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對秋總有一種復雜的情愫在里面,所謂悲秋、厭秋、喜秋皆有,唐代劉禹錫有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而沈陽的秋天,正是萬物成熟、色彩斑斕美不勝收的季節,
在多數人的刻板印象里,沈陽只有冬天才有吸引人的冰雪的魅力,
確實在沈城的四季大劇里,秋天的戲份真的不多,
戲份雖少,但實力伊在。
和煦的陽光,繽紛的色彩,
秋天把這座城市點綴的竟如此多嬌 。
北陵公園
故宮
世博園
遼大
棋盤山
丁香湖
沈北七星大街
D1漫觀秋花-繽紛璀璨
路線:沈陽世博園-棋盤山風景區-百鳥公園-丁香湖公園
我們旅行的第一天以賞花為主,路線從沈陽東郊到市內,一天下來時間飽覽繽紛花海,堪稱一場視覺盛宴。
1.沈陽世博園
說起沈陽世博園,可算是歷史悠久,它的前身是沈陽植物園,始建于半個多世紀前的1959年,在沈陽老一代人的記憶里,這是一個充滿了童年回憶的地方,那時候交通車馬不便,從市區來一次位置偏遠的植物園要先坐公交來到馬路灣,再乘坐城際公交,前前后后要花費2個多小時,不過這不能影響它在沈陽人心目中的地位,隨著時間的流逝,植物園的名字也慢慢被世博園取代,園內的設施也越來越豐富多樣,現在從市區驅車前來也越來越方便了。
鳳之翼位于世博園主入口廣場處,建筑面積4168平方米,主塔高72米,“鳳翼”長210米,中間貫穿10根斜拉鋼索,建筑整體造型如鳳凰展翅,象征著沈陽振興騰飛之勢,鳳之翼建筑使世博園景觀充滿了時代的動感與蓬勃的朝氣。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秋天來世博園看什么,當然賞菊花必不可少,十月份正是沈陽世博園第20屆金秋菊花文化節,從1號門鳳凰廣場噴泉景觀花帶、中軸線至中部城市展園沿線,展出獨本菊、球菊、盤龍菊、小立菊、吊球菊等100余個品種菊和造型菊,繪制出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致。
從主入口入園首先是花卉園藝展區,右手邊是西部地區展園,往左邊走是國際展園和東北地區展園,往前走則是中部地區展園。這些獨立的展園都建有頗具全國各大城市,以及法國、印度、新加坡等國家當地特色的建筑與雕塑,更有當地的特色花卉植物,結合優美的園藝花卉作品,異地風情濃郁。
世博園的東端建有一座一百多米高的觀光塔,形似一支挺拔的百合花,這就是地標建筑——百合塔。
高達125米的百合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體建筑,是全園的至高點,登臨95米和100米處兩個觀景臺,整個園區的美景盡收眼底,甚至可遠眺棋盤山與沈陽城。
從園藝展區往南走可到大型游樂場,有過山車、大擺錘、碰碰車等娛樂項目,能讓你好好過把癮。旁邊還有智慧體驗館,可帶孩子去了解物理科學,參與“障礙過河”等各種科普娛樂項目。喚起童年回憶的橋區也在這里哦,不過體驗前最好準備一套衣服。
除去賞花游玩,靜靜徜徉在小路上也是一番不錯的享受,秋季的道路旁色彩斑斕,行走在此好比“人在畫中游”。
Tips:
交通
1.可從沈陽北站乘坐火車前往,沈陽北站候車室門口即可買票
2.乘168、234、330路公車至世博園西門站,即可到達
3.可在沈陽北站乘坐雷鋒號直達世博園南門
門票
成人票:50人民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開放時間
09: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沈陽世博園
2.棋盤山
離開世博園我們一路向北來到沈城東郊另一處山清水秀的寶地——十里芳華棋盤山。
棋盤山是沈陽最大的自然風景區,有一點好處是可以駕車游覽,這里風景優美,綠樹成蔭。夏季可賞荷花,秋季可賞楓葉。秋天的棋盤山迎來了最美麗的季節,天高氣爽,藍天白云就是最好的畫布,漫山遍野紅楓黃葉色彩斑斕,仿佛上天在這里打翻了調色盤,好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景區的主體為棋盤山、輝山、石人山和秀湖(棋盤山水庫)“三山一水”,主要景點有:碧塘風荷、北嶺春曉、芳草云天、秀湖煙雨、輝山晴雪、棋盤遠眺、向陽紅葉、望云寺、向陽寺、仙人洞、點將臺、媽媽石、高句麗山城、龜嶺、望湖閣、晴雪樓、險亭和南天門等。
