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宠》作者:时衿,一个色的导航,视频免费视频,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

度假趣

掃一掃關注

陽朔興坪楊堤大圩桂林 漓江三日全程徒步詳細攻略

   2022-11-02 2509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里的水都是指漓江。漓江起點為桂江源頭越城嶺貓兒山,終點為平樂三江口,全長164公里。從桂林到陽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深潭險灘流泉飛瀑,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曾經爬老寨山俯瞰漓江婀娜的身姿,曾經竹筏順流而下看遍兩岸青山,曾經在象鼻山腳下的漓江泡腳,曾經獨自徒步陽朔十里畫廊,曾經逛過陽朔西街吃過啤酒魚,曾經在興坪坐船尋找九馬畫山,曾經在月亮山看歪果仁攀巖。但我覺得自己從未真正了解過她,如今我用雙腳從桂林徒步到陽朔,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丈量和感受漓江。

這是一次不確定性比較高的徒步,出行前很多情況是不確定的。徒步路線是否還能走通?途中要進行六七次擺渡過江,那些渡口還在不在?路上會遇到哪些人和事情?一切都充滿了未知,未知帶來挑戰和樂趣。如今我走完這條路,收獲良多特此分享。

路線總體情況

絕大部分路線是清晰適合戶外徒步的,尤其草坪鄉到大圩,絕大部分都是竹林陰涼的綠道。但也有比較坑爹的,比如為了讓游客坐竹筏游船,萬家洲渡口人為被封,就算“偷渡過去”,對面道路荒草叢生甚至有樹障攔路。至于林間草叢小路江灘亂石路,對于戶外徒步來說都不算難行。下面就是我走過的一些路,具體每個路段的情況下面會詳細說明。

各個路段風景指數

從山水風景角度而言,從興坪到桂林是逐步下降的。興坪到楊堤段絕對是漓江精華所在,這也是漓江游船的經典線路。楊堤到冠巖,風景略遜一籌,而且同樣因為經理利益的原因,不能直接從上桃源擺渡到冠巖,還要翻山越嶺。船渡頭到大圩沒什么峰林,大圩古鎮本身值得逛逛,大圩到桂林風景一般,而且很長一段線路是沿著馬路的。

老寨山和相公山

漓江徒步路線上,還有兩座山值得關注:老寨山和相公山,都可以俯瞰漓江在峰林蜿蜒,絕對是出攝影大片的地方。老寨山不收門票但路況稍差些,就在興坪碼頭旁邊,相公山是收門票景區,臺階路很好走,觀景臺有五層。需要離開徒步路線,單獨前往再返回江邊徒步路線。

兩段坐船的經歷

漓江沿岸有很多村落,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竹筏。其實不存在走不通的問題,真的徒步和擺渡都解決的時候,或者為了趕時間或省力氣,可以找到給人家幫忙用船直接送到下一個可以徒步的點,還可以順便體驗船游漓江的美好。我途中坐船兩次,從草坪到船渡頭和從龍門村到拓木村。

親切友善的漓江人

途中遇到的漓江人都很友善很親切,問路的時候,幾個人爭著告訴你,就恨不得親自帶你過去了。坐船要的價格也比較實在,在冠巖風景區門口,吃米粉同樣是10塊錢,還免費給加量,吃完飯我想休息,她們還搬出自己家用的躺椅,在桂林城郊的河段,來玩水摸螺的當地人,得知我想淌水還主動告訴我淺灘的位置。遇到釣魚摸螺網魚的,交談起來都非常親切。

漓江和漓江人

漓江水滋潤了這片土地和人們。清晨的時候他們會開動竹筏去撒網,傍晚幾個男男女女騎著摩托車去礁石灘摸螺,兩位老伙計一起站在江里釣魚,周末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江邊燒烤游泳抓魚。江水清澈到可以看到鵝卵石河床,水草在江水中優雅地擺動身體,小魚小蝦田螺在這條江生活,我還親眼看到自己驚飛的野禽。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徒步行程安排

