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在先
2020年國慶節有了四天假期。疫情陰霾散去,出游正當此時。黃金周年年堵堵,假期我去何方?時間短,難走遠。熱門地,早躲避。斟酌再三之后,決定北上內蒙 赤峰 。
先睹為快
山路秋色重
沙海綠洲存
黃沙伊人立
絕頂小乾坤
駝鈴叮咚響
黃葉亦銷魂
玉帶林中掛
夏去了無痕
驅車入林海
斑斕日色曛
行程概覽
day1——早起沿大廣高速 赤峰 方向出發,上午游覽道須溝景區,晚 翁牛特旗 住宿,行程420公里;
day2——上午游覽玉龍 沙湖 景區,下午行走熱阿線,游覽黃崗梁景點,晚住石陣附近,行程330公里;
day3——上午來到阿斯哈圖石陣,遭遇風雪景區關閉,游覽達達線,經樺木溝、五道溝返回,行程530公里。
下面是手繪行程圖,可看景點分布與自駕路線。
赤峰行攝——
野趣清幽道須溝
30日上午,我和老婆驅車出發,踏上愉快的旅途。
導航—— 終點: 赤峰 道須溝景區;路線:G45大廣高速+505鄉道;里程:195公里。
在大廣高速上行駛了三個多小時以后,按著導航的指引,我們走上一條破敗的鄉道。這條鄉道裂痕與坑洼遍布,施工路段很多,開起車來著實辛苦。好在這里極為僻遠,游客稀少,路邊景色清奇。我們邊走邊玩,心情還是挺好的。
沿著坑坑洼洼的 盤山 路來到一個山口。這里地勢開闊,層林盡染,賞心悅目。
停車欣賞,路彎彎,葉黃黃,人跡罕至,鳥雀聲聲。
絢爛的秋色鋪滿山梁,晴空澄碧,清涼好個秋。
將近中午來到景區。
景點簡介——
道須溝:全稱黑里河道須溝旅游景區,位于 內蒙古 赤峰 市 寧城 縣黑里河國家自然保護區西南角的實驗區內,地處 內蒙古 寧城 縣、 河北 省 承德 縣、 隆化 縣兩省三縣交界地帶。道須溝旅游景區為典型的溝谷地形,海拔處于1050-1700米之間。4A級景區,門票每人35元。
得名傳說:距今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在 木蘭圍場 舉行“ 木蘭 秋狝”時,偶到此地游玩,被此溝的自然美景所迷,極有興致地游覽了此溝全景。恰遇天降大雨,雨后乾隆面對西南巍巍燕山,心潮澎湃。回頭望見山上萬條小溪順山而下,好像萬條銀蛇在山中飛舞,五彩斑斕的彩虹從天上直插谷底,吟出“水道如須,彩虹落澗”的詞句。當地人以乾隆“水道如須”的詞句將此溝定名道須溝。
檢票進入景區,門口廣場是觀光車停車場。這小火車單程每人10元,坐一坐還挺有意思。景區公路沿山谷蜿蜒而上,有四公里左右的路程。小火車開得風馳電掣,感覺特別刺激。
小火車在二期山門前停下來。看著路邊張貼的游覽圖才知道,從這里往溝里去,是正在施工中的二期景觀。規模挺大的,可惜還沒完工,我們只能沿甬路返回觀賞現有的景點。
要與小火車拜拜了,再合個影吧。
返回的木棧道起伏于溝谷小溪一側,各種樹木雜植其間。甬路之上,鋪滿隕落的黃葉,走在上面發出窸窸窣窣的響聲。便覺得這一片天地都是我們的,仿佛得到了十二分的幽靜與自由。
仰望兩側山梁,滿眼是秋的味道。色彩是濃郁的,天氣是舒爽的,你只需要丟掉世俗的瑣屑,環顧去看,漫步去品就夠了。