棋盤山屬長白山哈達山脈,因山上原有一塊石頭刻有棋盤而得名,與同在遼寧境內的“東北明珠”千山相比,棋盤山的景致中,似乎少了幾分奇絕勝景的工筆,但更多了幾分柔和秀美的寫意。它的美在于四季的變遷,春天的綠、夏天的景、秋天的楓、冬天的雪,描繪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要說我最為偏愛的一處,當屬秀湖。盈盈于群山環抱之中,四面山巒如巨手,輕輕捧起一泓碧水。這清澈動人的湖水,蜿蜒開來,從天空中俯瞰,便如同神來之筆,書寫出一個“秀”字,故稱為“秀湖”。
棋盤山主峰,歷經星移斗換,千年來為文人雅客的心頭之愛。如今借助豐厚的“棋牌”文化底蘊,承載著傳誦至今的動人故事,讓獨屬于盛京盛景的新時代“美酒”,越發香醇。
除山水美景外,棋盤上風景區內還有關東影視城、冰雪大世界等景點,值得細細游玩一番。
Tips:
門票:
景區門票 20 人民幣
關東影視城 68 人民幣
棋盤山動物園 80 人民幣
繩索公園 50 人民幣
四級滑雪場 100 人民幣
交通:
乘坐384路或168路南北線聯運支線公交車可到
沈陽棋盤山風景區
3.百鳥公園
在棋盤山飽覽秋季沈城戶外自然美景后,我們駕車回到市區,來到位于皇姑區崇山中路的百鳥公園,這里最初是一位名叫曾希庭的私家櫻桃園,1938年被當局征用興建水源地。這項工程由日人白鳥組織施工,所以1939年建公園時便以白鳥為公園名稱。1951年更名為百鳥公園。
百鳥公園是我每天上下班必經之地,不過還從沒走進去過,進去看看好像發現了一處隱藏在市井中的小桃源,陽光透過樹蔭形成了斑駁的影子,頭頂不時傳來陣陣清脆的鳥鳴。
和許多鬧市中的小公園一樣,百鳥公園中老年人居多,唱歌的、跳舞的、下棋的、運動的,真是熱鬧非凡。
秋天的沈陽不僅在郊外,也藏在不經意間發現的小角落,在公園一角偶遇到幾株銀杏,葉子已經開始變黃,美不勝收。
2019年,皇姑區對百鳥公園進行了全面的改造,經過幾個月的改造,百鳥公園煥然一新,令人心曠神怡。在人流密集的公園中心廣場和新建的地鐵廣場新設3座高桿燈,園路沿線設置了景觀燈與射燈,人工湖畔增設親水平臺和自然駁岸,公園南側新建一處戲土玩沙的兒童樂園,新建環湖健身路和一公里健身步道,大大提升了百鳥公園的顏值,也為市民放松娛樂營造了更好的空間。
Tips:
交通:沈陽市皇姑區崇山路與怒江街交叉口的東南側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無
百鳥公園
4.丁香湖公園
今天的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沈陽市西北部的丁香湖,這里是沈陽轄區內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積高達3.1平方公里,更是看日落的好地方。
上世紀末,富含大量地下沙質資源的丁香屯地區,成為挖沙人爭相搶奪、分外眼紅的淘金之地。 導致歷史悠久的丁香屯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時,已是沈陽有名的“龍須溝”。因個人違法挖沙行為的肆意泛濫,這里坑塘連片,破爛不堪,已然成為垃圾場,臭氣熏天。當地居民說,但凡有門路的,都早早搬家走人了。但自打2002年,這里圈入沈陽城市規劃的視野后,開始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首先被命名為“丁香湖公園”,開始進行綠化改造。如今在大力整治下早已經煥然一新,現在這里湖水碧波蕩漾,晚霞映襯下格外美麗,湖心島郁郁蔥蔥,遠處繞城高速公路跨湖大橋更是別有一番風景。
走進丁香湖,寬闊清亮的水域一望無際,離湖邊還有50多米,就可以感覺到涼風撲面。如今丁香湖水深大約2.5米,其實以前這里水很少,很多地方都露出沙灘,為蓄水從2005年開始從大伙房水庫調水,合計引250萬立方米水,在炎熱的夏季,丁香湖因其廣闊的水面和不錯的水質,成了居民散步露營的好去處。
丁香湖,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背后,也暗藏著一個跨越300年光陰的故事。 傳說在順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651年,清朝的一個姓線的沒落貴族從山東省黃縣城老家,北遷至盛京城的西北部,也就是丁香湖附近,丁香湖的由來,跟這個家族的遷徙有著不解之緣。 從那時開始,這個以丁姓和線姓兩戶人家為主的村落,就一直延用丁線屯這個名字。直到民國初年,村里一位名叫徐賀年的人物,將丁線屯改名為丁香屯。