D1:深圳-陽朔高鐵站-興坪古鎮-二十元背景-黃布倒影-九馬畫山-畫山渡口(擺渡)-冷水渡口-相公山-老村頭-下江風光-全家洲-浪石-楊堤對岸(擺渡)-楊堤
D2:楊堤-鳳凰學校-灘東步道-下桃源-上桃源(擺渡)-浪洲(翻山)-冠巖-綠道-劉家埠(坐船)-船渡頭-潛經村-竹林-碧巖閣-竹江碼頭-省里村-大圩古鎮
D3:大圩古鎮-綠道-113縣道-桂林繞城高速-小龍門-大龍門(坐船)-湖子巖-拓木村-龍門大橋-鐵路橋-造船廠-凈瓶山大橋。

歡迎關注我旅行公眾號“游俠看世界”。我是飄渺游俠,熱愛獨自旅行和戶外徒步,足跡遍布二十多個國家,國內去過大部分熱門旅行目的地,基于親身經歷撰寫了幾百篇游記,提供靠譜的出行參考,或許里面就有你想去的地方。

如何抵達和返程

感恩國家的高鐵建設,現在去桂林和陽朔都非常方便。陽朔高鐵站距離興坪古鎮只有10公里,距離陽朔縣城28公里;陽朔高鐵站有直達班車前往興坪和陽朔縣城,大概15-20分鐘一班。桂林有桂林/桂林西/桂林北3個地鐵站,通往全國各地的班次非常多,市區內有多個公交可以前往高鐵站,如果趕時間打車的費用通常也不會超過50元。

沿江而下還是逆流而上

從桂林徒步到陽朔,好處是風景會越來越美,尤其第三天的楊堤到興坪,更是漓江的精華所在。壞處在于如果你的體力或者時間不足以走完,可能最美的反倒沒有看到;另外從其他人攻略來看,抵達楊堤后會被景區收取門票,只能坐船從楊堤到九馬畫山或者興坪。從陽朔徒步到桂林,好處是確保你不會錯過最精華的路段,而且我這樣走確實沒有被收門票,而且桂林的高鐵班車比陽朔選擇多,可以留出更多徒步的時間,主要壞處就是風景的體驗是逐漸下降的,最后一天大圩古鎮到桂林,基本沒有太多風景。

抵達徒步起點

從陽朔(或興坪)徒步到桂林,大概有70-80公里,還要考慮到坐高鐵的路上時間,3天時間其實是非常緊張的。我是早晨6點就起床,打車去高鐵站,趕上7點20分的首班高鐵,途中在高鐵上補覺。高鐵進入廣西境內,尤其是從賀州到陽朔段,路邊就可以看到峰林村落和稻田,在高鐵上也可以拍到很美的風景。10點鐘抵達陽朔站,出站左轉就是班車售票處,下臺階就是乘車處,10塊錢車票15分鐘就從高鐵站到興坪車站。從前人攻略來看,陽朔到興坪段沒什么風景,而且高鐵站距離興坪更近,所以就放棄了陽朔到興坪這段路線,直接做班車去興坪古鎮開始徒步。

興坪老街-二十元背景-黃布倒影

興坪車站出來左轉就是興坪老街,里面有很多餐廳店鋪,因為主要目的是徒步,也沒有太留意老街。可能是暑假剛過的緣故,老街上也沒什么游客。即將抵達興坪碼頭的時候,右拐從老街出來到馬路上。沿著馬路走十幾分鐘到江邊,有很多地方可以下去到江邊。左眺可以看到碼頭邊的老寨山,爬到山頂可以俯瞰漓江拐彎,右望就是二十元人民幣背景圖的風景。

興坪游船碼頭到漁村游碼頭,這段路車多人多比較亂,行人自行車摩托車電瓶車汽車,走過漁村游碼頭后,人和車就都比較少了。這段路遠離江邊沒什么風景,而且正好趕上中午暴曬時分,徒步非常辛苦。黃布倒影的入口不是很明顯,只是在路邊有個標志,本來都走過去了,退回來問路邊打牌的人,才拐進去走了150米就抵達江邊了。

黃布倒影,是說這段江流清澈碧綠透底,從水面上可以看到江底米黃色的大石板,恰似一匹黃布平鋪在河床之上,但實際上不斷有游船經過,所以也壓根也沒看到什么黃色巨石。反倒是發現江邊有條石板路,不知道能否走得通,嘗試著往前走著看。