路邊是一條通向山頂的林蔭小路,看銘牌介紹有一千八百米遠的慢坡路。慢時光,有體力,為什么不上去看看呢。
氣喘吁吁來到山頂,傳說中的“山頂花海”早已是一片枯黃。山脊是 河北 與內蒙的分野,站在最高點眺望一番,也不負剛才登山的辛苦。
返回溝底棧道繼續往溝外走,來到水車樂園。各種形式的水車大小不一,分散在溝渠兩側。有手推的,有腳蹬的,有靠水流沖擊自動汲水轉動的。
老婆童心大發,踩在這個木轉筒上操作起來。雖然很費力,溪水還是汩汩的攪動起來。
眼前的這兩個水車異常高大,非人力所能轉動。
這里是兒童游樂場,柱廊曲曲折折,殘花點綴兩旁。
這個大繩掛起的木墩,看著簡單,走過去搖搖晃晃的,也不容易。
這繩網看著挺高,爬上去卻很容易。
木墩換成了木板,走上去倒是穩當很多。
玩耍一會繼續前行。
這是愛心廣場,各種字體的“愛”字寫滿墻壁。想當然,許許多多的善男信女們把寄托愛情的銅鎖和紅綢牢牢捆縛在吊橋上。
這里是書簡廣場。坐在木簡上歇歇腿,順便感受一下古代文化的氣息。
溝口這邊水勢變大,大石錯落,水聲叮咚。
三個多小時的游覽之后,我們返回入口廣場。這是廣場一邊的人造瀑布。涓涓細流飛瀉而下,也還有幾分趣味。
走出景區,在車上吃了點帶來的零食,小睡片刻繼續前行。
導航——終點: 翁牛特旗 鎮;路線:211鄉道+505省道+大廣高速+丹錫高速;里程:230公里。
晚上5點多,我們來到鎮里。臨街旅館入住,標間70元。
樓后飯店晚餐。點了兩個佐酒小菜,一瓶啤酒下肚,心滿意足回房睡覺,一夜無話。
天造地設玉龍湖
第二天早飯后,前往景區。
導航——終點:玉龍 沙湖 ;路線:城區環路+313鄉道;里程:29公里。8點多來到景區。
景點簡介:
玉龍 沙湖 旅游度假區:位于 內蒙古 赤峰 市 翁牛特旗 烏丹鎮境內,國家AAAA級景區。度假區集沙漠、古松、怪石、奇峰、濕地、湖泊為一身。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草、草中有鳥的奇特 沙湖 景觀。景區沙丘高大陡險,垂直高度平均75米以上,沙子自然坡高約為70--100米,呈新月形,沙粒多為石英沙粒,顆粒均勻,晶瑩剔透。景區設置了野外露營、汽車營地、滑沙、沙漠滑翔傘、定向運動、徒步穿行等沙地項目。
這是景區導覽圖。左側湖泊右側沙漠。游覽湖區可做觀光小火車繞行一圈。右側沙漠區有各種娛樂項目可供選擇。門票80元。此時為淡季,全部半價每人40元。
景區入口。
8點多檢票進入。主甬路旁是這個刻著景區名字的大石頭,老婆當然要打卡留念了。
沿主路步行兩三百米左右,主景區赫然出現在眼前。近處是上百頭駱駝蜷縮在木圍欄里,遠處就是壯觀的黃沙巨石。游客們一見此景,頓時興奮起來,大呼小叫地向沙山跑去。
這是沙山腳下的小廣場,也是游客乘坐觀光火車的地方。
這里的沙漠與我們去年看過的 敦煌 鳴沙山相比自然袖珍了一點。不過這里距離京津不遠,身在都市的人們開上一天的車,就能領略到大漠風光,想想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沙漠之中怪 石林 立,點綴其間。入口不遠處這個石陣規模很大,造型千姿百態。游客或者在巨石之間,或者爬上梯子尋找自己喜歡的位置觀景拍照。