從那以后幾百年里,沾著皇家御道福氣的丁香屯地區,很少有人了解,這里曾經是沈陽母親河——“渾河”的古河道。
秋高氣爽,湖畔美不勝收,昔日里的偏僻角落如今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坐擁湖景也成了這里的賣點之一。
在湖邊靜靜等待夕陽西下,習習晚風拂過面頰,帶來濃濃秋意,“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古人的心境此時我深有體會,生活有時只缺一份寧靜,城市中的寧靜其實也并不難尋覓。
Tips:
交通:丁香湖位于沈陽市北二環和西二環的交界處,也就是白山路西端、重工街北端,沿著“丁香湖路”往西邊走一點就到湖邊了。另外湖的北側、南側和西側都是可以走機動車的,所以,自駕游可以選擇離自己近的位置過去。
公交,136路可以到達湖的東南角,268路支線和293路到達湖的東北角;還有地鐵10號線,在2020年開通,也可以到達。
丁香湖公園
D2漫賞秋葉-風光旖旎
路線:沈陽農業大學-遼寧大學-北陵公園-七星海世界-稻夢空間
1.沈陽農業大學
今天我們的第一站來到了沈陽東部的沈陽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坐落在沈陽市東部的天柱山南麓,緊鄰東陵公園、鳥島、渾河,每年金秋十月,銀杏最美的時刻,就是游覽沈陽農業大學的好時候。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學校還在采取封閉管理中,往年的熙熙攘攘不復存在了,沒有了游人的校園里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學校的路兩旁種了很多的銀杏樹,銀杏樹與銀灰色的馬路交相輝映,形成一片獨特的風景。銀杏樹的葉子很茂密,與其它葉子不同的是,銀杏葉是一個扇子形的樣子,而且在葉子邊緣的地方并不是很整齊,而是像水一樣的波浪的形狀,十分的漂亮。
學校里的銀杏并沒有因為游人的減少而懈怠,美麗的銀杏樹葉片呈金黃色,隨風飄落的銀杏葉如黃金一般鋪在地面上,銀杏的葉子薄薄的,有大有小,形態各異,有些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有些像一朵朵蓮花,競相開放;有些像一把把大扇子,輕輕搖擺;有些像一棵棵大樹,努力生長;有些像一只只小鳥,歡快歌唱……
銀杏樹又叫白果樹,它的樹干又粗又高,枝葉特別茂盛。它的葉子像一把精美的小紙扇又想漂亮的蝴蝶翅膀。我們常常用它當做書簽夾在書里,可以驅蟲還有淡淡的香味。銀杏樹有雄雌之分,雄樹開的花像一個圓錐形的小穗穗;雌樹開的花像靠在一起的兩三個小球,很不起眼。
Tips:
交通:距離市區稍遠,自駕更方便。可乘坐148、168、218、385、386路等公交車抵達。
沈陽農業大學
2.遼寧大學
從農大出來我們來到下一處賞銀杏的校園——遼寧大學,同樣由于疫情的關系,遼大也沒有對外開放,一年一度的銀杏節也擱置了下來。
梵高也許會迷戀這樣的金黃,除了他的向日葵,也為粲然的銀杏樹陶醉。水墨畫意境淡遠,不能盡顯銀杏樹風采,還是油畫更合適。可要是畫下銀杏樹的黃得趁早,錯過秋季了,也就錯過今年的金色銀杏樹了。
因為這里位于市中心的崇山路上,交通便利。這里的銀杏樹高大美觀,長長的銀杏路每年都吸引非常多的市民前來觀賞。往年人聲鼎沸的遼大銀杏路,今年空無一人。
秋天已至,美麗的銀杏樹葉片呈金黃色,隨風飄落的銀杏葉如黃金一般鋪滿地面,很是漂亮。
滿地金黃的銀杏樹葉,燦爛無比,如同是給大地鋪了一層松軟的地毯,把大地裝扮得格外亮麗。
可惜今年沒法近距離欣賞兩所高校的銀杏,來年一定要把今年欠的補回來。
Tips:
交通:可乘116、205、299路公交車百鳥公園站下車,或乘205、299路公交車遼寧大學站下車,175、190、215、236、252、260、397路公交車建賞歐洲站下車。
遼寧大學
3.北陵公園
距離遼大不遠就是沈陽市內最大的公園——北陵公園,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 1927年,奉天省政府將清昭陵辟為公園,因位于市區北部,故得“北陵公園“之名。
作為沈陽市內最出名的景點之一,北陵公園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夏天的北陵繁花盛開,冬天的北陵銀裝素裹,而秋天則是我最喜歡的季節。