黃布倒影-九馬畫山-畫山渡口

竹林在石板路上投下樹蔭,多少減輕了暴曬和酷熱,對岸群峰林立江中倒影婆娑,江上有老翁撐著竹筏撒網,不知道今天收獲幾許。拐過彎前面有客棧的指示牌,于是沿著路走進村落,尋到客棧跟老板問路,他告訴我石板路一直可以到畫山碼頭,在哪里可以擺渡到對岸,然后可以去相公山。

詢問路徑后心里踏實很多,悠閑地沿著石板路往前走,江上不時有游船經過,偶爾有游客看到我,隔著很遠也能感受到詫異的眼光,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漓江是可以徒步的。游船上的導游正在講解九馬畫山,我隔著江看了許久,試圖找出峭壁上的九匹馬。旁邊有座絕世而孤立的山峰,山頂的觀景臺都清晰可見,那就是著名的相公山了。抵達畫山碼頭后,擺渡到對岸的冷水渡口,船票是10塊錢,直接交給開船的師傅即可。

相公山

我抵達畫山碼頭就有人來招攬生意去相公山,最后跟船上大嫂達成交易,她電話喊來她老公,用摩托車帶我去相公山,單程8公里往返50元錢。欣賞漓江山水最佳的角度,其實不是江邊,也不是船上,而是江邊的山頂。興坪到楊堤最著名的兩個觀景點就是老寨山和相公山。

老寨山此前曾經爬過,位置就在興坪碼頭旁邊,是一位日本老人修的登山路,不收門票但入口比較難找,爬山的路徑稍微難走些,但是只要你爬到山頂,就可以看到漓江180度的大拐彎。相公山則是收門票的景區,大部分游客是從陽朔縣城坐車或開車走山路過來,從畫山渡口過去的人比較少。

相公山山上的臺階修的很好,但仍然很陡峭,爬得快十幾分鐘就到山頂了,快到山頂處還有洗手間和水龍頭,洗洗臉清爽了很多。相公山旅游旺季人很多,很多攝影師都是早晚來拍攝漓江峰林日出日落大片,那時候真是一位難求,所以修建了五層觀景臺。

我去的時候正值中午,從攝影角度來說光線太強,而且剛剛過了暑假,山頂只有零零散散幾個人。直接登上最高的觀景臺,站在最佳的攝影位,眼前群峰林立,漓江S型蜿蜒穿山而過,山腳下村落稻田,絕美的中國山水畫,就在當下就在眼前。

在觀景臺遇到了攜老帶幼旅行的中年大哥,還有來自荷蘭的老年夫婦,以及帶父母旅行的河南妹子,跟他們講我要從陽朔徒步到桂林,給他們拍跟漓江的合影,跟他們談談徒步和健康。

老村頭-下龍風光-全家州

從相公山回來,繼續往前徒步是不用返回冷水渡口的,摩托大叔直接在老村頭路口把我放下,沿著村路過橋穿過村子來到江邊,往下游看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往上走就是下龍風光。這段路出了村子就有點荒,可能是走的人比較少,路邊野草已經蓋住了路徑,但還依稀可見。

但走著走著,路突然就斷了,看樣子是下雨導致泥石流把路沖斷了,形成了寬4-5米深2米左右的溝,看溝邊緣有些踩踏的痕跡,想來路已經斷了很久,曾經也有徒步者從這里經過。我嘗試從上方繞過去,但是并沒有找到路,于是只能轉過身抓住旁邊的草,慢慢把自己滑到溝底,直接跳下去很容易崴腳,再到對面沿著前人的落腳點爬上去。

心里很忐忑后面的路況,不知不覺加快了腳步,幸好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斷路。這條路真的好久沒有人走了,路上驚飛了好幾只野禽,有好幾個地方視野開闊或者可以下到江邊,風景就格外秀麗,真的不是坐船所能體驗到的。一路有驚無險,來到全家洲,更有趣的經歷還在等著我。

全家洲“偷渡”