怪石東西黃沙里
卓然獨立亂石間
傳說中的“陽石”。
換個角度
沿著鐵梯登上大石頭。大石之上平臺有一二十平米面積,中間一個足型冰臼,臼中有雨水聚積。
護欄之外,是這個“陰石”。
從石陣沙丘上下來回看,景象還挺漂亮。
我們沿著一道沙梁向山頂方向走,身邊不時有游客騎著駱駝走過。
在沙山上行走實在是舉步維艱。大多數游客都吝嗇體力,只是聚集在山腳這邊玩耍。我和老婆只要見到喜歡的景色,總會興奮不已,不懼疲勞,盡量走到力所能及的地方。這不,我們決定沿這條石梁邊緣一直爬到頂峰呢。
爬到半山腰,回看剛才走過的方向。巨石山梁如同一只靜臥遠眺的怪獸,脊背崢嶸,頭角丑陋。
我拍風景,老婆拍我。
越往上爬,山勢越陡。沙土松軟,走一步退半步,鞋里灌滿沙子,每升高一點都要付出極大的辛苦。
爬得再高些,回頭一看。居然有兩個比我們還膽大的游客,坐在石梁頂上看風景呢。
最后的山梁。堅持,勝利在望。
山梁頂有眼前這個觀景臺,木條為頂,陽光下瀉,斑駁有趣。
觀景臺后邊有處小石崖,石崖正中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之上畫著模糊的神像。石崖后邊是蒼茫的沙漠戈壁,煙霧迷茫,看不見盡頭。
沙山最高處,有三個碎石堆砌的敖包。
入鄉學俗,老婆也興致勃勃地堆起一個小敖包。
人過腳留痕,沙山我獨立。
沙山巨石,藍天佳人。
在沙脊上行走的感覺真好。
沙脊上返回雖然好走一點,但會繞很多路。我倆決定從一側陡峭的沙坡沖下去。
沙坡很陡,向下走似乎有點風險。老婆猶豫不決,老王率先勇敢地跑了下去。
跑到半坡回看自己的足跡。
在榜樣的作用下,老婆也騰云駕霧般沖了下來。
坡底又一座巨石陣。
坐在大石頭上歇歇腳。
這幾個人看到我們飛奔而下挺好玩,也牽著孩子玩起了沙山速降。
下山路上,造型各異的石陣很多,我們邊走邊玩。
這個是蓮臺嗎?
海豚出水?
山腳游客云集,沙地摩托在身邊風馳電掣地駛過。這里的娛樂項目都不便宜,騎駱駝轉一圈只有二三百米的樣子,十多分鐘,一百塊。騎摩托轉一圈一分鐘不到,五十塊。
時近中午,越來越多的游客涌來。騎駱駝的生意很火爆。
走回山底,坐在椅子上抖落鞋里一斤重的沙子,頓覺鞋子不擠腳了,也輕快了無數倍。身邊的小花開得妖嬈,隨手拍一張吧。
這是駛向湖區的小火車。我在山上看到湖區也沒什么特別的景色,就懶得乘車去看了。
火車不坐,步行向那個方向走幾步看看是必須的。這不,剛拐過一個小山彎,石陣上一棵小樹驚艷了我們。
老婆忘記疲勞,爬上大石頭與小樹合影留念。
這堆巨石的側面是這個“境祠”。祠堂不大,神位在右側石棚之中。
從境祠出來,看看湖區一邊路途尚遠,也沒啥特別的景觀,我們就沿這條小路折回了。
回到入口這里,發現甬路邊有一處“冒險家樂園”。游客在一米多高的平臺之上,走吊橋,過繩網,踩木樁……晃晃悠悠驚叫連連,也挺好玩的。
從景區出來,已是中午時分。我們吃點零食就向熱阿線出發了。
一路風光熱阿線
導航A——終點:熱水開發區;路線:丹錫高速+306國道+303國道;里程:184公里。