陵寢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其主體建筑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
昭陵全陵占地18萬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
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包括華表、石獅、石牌坊、更衣廳、宰牲廳;
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包括華表、石象生、碑樓和祭祀用房;
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
皇太極就這樣靜靜的沉睡在昭陵里,這位曾經叱咤風云的帝王,率領清軍入關,突破寧錦防線,生俘洪承疇,兩征朝鮮。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從一介草原兒郎,逐漸成長為帝國的締造者,奠定了清朝興起的基礎,提前完成了他這一代的任務。1643年的秋天,在清朝入關的前夕,正值壯年的皇太極,猝然結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在帝國的開端盛京安歇,剩下的一切故事任由他人書寫。
秋天的北陵鮮花盛開,爭奇斗艷,園內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代園林的清雅、秀美。
Tips:
交通
乘坐136、205、210、213、217路公交車至北陵公園站即可到達
乘地鐵2號線至北陵公園站,即可到達
門票
公園門票:6人民幣;
清昭陵旺季(4月1日-10月31日):成人50人民幣
清昭陵淡季(11月1日-3月31日):成人30人民幣
開放時間
07:00-17:00(北陵公園)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00(清昭陵) (1月1日-12月31日 )
北陵公園
4.七星海世界
離開北陵公園一路北上,下一站的目的地是位于沈北核心地區七星大街以西的七星海世界,在這里要說說沈陽的四家海洋樂園:
七星海世界主題樂園偏親子互動,皇家極地海洋世界偏觀賞性,熱高樂園偏游玩體驗感,仟睿達水上世界則比較簡陋性價比較低。可惜來的不太湊巧,七星海世界正在閉園中。
沒法進入樂園就在外圍轉轉吧,蒲田路——七星大街也是蒲河花海的所在地,大片向日葵在這里隨風飄揚,秋天來臨,在這收獲的季節里,向日葵度過了它朝氣勃勃的青年時代,漸漸成熟了。
向日葵象征著溫暖和希望。在世界上,無論是哪個角落,有向日葵的地方總譜滿了溫暖。
由于這里遠離市區,在晴朗的夜晚還可以看見漫天繁星朝你眨眼。
Tips:
交通:乘坐地鐵2號線在終點站莆田路站C口出,出租車直接叫價10元到達,步行大約20分鐘抵達;
營業時間:09:30-16:30
門票價格:
套票:成人套票168元,兒童套票128元;冰雪樂園票價:成人128元,兒童88元;樂園城堡:成人138元,兒童98元;年卡價格:兒童580元,成人880元,家庭三人1880元。
七星海世界主題樂園
5.稻夢空間
從七星大街繼續北上10KM,我們來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稻夢空間,金秋十月,稻谷飄香,沈陽“稻夢空間”內的稻田畫也呈現著金黃的色彩。
“稻夢空間”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錫伯族鎮,是集稻田畫觀光、果蔬采摘、田園垂釣、漂流、騎射、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型景區。國慶假期火爆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電影中第五個故事,沈騰和馬麗主演的《神筆馬亮》很多鏡頭拍自“稻夢空間”。電影的上映也帶火了“稻夢空間”,國慶假期期間,景區每天接待超過1萬人次,部分游客特意到景區打卡,尋找《神筆馬亮》的神來之筆。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天,從不缺少贊美,稻夢的秋日更是別有韻味,一株株飽滿的稻穗充滿著成熟的喜悅在陽光的照射下越發光耀奪目好像滿地的金子。