抵達全家洲村邊時,江邊有幾個竹筏,對面是秀麗的峰林,拍拍照片真的很好看。但是此時我的水已經喝光,江邊房子緊鎖喊了半天沒人,繼續往前走一段,才看到有人在噴藥,趕緊走過去買水和問路。旁邊人家賣給我兩瓶礦泉水,告知我萬家洲渡口已經被封了好久了,因為游船公司為了讓游客去做他們的游船,所以把這條渡口封了,這樣人們無法徒步想看風景就只能坐船了。這個情況跟攻略是符合的,解決方案就是坐車繞圈20多公里,走山路去楊堤。這戶人家汽車要價150元錢,我砍價到100塊,留下他的電話,還是打算去渡口看看。

走進全家洲村子,就有阿婆跟著我介紹坐摩托車去楊堤要價80元,但我還是固執想嘗試走通這條徒步路線碼頭停靠著很多竹筏,但問了幾個人都不肯擺渡,因為游船公司抓到會扣他們的船,他們不想冒這個風險。在碼頭等了半個小時,都沒有找到過江的辦法。此時已經是四點多了,太陽已經慢慢偏西了。
難道就真的只能繞路過去?

我只能說上天眷顧有志者,有位老大爺來碼頭收拾東西,我抱著最后的希望跟他商量,他沉默了一會才答應下來,但是要收取40元錢擺渡費,我毫不猶疑答應了下來。我躲在樹后面,等他把船準備好,看江面上下游都沒有游船,跟偷渡似的跑上船,轉瞬就到了對岸。

走錯路爬錯山

由于渡江比較慌亂,對路徑沒有問的很仔細,過江后沿著石頭路往上走,想著繞過這座山再回到江邊,結果越走越高,好像走到了山里面,此時我已經爬到很高處,全家洲和漓江都在腳下了。感覺很不對勁,就給老伯打電話,他連忙說走錯了走錯了,是貼著江岸山壁走過去的。

重新下山快回到江邊時,才發現有條小路是貼著江邊山壁的,因為太久太久沒人走,所以完全被荒草覆蓋,剛剛上岸又有點慌亂,結果就沒看到小路。用登山杖撥打著荒草往前走,主要是想打草驚蛇,慢慢爬升到到山壁的高處,然后再下坡就快到江邊了。結果在某個小石橋上,被人為堆了很多樹枝,明顯就是故意想阻斷徒步的路線。從旁邊繞或者搬開樹枝是不可能的,趴下來鉆進樹枝底下匍匐前進幾米,然后找了空隙站起來再爬過去,總算突破了最后一道難關。我真的真的太難了。

往前走到江邊就看到明顯的徒步道路,還有浪石和全家洲擺渡的指示牌,明顯是此前有完善的擺渡和徒步路線,就因為利益遭到蓄意的破壞,讓很多人都沒辦法體驗如此美好的徒步路線,此時翻山越嶺加上早起休息不好,疲憊達到了極限,坐下來喘息了很久繼續上路,好在后面已經沒有阻礙了。

浪石擺渡-夜宿楊堤

抵達浪石村已經快要天黑了,村里的小賣部都關門了,有戶人家開著門,客廳里媽媽正在教孩子做作業,說明來意后讓我在飲水機灌滿水。抵達楊堤對岸的碼頭已經將近七點半,碼頭上的擺渡據說五點鐘準時下班了。好巧遇到楊堤鄉政府人員下鄉辦事回來,正好蹭他的公務船過江,如果在遲一會他可能就過江走了,我可能真的沒辦法過江,真的是感恩自己有這么好的運氣。

穿過楊堤的牌坊,大街上空空蕩蕩的,跟那位下鄉的工作人員告別,找了家靠街的民宿,雙人間80元錢。洗了熱水澡躺在床上喘息了會,爬起來去牌坊旁邊的大自然農莊,點了一份鮮筍回鍋肉吃了兩碗米飯。買了幾瓶路上要喝的水,回酒店甜甜地睡了一覺。

楊堤-鳳凰中學-下桃源-上桃源

清晨起來吃了碗米粉就上路,店家推薦我走公路,但我還是堅持盡量走江邊。在碼頭拍了幾張照片。就沿著路往上游,記得千萬不要過橋,那樣會走到江心島上,根本無法走通。走到即將過橋的時候,沿著左側草地往上走,在某個屋子后面爬上坡,林子里有隱蔽的土路,穿過竹林和農田,最終土路跟公路匯合,位置就在鳳凰中學附近。

