“最宜居”。積極開展城市體檢行動,加快推進未來社區建設,拔高標準創造全民高品質生活空間。一是有序推進城區邊界擴展。積極謀劃鳳凰隧道、千山橋、馬嶺頭隧道提升、鶴溪至大均通道、城南至澄照第二通道等重點民生工程,更大力度提升縣域能級,打開城市發展新空間。加快實施敕木山路、茶山路和環城東路延伸工程,力爭在7月底前建成千熙橋、12月底前完成菖蒲路網,逐步打開景寧城市發展新空間。二是大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開工建設總投資浮丘未來社區,敕木山路(黨校段和山哈宮段)、環城東路延伸、副城(澄照)鄰里中心建設等續建項目,加快團結、澄怡、烏弄灣等安置小區建設,加快建成包鳳示范小區等。三是強力推進“城市體檢”。計劃對景寧畬族自治縣13座市政橋梁、2座隧道,8個公園,36個公廁等主要的公共設施及城區所有道路、綠化帶進行全面排查,精準查找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短板與不足,同時,加快推進景區城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老余山至天空之城道路及管網工程、澄照供水廠提升改造工程、馬嶺頭隧道提升工程等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努力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