稻夢空間最著名的要數特有的稻田畫了,借助無人機可以一覽這豐收的畫卷,無數能工巧匠設計的圖案躍然于眼前,由稻米組成的稻田畫姿態各異華彩綻放。
其實每年這里稻田畫的設計都是不同的,往往會結合當年的熱點,比如今年我在這里還看到了哪吒與憨豆,還有2020人口普查。
稻夢空間所處的位置在沈北新區興隆臺鎮,這里也是沈陽錫伯族錫伯族人的故鄉。在海內外錫伯族人心中,哪怕漂泊千萬里、離鄉數百年,遼寧這塊黑土地也令他們魂牽夢繞,興隆臺鎮也是他們葉落歸根的家。在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大家庭中,錫伯族人口不多,但來頭卻不小,他們是創建過北魏帝國、曾經顯赫一時的鮮卑人的后裔。翻看清史,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在諸多對外的重大戰爭中,朝廷急調錫伯族兵將奔赴前線的記載隨處可見。一個人口僅有十幾萬的小民族,居然扮演的是“國家保衛者”的神圣角色,這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稻夢空間景區不大,全程步行大約3個小時左右,景區內有電瓶車10元通票,還可以租自行車游玩。其中幾處高塔不可錯過,不上去看不到美景。景區右側最里邊有游樂區,各種水車。感覺老人、孩子都挺適合的,一圈玩下來不會覺得累。
Tips:
交通
自駕路線:黃河大街—三臺子—正良—道義—下砍子—三家子檢查站—全勝—尹家—尹家三岔路(左行6.5公里)
門票
門市價:68元
稻夢空間
D3漫品秋韻-文化盛宴
路線:沈陽故宮-鐵錨1956文創園-紅梅文創園-1905文化創意園-奉天工場
1.沈陽故宮
我們的旅行到了第三天,經過了前兩天的秋色洗禮,今天我們來點不一樣的,感受一下盛京的文化底蘊。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沈陽故宮,“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眾所周知,沈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 ,遷都北京后,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
故宮坐落于沈陽最繁華的中街地區,周圍車馬喧囂、人聲鼎沸,不過這里卻有著一方傳承了四百年的寧靜與古樸,沈陽故宮按建筑布局分為東、中、西三路,推薦游覽路線為西路-中路-東路或東路-中路-西路,這樣游覽不會漏掉任何一座建筑,也不會迷路。
1625年,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在沈陽舊城的中心,修建了大政殿和十王亭,1626年努爾哈赤辭世,他的兒子皇太極又續建了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并將女真改稱為滿洲,于1636年將國號改稱為“清”,開啟了清朝歷史的篇章。
沈陽故宮正門外有兩個跨街木結構牌樓,東側為文德坊,西側為武功坊。兩坊樣式相同,俗稱“東華門”、“西華門”。因坊心有“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可知建成于1637年,這是沈陽故宮唯一有歷史紀年款的標志性建筑。
【中路建筑】崇政殿
故宮最重要的宮殿,俗稱“金鑾殿”。此殿為清太宗皇太極陛見臣下,接見境外使節以及處理國政的常朝之處。
【東路建筑】大政殿
大政殿與十王亭是東路主要建筑,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建。大政殿是舉辦大型儀式的地方,清入關前,諸如皇帝即位、迎接凱旋、舉辦國宴都在大政殿。公元1636年,皇太極去汗稱帝,改國號為“清”就是在大政殿舉辦的即位典禮。
除了宮殿建筑之外,沈陽故宮其實有非常多亮點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比如孝莊住過的永福宮,比如順治皇帝出生的房間,另外故宮內還有好幾個館藏珍寶展覽,都非常值得用心挨個參觀一下。
Tips:
交通
乘坐117、118、132、140路公交車在故宮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
門票
普通票:50人民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沈陽故宮博物院