導航B——終點:阿斯哈圖石陣;路線:熱阿線;里程:88公里。
景點簡介:
熱阿線——位于 內蒙古 克什克騰旗 境內,起點熱水塘鎮,終點阿斯哈圖,全程約80公里。一路風光旖旎,山路彎彎,林木豐茂,景色美不勝收,是備受網友喜歡的自駕路線。
國道兩旁,白楊夾道,樹葉金黃。
在這個響亮名字路口駛離高速。
從這個名字古怪的山村開始進入熱阿線。
進入熱阿線,景象果然有所不同。國慶前后,節氣晚了很多,山上的白樺林樹葉落盡,一片枯黃。值得慶幸的是松林碧綠,谷底灌木一片金黃。
公路在山谷間穿行,公路兩側色彩斑駁,深秋的味道濃郁到了極點。
公路一路向北,我們悠閑地開車賞景。很快來到黃崗梁下,這里路邊有這個人造巨松,伸開長臂迎接遠來的客人。
沿著“巨松”邊上的小門進入,在幽暗逼仄的小樓梯盤旋而上,來到上方小平臺回看來的方向。只見百葉凋敝,松柏青翠,熱阿線縱貫其間。
繼續前行,沿 盤山 路來到山頂。此時天色忽變,濃云聚攏,凜冽的大風呼嘯而來。我們把車停到距離山頂幾百米轉彎處一個停車場,裹緊衣服下車觀景。
這是剛才上山走過的 盤山 道。
身邊有一條木棧道通向樺木林深處,我倆頂著大風前行,一探究竟。
棧道盡頭是另一條山谷,白樺林一望無際覆蓋遠近山梁。色彩絢爛的季節早已被北風吹走,溝谷里殘存的色彩告訴游客,這里曾經風景如畫。
返回公路,開車前行,沒多遠來到山頂黃崗梁停車場。我們腳下的黃崗峰海拔2034米,是 大興安嶺 的最高峰。
景點簡介:
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位于 內蒙古 赤峰 市 克什克騰旗 東北 部,總面積18萬公頃,是以獨具特色的森林、草原景觀、 蒙古 族民俗風情為主體,融草原、山地、河谷、湖泊、草旬、叢林、沙地等景觀于一體的特大型國家級森林公園。
木牌子的背面是克旗旅游全圖。這里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特色鮮明,是自駕休閑的好地方。
停車場一邊是通向山頂的棧道,游客們頂著大風拾級而上。
爬到中間回望剛才走過的路。左邊是現在停車的地方,右前方小廣場是之前停車看景的地方。
來到山頂,俯瞰腳下的 盤山 公路,如一條黑色的綢帶環繞在斑斑駁駁的樺木林海之中。
山脊之上有一條土路延伸到遠方。以路為界,左側一片衰敗,右側落葉松正肆意地釋放著自己的色彩。
我和老婆走進松林。松林里鋪著厚厚的金色松針,軟軟的,如地毯一般。
林區邊上的矮松金燦燦的,老婆高興地跑進去拍照留念。
玩得正在興頭上,突然天氣大變。暴風裹挾著雪花冰粒鋪天蓋地地橫掃過來,我們拉著手倉皇逃下山頭,躲進車里,冒雪前進。
風雪中不忘探出頭來拍攝路邊的美景。
沒多久,風停雪住。我們又開啟了邊走邊玩的悠閑自駕模式。
山路起伏
林木回環
直通天際
樹木參天
不知不覺天將傍晚,天氣又陰沉下來,路上的游客也不知什么時候開始稀疏難見了。
風呼呼地大了起來,雪花又飄舞起來。牛群在草場里吃草,忘記了回家。看看導航,離目的地還有三四十公里的樣子,我們還沒定下投宿的地方。既然前邊是5A景區,景區附近找旅館還不容易嗎?