隨后基本都是沿著公路走,路上問過幾個人,都是說沿著公路走到盡頭,就是上桃源的渡口。其實下桃源那里應該是有小路的,但是路況比較復雜,建議還是保守點走公路吧。途中有一段叫做灘東步道,此處地勢較高,可以俯拍漓江和峰林。

上桃源-浪洲-翻山-冠巖

在上桃源渡口等船,又是叫喊又是揮手的,對岸擺渡的船老大揮揮手表示知道了,但是沒有開過來的意思,直到渡口又來了一些當地過江的村民,渡船才慢悠悠地擺渡過來。同船老伯告訴我,原本這里也有渡船可以直接到冠巖渡口,也是因為游船公司利益的緣故,現在只能到對岸的浪洲,要想去冠巖還要翻過一座山。

擺渡到對岸后,是有個面包車30元去冠巖的,但想著自己是來徒步的,盡量還是不坐車。一路走過去,風景其實還是不錯的,近處綠油油的農田,遠處層巒疊嶂的峰林。只是爬坡真的蠻辛苦,雖然只有一座山,但是盤山路兜兜轉轉了七八圈,汗水留下來摔八瓣,途中還遇到從桂林騎行去陽朔的自行車隊,總算是翻過了這座山。

下山處是個村落,不知道是不是草坪回民鄉的一部分,村子里溝邊清水流淌,村民就用山水洗菜。問他們怎么到江邊,給我指了條小路,然后我就走進了冠巖風景區。對于景區內的溶洞不感興趣,而且也沒時間去逛,沿著江邊走出景區,找了家餐廳繼續吃桂林米粉。老板娘真心好人,不僅免費給我加量,吃完后看我很累,還搬出躺椅給我休息,就差招我做上門女婿了。

冠巖-草坪鄉-劉家埠-渡船頭

從冠巖風景區沿著馬路走出來,在停車場那里路分為兩條。詢問的人都說要走大路,但是暴曬又無聊。毅然決然地選擇走江邊綠道,按照攻略應該在綠道盡頭,擺渡到對面的明村,然后再沿著江邊走一段,再擺渡回這邊的渡船頭。

這條綠道不僅風景好,而且竹林掩映綠蔭灑地,走起來特別舒服。路旁一邊是江水,另一邊是果園,都能看到柚子掛滿枝頭,也能看到竹林里冒尖的竹筍。

說來也都是緣分,經過這條路上唯一的村落劉家埠,剛好碰到為小姐姐溜娃,難得碰到人趕緊過去搭訕,說明自己想擺渡然后徒步到大圩古鎮。她說渡口不太確定是否有船,她帶我找她爸爸,談妥60元錢直接送到渡船頭,避免了兩次擺渡的等待和不確定性,也順便坐船體驗下漓江。

渡船頭-潛經村-竹林-碧巖閣-竹江碼頭-大圩古鎮

從草坪回族鄉到大圩,都是非常舒服的竹林綠道。在渡船頭上岸后,就沿著江邊竹林行走,里面還有石凳石桌可以休息,還有不少介紹竹文化的典故和詩句。很快就會路過潛經村,當時中原回族兄弟避難帶著《古蘭經》逃到這里,跟這里的當地人結婚,逐漸形成了這個回族村落,有興趣的可以繞過去看看。

繼續往前走綠道基本都沿著江邊,偶爾要避開河灣或者碼頭,會走到上面的公路,但是很快就又回到江邊。這一路峰林慢慢變少了,有當地人開著摩托車到有礁石的江灣摸螺,還有兩位老者站在淺灘處釣魚。漓江不僅僅給兩岸人民提供了交通和食物,也給他們帶來很多樂趣。

繼續沿著綠道走向大圩古鎮,但是綠道在即將抵達古鎮的時候,被漓江的分叉阻斷了。后來問當地人才知道,原本修建綠道的時候,確實有座橋可以直接到古鎮的,但是前幾年發洪水沖垮了河水看起來也不是很深,但是徒步消耗了太多體力,而且附近沒有人,加上水下情況不明,想想還是按照地圖繞路進了古鎮。

古鎮靠近江邊,里面住宿客棧很少,在古鎮外面靠近馬路有很多家。在碼頭附近找了家名字叫做“古江情”的客棧,洗澡休息后到老板娘推薦的漁家飄香餐廳吃完飯,吃光了兩斤的啤酒魚和三碗米飯,餓著爬進來撐著爬出去,夜晚江面上明月高懸天空寒星點綴兩邊,古鎮很安靜很安靜。