2.鐵錨1956文創園
如果說故宮、北陵代表的是舊時盛京深厚的文化底蘊,那么近些年涌現出的數個老工廠改造的文創園就代表了近代沈陽的根基——工業,由于歷史原因,沈陽在共和國成立之初擔起了國家工業制造的基石,無數的工業制品源源不斷輸送向全國各地,無愧于“共和國長子”的美譽,令人痛心的是隨著工業體制的轉型,為國家貢獻了幾十年的老工廠慢慢倒閉,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好在近幾年一些早已破產的老工廠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轉型成了工業文創園,也算是用另一種形式繼續散發光和熱了。
鐵錨1956文創園,前身是1956年創辦的沈陽砂布廠,園區位于撫近門東、大什字街南, 占地5000㎡;建筑面積8000㎡,是沈陽室外面積最大文創園。
(八十年代的砂布廠曾經是沈陽市出口創匯大戶,每年出口可達幾百萬美金,1984年曾被評為沈陽小型經濟巨人企業,雖然廠區面積和人數有限,但每年創利都在百萬以上。)
1985年-1987年鐵錨牌砂布連續三年被評為沈陽市馳名商標,與我們熟知的紅梅牌味精和紅雙喜香煙齊名,為長春一汽和很多境外汽車制造商供貨,是首屈一指的砂布品牌。
從2002年停產,到2016年廠區改造前,沈陽砂布廠的廠區就一直閑置在那里,因為有高墻環繞,這個廢舊的廠區似乎被遺忘在了人們的記憶里。
2016年由沈陽拓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始對沈陽砂布廠投資改造,園區設計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在不改變基本格局主體設施前提下,對舊廠房外觀內部空間,運用工業元素進行重新設計包裝,盡最大努力保留廠房“原汁原味”。老城區撞上新生活,懷舊古樸遇上現代時尚,為沈城注入了新時尚與格調。處處透露著沉淀了幾十年的市井人情,在浮躁的城市中心獨享一份安逸與靜謐。
Tips: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地址: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大什字街與育才北巷交叉口東北50米
鐵錨1956文創園
3.紅梅文創園
紅梅集團始建于1939年,原是日本商人開設的滿洲農產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奉天工廠,1998年改制組建沈陽紅梅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曾是國內味精生產的龍頭企業。然而由于諸多原因,2014年紅梅集團宣告破產,只留下約6萬平方米的廠區和13處遺存工業廠房。記得幾年前紅梅破產時曾見諸沈陽各大報端,引來唏噓無數。
廠區雖空,但歷史價值猶存。為此,鐵西區政府聯合萬科引入國際設計資源,開啟了紅梅文創園這一工業遺址改造升級項目。如今,昔日的老廠區已煥發光彩,發酵藝術中心、紅梅書坊、味覺博物館等眾多文化IP項目陸續進駐。
一片廢棄的老廠房,像一塊被塵封的城市記憶。是改造或拆除,都是對待逝去歷史的態度。時代大潮的滾滾洪流之中,建筑是最為生動的代表,每一座建筑都是一個奇妙的節點,成功嫁接了歷史和未來。隨著城市化的加速,許多歷史建筑都在漸漸消失,然而消失的是建筑,更是一個城市的記憶,甚至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
Tips:
位置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衛工北街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紅梅文化創意廣場
4.1905文化創意園
離開紅梅來到位于興華北街的1905,1905文化創意園坐落于沈陽鐵西重型文化廣場之上,完整保留著工業遺址的原貌和工業風格,與大型雕塑“持釬人”交相呼應,形成展現百年工業歷史的文化地標。
1905創意園原來是沈重集團的工廠,該建筑原是沈重廠的一個車間廠房,最初是1937年日本人建立的滿洲住友金屬株式會社車間搬遷前最后一鍋鋼水澆灌了重達數噸的鐵西兩個字。園區內仍保留了一些重工業痕跡, 2010年,就在煉成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的位置, 就在“一五”至“六五”期間創造了40多項“共和國第一”的沈陽重型機器廠的廠址,一座高26米,總重400噸的《持釬人》主題動態雕塑安裝完成,生動展現了紅旗飄揚下的父輩們辛勞的景象。