步步驚心走石陣
前方目的地——阿斯哈圖石陣。
景點簡介:
克什克騰石陣——(原阿斯哈圖 石林 )位于 赤峰 市 克什克騰旗 。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為“險峻的巖石”。它處于 大興安嶺 余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群山呈現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 石林 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 石林 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 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 融水 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 石林 ”。
彤云密布,暴雪飛馳,我們打開車燈小心前行。這里是熱阿線68公里里程碑。多年旅游在外,常遇雨雪,境遇再險也能泰然處之。老婆說今天的情況很特殊,經歷也夠奇特,就在這里程碑前拍照留念吧。于是,我們走下車來,在這杳無人煙的荒野,在這七八級大風加持的冷雪中,在這大燈照耀下的熱阿線,紀念我們一起走過的遠方。
天已經全黑,距離目的地還有一二十公里的樣子。
我們的車孤獨地在暴風雪中行進,路上一輛車的影子也沒有。遠近不見燈光,仿佛走進了無人區。漸漸地心里不安起來,希望早點找到落腳的地方。忽然看見路邊一群騾馬在風雪中淡定食草,既然有馬群,也該有牧民吧。
路越來越窄,導航信號時有時無。我們在孤獨無助的感覺下終于來到石陣西門。西門入口建筑還宏大,可是黑燈瞎火沒有半個工作人員。檢索附近旅館,山坡上的兩棟建筑似乎是賓館,房價400上下。電話聯系,無人接聽。看看那里的情況也沒有什么燈光。在這遠離家鄉的地方,在這凄風苦雪的夜晚,感覺仿佛是世界末日來臨,濃重的孤獨感包裹著我們。
心里慌慌的,繼續用時有時無的2G信號檢索附近旅館,距離最近的都在15公里到20公里之外。逐一電話聯系,第一家無人接聽。第二家接通了,旅館正在裝修不營業。我們越發慌亂了,老婆都不自覺地念起阿彌陀佛了。謝天謝地,第三家旅館電話接通,在營業! 有房間! 看一下導航有18公里路程。好在車子油還充足,好在我對自己的開車技術有信心。就裝作坦然地對老婆說:沒事的,只要車子有油再遠點都不怕,相信老頭吧,我們前進。
石陣之夜,風雪中找旅館。
于是在導航的指引下,我們似乎沿著來時的山間 盤山 道往回開了一段,之后拐上了一條更窄更彎的山路。天極黑,風很大,雪片夾雜著冰粒撲打在風擋上。我們已經兩個多小時沒見到人影了,心里不免有些急躁。車子開到七八十碼的樣子,一會兒駛上山頂,一會兒轉下溝谷。終于,遠處現出一點微弱的燈光! 我們仿佛重回人間,高興不已。來到近前,果然是一家路邊農家院。老婆頂著風雪下車聯系,不大會兒跑了回來。果斷地說:就住這,不走了!
這是一家規模不小的農家院,前面是餐廳,后邊是兩層的家庭旅館。店主夫妻二人都五六十歲的樣子,牧民穿著,樣子很樸實。老板先引導我把車停到他家的車庫里,又舉著傘護送我們來到后院,辦理入住手續。標間很干凈,100塊。安頓完住宿,心里踏實了下來。回到前院飯店大廳,想到今天正是國慶與中秋雙節,有了這樣驚心動魄的經歷,該喝點小酒壓壓驚了。翻翻菜譜點了一份土豆牛肉之后,還想再點點兒別的。老板詫異地說:一大盔子土豆牛肉還不夠你們吃嗎?別點了,吃不了。讓我老伴給你們烙兩張特色大餅足夠了。我們欣然同意。果然過不多久,一大盆土豆牛肉端上來了,熱氣騰騰,分量十足。我問老板有什么白酒喝點。老板從柜臺后邊拿出半瓶 衡水 老白干來,說:“這是我喝的酒,你隨便喝,不要錢。”
天寒地凍,風雪交加,漂泊遠方,萍水相逢。此刻,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感受到邊遠之地淳樸的民風。