大圩古鎮

大圩古鎮距今大概有兩千年了,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在沒有公路鐵路的年代,大圩古鎮靠近桂林位于漓江拐彎之處,是商賈云集貿易往來之地,以前有很多商鋪會館。孫中山先生乘船前往桂林組建北伐軍時,還在此處登岸發表演講,登岸處現在還矗立著孫先生的雕像,演講的地方就在大圩古鎮中心的博物館里。

現在古鎮不收門票,跟江岸隔著一排房子的那條街,匯聚了古鎮大部分明清老建筑。店鋪里有賣桂林雞血石的,有賣各種古董老物件的,也有賣各種口味的辣醬。

繼續沿著街道走下去,還有建于明代的萬壽橋,橋面的石頭磨得溜光,石頭縫隙里張出了荒草,四個石雕獅子默默看著江水流逝了幾百年。

這條街上有家廣昌布行,3塊錢就可以參觀,里面收集了古時的桌椅,雕刻精美的石盆,還有木瓦當木質門窗,經典的天井和古宅主人的老照片。

大圩古鎮仍舊保留了很多明清老建筑,雖然看起來有些破落但都是真實的老建筑,而不是后來翻新仿古的偽建筑。游客中心附近有棟很宏大的建筑,應該是很多建筑的集合體,包括當鋪銀行商鋪行會關帝廟和大圩古鎮博物館。

博物館門票10元錢,人多可以砍價到5元,展出的是以前留下來的楹聯和匾額,里面還有孫中山先生親筆手書的天下為公,但其實里面還有很多舊時候的物件和圖書,拐過幾個陰暗的走廊,還可以找到被遺忘的關帝廟。

大圩古鎮對面江心有座島叫做毛洲島,從碼頭坐船過去7塊錢返程不收票,上面主要是農家樂和蔬菜水果種植園,可以來這里吃農家飯采摘點蔬菜和水果,可惜我并沒有時間過去游覽了。毛洲島還是挺大的,如果真的要上去逛逛,可能需要半天時間。

大圩古鎮-綠道-港建大橋

感恩國家的城市建設,從大圩古鎮到桂林依然是有綠道的,從大圩古鎮東西向主街往東走,從一個不知何年何月的拱橋下穿過去,就可以繞到綠道上面。原以為綠道會沿著江邊,結果她很不爭氣,很快就跟公路匯合了,此后很長一段都是沿著馬路邊,看這意思是不打算跟漓江匯合了。

網上攻略是提到沿著桂竹路走,但實際上桂竹路也不沿著江邊,而且現在大圩古鎮旁的江邊正在施工,再往上游還有個名叫山水里的別墅項目,據古鎮的人說是很難走得通。穿過桂林繞城高速后,覺得再這樣沿著公路走下去沒意義,在路邊小賣店買水問路,在綠道和桂竹路匯合成桂磨大道的地方,拐上村路往小龍門和大龍門方向走。

小龍門-大龍門-拓木村

在小龍門村遇到一群村民打牌,問路后沿著田間小路走到大龍門。按照前人的攻略在大龍門或者上游的休閑農莊,就要擺渡到對岸的拓木村,在大龍門總算又見到漓江,還偶遇了游泳的父子倆。陸續問了幾個村民,都說現在沒人擺渡,渡口早已經廢棄了。如果繼續走到休閑農莊,如果沒有擺渡的竹筏,而且也沒有路能沿著江走,我只能拐回公路繼續走綠道。

然后就是我的主角光環再次爆發,在即將走出大龍門村時,我遇到在江邊臺階上抽煙的幾位老漢,其中有位跟我說可以50元錢用竹筏送我到拓木村。于是他帶著我走下臺階,繞過戲水的孩子們,解開纜繩坐上竹筏,我就這樣第二次“被迫”船游漓江了。