鐵西因位于長大鐵路西側而得名。自從1905年第一個重工進駐,1908年皇姑屯檢測段落地,這里似乎一發而不可收。1937年沈陽重工機器落地,1949年11月6日,煉鋼場試驗煉出第一爐鋼水。1950年9月,沈陽第一機器廠鑄造出第一枚金屬國徽。1905這個名字也正取自于此,帶我們回憶起那段榮光歲月。
進入1905,你會發現這是個有著小資情調的地方,錯綜復雜的樓梯,露天的玻璃頂棚,隨處可見的鋼筋…這與我們想象中大相徑庭,但是這樣的設計才是別具匠心。因為不同,所以多了份歷史的韻味,也少了些現代感。園區分3層,第一層有一面墻簡單的介紹了1905創意園區的發展歷程。第二層和第三層則是藝術家們的工作室和他們的小店。很羨慕的說,他們似乎活成了我們理想中的生活。有一個辦公室,辦公室旁邊有一個五六十平的小店,小店中一個老板,一個員工……不在乎收入,安安靜靜的做著自己的事。
每一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loft天地,如北京的798,上海的M50,廣州的紅磚廠。這里是1905文化創意園。
用建筑凝固藝術,用創意還原文化。改造后的老廠房,文藝范十足,蛻變成了潮人們的攝影圣地。你那顆文藝的心有沒有蠢蠢欲動呢?
Tips:
交通
乘坐141、208、268、277路公交車在重型文化廣場站下車即可
門票
無
開放時間
11:00-18:0011:00-19: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四周五-周日)
鐵西1905創意文化園
5.奉天工場
我們的文化之旅來到了最后一站,眼前的奉天工場始建于20世紀40年代,最初名為大信洋行奉天工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遷,2007年,正式更名為中國有色集團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隸屬中冶集團。2010年工廠搬遷至鐵西經濟開發區后,工廠舊址樓群長期閑置,廠區內大部分廠房年久失修,亟待保護修繕。2017年9月,沈陽春天百貨公司董事長姚輝受鐵西區政府委托帶領團隊進駐“奉天工場”,采購上世紀60、70年代的舊磚對老廠區進行全面加固和修繕。歷經2年,終于使這座老廠區原貌得以完整的保留,并煥發新的生命力。歲月的斑駁,紅磚的粗糲,鋼鐵的銹蝕,已然成為這座古老工業園區最華麗的裝束,使工廠有了宮殿般的威儀圣潔。
當陽光照進一間間由老舊廠房改造的美術展廳、工業展廳、陳列館,斑駁陸離的紅磚墻,隱約可見標語口號的老廠房,仿佛歲月輾轉,忽而往昔,忽而今朝。曾經的老舊廠房經過改造后,空間寬敞、設施現代,只有那塊塊紅磚和老物件在默默地訴說著它們當年的芳華,默默述說著這里的工業歷史。
步入空間開闊的園區,穿行在一棟棟紅磚廠房組成的復古建筑群之間,時針仿佛開始倒轉,眼前銹跡斑駁的老機器開始轉動,靜泊在廠房前的火車頭發出鳴響,高聳入天的磚砌煙囪再次噴薄……一個個工業符號動了起來,牽引人們走進時光長廊。
Tips:
位置: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獎工北街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奉天工廠文化創意產業園
住宿推薦——懶蜂窩青年旅社
沈陽Lazybee懶蜂窩國際青年旅舍位于沈陽市沈河區十三緯路,這里交通便利,緊鄰餐廳,酒吧及夜生活區。
旅舍一層是咖啡廳,可對外,提供中餐、西餐、咖啡和啤酒等飲品,同時還為音樂愛好者準備了鋼琴和吉他。二層設有客房,還會定期舉辦各種主題派對與活動。
這家住宿的床設計的很貼心,下鋪還有小臺子,是我目前住的青旅中體驗最好的。然后房間整體面積大,不會擁擠,房間有晾衣服的地方,對于不方便涼出去的小衣服可以晾在房間內。衛生間和浴室是公共使用,有蹲和坐式兩種。
床上放了一張和床一樣長的木板可以放雜物,很方便很人性化。很多青旅房間里都沒有掛衣服的地方,但這家青旅的房間里的墻上設了一條長長的鐵桿掛衣服,還提供了很多衣架,這一點必須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