土豆很面,牛肉鮮嫩,我們倆放量吃只吃了一半。感覺終究有些單調,再點別的菜怕老板有想法,就指著菜單上一個標價15元的小份羊肉湯說:“老板,麻煩大嫂給我們做一小份羊肉湯吧。”不一會兒,肉湯端上來了,碗很大,肉很多。我就問老板切了多少羊肉啊。老板說:“自家的羊肉,給你切了半斤多吧。” 我說:“按我們那的行情,你這碗肉連本錢都不夠啊。”老板呵呵笑了,“我們家有一群牛,前些天賣掉了,還有四十幾匹馬,一群羊。牛羊肉都是自己的,沒了就再殺一只。來客人了就賣點,沒客人就自己吃。哪有什么夠本不夠本的?”……
邊吃邊聊,酒足飯飽。寒意祛除,身心俱暖。回房安睡,一覺天明。
次日早起,出來轉轉。雪住云收,天氣極冷。眼前就是我們投宿的旅館,門前還有兩臺車,不知是什么時候入住的游客。
吃飯早飯,我們開車重回景區。這是我們來時的山路,天亮看清路況,才發現路面上幾處有滾落的石頭,急彎處有雨水沖刷的大片淤泥。想想昨晚黑燈瞎火還把車開的那樣快就有些后怕。
路邊的小山上蓋滿白雪。想想家里那邊此時還是花紅柳綠,我們早早來到北方迎接冬天的到來也挺有意思。
沿著折線一樣的 盤山 道向山頂開,山勢越高,冰雪越多。
剛才還興高采烈地欣賞這早來的雪景,突然發現此時的路面已經結冰了!車子走在上邊滑滑的!!閑情逸致一下子跑到了爪哇國,趕緊開啟雪地模式,聚精會神開車。
坡越來越陡,冰越來越厚。前邊幾輛車子都停在山梁頂路邊不敢走了。我也趕緊停下車子,用力踩住剎車,大喊老婆快下車找石塊兒給四個輪子打眼兒。
車子停穩了,我松開剎車的腳走下車來,才感覺到刺骨的寒風呼嘯而來摔打在臉上滋味。站在滑溜溜的冰面上才明白此刻的兇險遠勝于昨日。車停在上坡的冰面上再啟動就困難了,坡頂是什么情況?下坡的冰面有多長?是原路等候?冒險沖過去?還是原路返回旅館?……
害怕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考察一下情況在做決定吧。我頂著大風腳下一步一滑地來到坡頂。發現坡頂的冰更厚,被之前經過的車子軋出十來公分深的冰轍。萬幸的是下坡面正迎風,冰面只有一百多米遠,又沒有急彎,小心駕駛是可以開過去的。
一步一滑返回原地。好在我前面這輛車的 遼寧 車主手里有一把兵工鏟。我倆合作把輪胎下的冰鏟開,又從路邊鏟了一些土灑在路面上。感覺可以前進了,可這哥們還是戰戰兢兢不敢開車。我就把老婆攆下車,自己慢慢加油一路開了過去。在最緊張的地方,輪胎卡在冰槽里,車子一路托底咯嘣咯嘣響著咬牙前進。終于離開冰面,終于停穩車子。等了半天,老婆才走過來。小臉不知道是凍的還是嚇的,白慘慘的。鉆進車里說可把她嚇壞了,之后笑話那個小哥始終不敢開車,還待在原地發愁呢。
我們又走了一段,離開危險地帶。來到路面平緩不再濕滑的地方,停下車來把氣喘勻,平復一下緊張的心情。
8點多,我們再次回到石陣景區主入口西門。停車場空蕩蕩的,只有兩三臺轎車停在那里。遠處高坡上的樓房就是昨晚沒有打通電話的賓館。一位剛從賓館里出來的游客告訴我們,他們是昨天沒有下雪時候到的,住在里邊,一晚380塊。
正前方是景區服務中心。空蕩蕩的,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在里邊。門口一位遠道而來,在車里憋屈了一宿的老爺子在那里打投訴電話,大聲斥責對方為什么八點半了還不營業!又等了十來分鐘,左邊門衛房里一個小哥出來,把我們五六個游客召集到還算暖和的屋內,告訴我們:工作人員一早開車上山探路去了,現在山上都是冰雪,觀光車無法運營。正式通知我們,景區關閉了!Oh, My God!
幾位游客有氣惱的,有抱怨的,也有后悔的。想到事已至此,安全第一,關閉景區的確是應該的。只好看看導覽圖,想象一下山頂的景象,各自驅車返回了。
衰草連天達達線
石陣玩不上了,原路返回會重走剛才歷險的山梁,還要通過更高更不可測的黃崗梁。我們決定按計劃繞行達達線。人在旅途,意外情況常常會在不可預知的路上蜷伏著,在你沒有半點準備的時候跳出來為難你。但是我們已經學會處變不驚,坦然面對,努力享受遠途中那些美好的東西。調整好心情,向達達線進發!