這段江面靠近桂林,反倒沒有什么游船,一葉扁舟蕩漾于漓江山水中,途中驚飛很多白鷺,在湖子巖附近淺灘,還可以清晰看到江底卵石和飄動的水草。

一路上都沒有看到擺渡或者游船,江東岸除了幾家農家樂也不見什么人家和建筑。抵達拓木村后到村里換錢付船費,給撐船師傅買了瓶水,畢竟人與人相見都是緣分,他說自己也十幾年沒來拓木村了,覺得拓木村變化也很大,房屋和道路都變成新的了。

拓木村登岸的地方,回頭往下游方向,可以拍到很美的峰林群山和漓江,附近江邊有很大的江灘地和水坑,幾頭老牛在水坑里戲水避暑,但我還要頂著酷熱暴曬繼續往桂林出發。

拓木村-龍門大橋-淺灘戲水

拓木村出來沿江是縣道,江水在這里流動的很平緩,有好幾處淺灘的地方,都有大人帶著孩子在玩水,看著好生羨慕。后來終于禁不住誘惑,某個淺灘的地方脫了鞋襪,把腳泡在漓江清涼的水里,鵝卵石硌著腳微微有點疼,站在江水里看逝者如斯夫。水草輕柔地打著我的腳,小魚偷偷啄著我的腳后跟,彎下腰來伸手在卵石縫里,就可以摸到大大小小的石螺。

有一家人來江邊游玩,兩個父親帶著兩個男孩子,趟著水向江心走去,把衣褲裝在袋子里舉在頭頂,一個大人牽著一個孩子,順流連走帶飄的沖到江心的一塊淺灘上,期間孩子的鞋子被沖走了,另一位大人跳到水里撿了回來,大人孩子都大笑不已。母親帶著較小的女娃,就在江邊淺水里玩水。

他們住在桂林城郊,也是偶爾才來江邊玩耍一回,孩子們都特別期盼,現在孩子距離大自然越來越遠,跟手機電腦走得越來越近,這樣親近自然的機會實在是難得,也會永遠留在他們幼小的記憶里。

離開戲水的淺灘繼續向前,縣道離開了江岸兜了一圈,詢問某個路過的騎摩托車的小哥,他說前面有土路到江邊,江邊有青石堤壩可以走,再離江邊遠點的樹林里也有陰涼小路。按照他的指點來到江邊,剛好遇到一家人在燒烤,有魚有肉還有玉米,吃點燒烤再跳下水游泳,江畔度假也是其樂融融。

這段路江邊有青石板的堤壩,沿著江一直通向遠方的市區。江水里水草快樂地跳著舞,偶爾有幾個人站在江里摸螺和網魚,繼續走到鐵路橋附近,才遇到三三兩兩的垂釣者。跟他們攀談漓江里有那些魚,他們說最常見的鯉魚鯽魚草魚,也有桂魚、黃鱔骨、青魚等等,只是近年來電魚和下地籠,導致漓江的魚兒少了很多。

漓江上的鐵路橋可能是廢棄的,沒見到有什么火車通過,倒是有不少人在附近釣魚。隨后江邊路就變得模糊隨意,只是在江邊草地和卵石堆里穿行,依稀看到有人走過的痕跡,最后抵達修船廠就算結束了,或者繞過去也可以繼續走到凈瓶山大橋。

徒步漓江的感受

正如前文所說,我并不是第一接觸漓江,桂林陽朔此前都曾經去過,包括爬老寨山俯瞰漓江,也包括坐船游覽漓江。這次從興坪沿著漓江徒步到桂林,收獲的不僅僅是沿途的風景,經過的更多是非景區的村落和城鎮。我看到了旅游經濟和城市發展給漓江帶來的改變,也看到了漓江人的淳樸和熱情,還有他們跟漓江相處的方式和濃厚的感情。烈日炎炎路徑不明,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但是沒有哪一步路是白走的。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相關旅游攻略
推薦旅游攻略
點擊排行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韶关市| 临泉县| 包头市| 项城市| 禹城市| 通州区| 措美县| 鄯善县| 微山县| 深圳市| 武夷山市| 渭南市| 南召县| 池州市| 乌拉特中旗| 广东省| 沧州市| 敦化市| 方山县| 黄骅市| 东丽区| 阳信县| 郴州市| 米易县| 勃利县| 武平县| 阳高县| 肇庆市| 宁南县| 道孚县| 山丹县| 远安县| 陆丰市| 霍城县| 梁平县| 来宾市| 宁明县| 望都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