導航——終點:貢格爾收費站;里程:91公里。
景點簡介:
達達線——位于 內蒙古 赤峰 市 克什克騰旗 ,全長135公里。始于達里湖,終結在阿斯哈圖 石林 。草原公路,深色柏油路與黃實線本身就是一條美麗的風景。百里之間,道路曲折,跌宕起伏,靜謐深遠,仿佛通向夢的彼岸。達達線兩側的景色,典型的內蒙風光,一望無際的貢格爾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和駿馬悠閑地吃草,彎曲的河水映著藍天白云……
馬兒喂~你慢些跑~你慢些跑喂~~
天陰,路直,草枯,遠行人在天涯。
黃金周也有不堵車的地方,不信你到這里看看。
達達線88公里路標,有點紀念意義,打卡留念。
溪流潺潺,牧馬天邊,遠離喧囂,世外 桃源 。
點綴在山坡上的大卷子是為牲畜過冬儲備下的牧草嗎?
溝壑橫亙
風吹草枯見牛羊
乖乖讓行,它們才是這里的主人。
濃云蓋山雪,牧草綴荒原。
云高天地闊,羊肥草原閑。
未知建筑
秋與冬在這里交匯
一路向南,天變暖,車變多。內心有勸說他們不要遠征石陣的想法。但轉念一想,倘若到了正午景區又開放了呢。況且,即使他們白跑這一遭就是出行的錯誤嗎?遠行不只是看風景,更是一種活法,一些滋味。我們之前的經歷難道不比進入景區拍出幾張打卡照更有意思嗎?就讓一切隨緣吧。
貢格爾草原要比 豐寧 、圍場那邊的草原更開闊,更純粹,更少建筑破壞,更多淳樸自然。看這些久困 于都 市樓臺,奔波于朝九晚五單調生活的游客,嬉鬧在這方天地間,是何等的放飛,何等的自由啊!
國道彎彎踏歸程
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丹錫高速入口。是原路從高速返回,還是走國道從 烏蘭布統 方向回去,這是一個問題。打開導航,發現軍馬場方向離此不遠,也沒有擁堵的跡象。未知的路總是充滿迷人的誘惑,召喚遠行人去探索。走國道,出發!
導航A——終點:樺木溝森林公園;路線:丹錫高速+233國道;里程:133公里;
導航B——終點:五道溝景區;路線:233國道+御克公路+301省道;里程:107公里;
導航C——終點:家;里程:150公里。
233國道邊觀景臺。大河彎彎,林木蔥翠,比石陣那邊暖和多了。
路況尚好,車輛不多,邊走邊玩。
洼地樹木多
山間秋色俏
林木如棋布
樺木黃葉掉
天涼秋正好
林海通幽道
波折通天際
林深松濤嘯
樺木溝樺葉落盡,不是觀賞的季節。我們直接穿過 烏蘭布統 前往五道溝景區。通過 烏蘭布統 需要在入口每人交120元押金,在二十多分鐘內駛離出口方可退還押金。此時,前來軍馬場與御道口方向京津游客眾多,車輛排著十多公里的長隊。
下午4點左右,我們來到五道溝景區。景區在一號風景大道中間,多次經過卻一直沒有進去觀看。今天時間有,景區又免費半年多了,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景點簡介:
五道溝風景區——地處 河北 省 圍場縣 西北 部,總面積48.3平方公里。是清朝“ 木蘭圍場 ”七十二圍之一,主要包括五道溝、龍潭溝和連陰寨三大景區。景區內有一條40公里左右的觀光公路,游客可以自駕出入。
公路沿山谷而上,路不寬,會車要當心。
公路兩側兩山對峙,山坡之上植被茂密,色彩濃艷。
塞外秋景本來就美,不用買門票的景點因心情的原因感覺更美。
我們開車走了20公里左右,來到了第一座山崗之上。登高望遠,看天高地闊,看群山連綿,看秋色如畫。
因為今天還要回家,就沒有繼續前行,原路駛出景區,導航回家。到家天已黑透,一天開了五百多公里的國道,感覺很疲憊。
出行總結:
此次出行,為期三天,行程一千四百多公里,花費一千六百塊左右。全程所進景點不多,主要是自駕沿途觀景。北國之秋,粗獷雄渾、色彩絢麗,足以悅目,足以暢快心情。不過,這里最好的季節應該在九月中旬前后。十月一來此,只能看看秋的尾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