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在先
2021年清明節(jié),得假日兩天。
世界很大,有閑必出。節(jié)前謀劃行程:時間兩日,自駕半徑以三四百公里內(nèi)為宜;節(jié)氣偏冷,方向以南行迎春為佳。規(guī)避擁堵的 北京 ,淘汰游過的舊景,最后目標(biāo)鎖定了 唐山 。
行程概覽
4月3日:早六點出發(fā),沿大廣、承唐高速前往 唐山 。上午游覽 遷西 雨花谷薰衣草園,中午到達灤州。游覽植物園、大覺寺、文峰塔。傍晚入住灤州古城并欣賞古城夜景。行程320公里。
4月4日:早起再次游覽古城,后參觀灤州衙署與藥王廟。上午前往 遷安 ,游覽山葉口景區(qū),下午返回。行程280公里。
先睹為快
風(fēng)車水濱立
茅亭花海中
快艇穿湖過
古塔刺晴空
慈愛灤河母
清新古灤城
日間榆柳映
黃昏燈火明
巍巍通天塔
盈盈時光亭
奇石山葉口
飛花寄別情
遷西雨花谷
4月3日,我和老婆早起出發(fā),沿大廣高速轉(zhuǎn)承唐高速,驅(qū)車二百公里,來到 唐山 遷西 雨花谷景區(qū)。
景點簡介:
雨花谷薰衣草莊園位于 遷西 大黑汀水庫,景區(qū)春季以花海為主,粉黛芬芳,如花瓣巨毯覆蓋山坡,美麗又震撼。
景區(qū)臨湖,設(shè)施簡陋。現(xiàn)為淡季,門票40。8號以后即為旺季,門票60。
進入園中滿眼是粉紅色的知音花。
乍暖還寒之際,鮮花鋪滿山崗,也著實能讓游客興奮不已。
攀一枝桃花收獲縷縷清香。
坐一架吊籃重溫童年的記憶。
走過醉人的山腳
在浪漫花叢徜徉
駐足童話的世界
眺望山水的清涼
那粉紅色的木屋可有公主在窗。
這蜿蜒的小徑該有王子降臨。
在教堂的拱門下憧憬愛情。
在神牛的陪伴下裝個牛掰
坐下來與玩偶為伴
登上去聽清流唱歌
站在高崗俯瞰眼前這一片絢爛又安閑的天地,半日的奔波之苦也算值得。
灤州植物園
十點半,我們離開雨花谷前往灤州,中午時分來到灤州植物園。
植物園地處市區(qū)中心。園子不大,花木不多,入園免費,是周邊居民休閑健身之所。
園中三五株玉蘭花開得正好,找個角度拍一張,權(quán)當(dāng)借得一枝春色吧。
墻角的連翹開得鬧騰,老婆見花起意,不拍一張是不行的。
柳樹剛展新枝,顏色嫩黃。
樹蔭下,一家人席地而坐享受春光。
健身步道緣墻迂回
栗樹黝黑,草坪枯黃,這里的春天也是姍姍來遲。
灤州大覺寺
中午前后,我們從植物園出來,導(dǎo)航來到大覺寺。
景點簡介:
大覺寺又名橫山寺,建于明代,位于灤縣灤州古城北2.5公里橫山前半坡,歷史悠久,聲名遠播。寺周層林疊嶂,寺間清凈莊嚴(yán)。可惜大覺寺在建國沒能躲過十年浩劫,現(xiàn)在的大覺寺是2014重建的。整個寺院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嚴(yán)謹(jǐn),氣勢恢宏,再次成為一座香火旺盛的名剎!而大覺寺還與張學(xué)良有關(guān)。歷史上張學(xué)良就是在大覺寺做出“ 東北 易幟”、共御外敵的重大決策的,因此這里也是“張學(xué)良改旗易幟紀(jì)念地”!
大覺寺建在小城北面一個山洼正中,寺后與兩側(cè)有山梁拱衛(wèi),是一處天造地設(shè)的風(fēng)水寶地。寺廟依山而建,逐級升高。主路兩邊種滿花木,玉蘭花開正艷。
以藍天為背景,拍下一枝,不負這次美麗的邂逅。
寺廟正門
門洞后面是更高的石階,更艷的花木。
爬上這段臺階,眼前是一個舉行法事的小廣場。廣場之后是兩段更寬大的臺階。
彌勒 殿門外的浮雕像,面目祥和,栩栩如生。
彌勒 殿之后是觀音殿。
觀音殿牌匾特寫
觀音殿之后是佛祖所在的大雄寶殿。
寶殿兩側(cè)有廂房,之后是 高臺 。
高臺 兩邊是幾十級的臺階供人們上下。臺上又是一排殿宇,供奉眾佛。站在 高臺 之上,視野開闊,小城樣貌盡收眼底。正前方隔城而望的小山頂就是我們下一站要去的文峰塔。
灤州文峰塔
離開大覺寺,開啟導(dǎo)航,走了十多公里來到文峰塔景區(qū)。
景點簡介:
文峰塔——座落在城南灤水之濱的研山之上,始建于遼 世宗 耶律沅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虎頭筑塔,灤水長流,凌空一塔,畫龍點睛,平添一股直上凌霄的氣勢,成為灤州人故土的象征。百多年來,文人雅士,往來過客仰其名登山觀瞻者頗多,其中有詩寫道:“山峰虎踞不知年,選勝登臨涉嶺顛,萬里山河歸眼底,昂頭直欲上青天”。1976年7月28日 唐山 大地震,文峰塔被毀,僅存一節(jié)塔基。眼前所見之塔是近年政府籌資重建的。
這里是景區(qū)入口。與大覺寺一樣,都是可以免費參觀的。從入口到山頂要爬很長很陡的一段柏油路。路兩邊的樹叢里散布著很多墳頭。此時正值清明,墳前擺著黃黃綠綠的假花,讓游客感覺很不舒服。
登上山頂,觀望剛才來過的方向。遠處小山正中的紅色殿宇就是我們剛才去過的大覺寺。
兩個景區(qū)之間是一片開闊的平原。蔚藍色的灤河水如一條玉帶縈繞在小城一邊,為這一方天地增添了許多靈秀之氣。
順著柏油路一路走來,遠遠地看見文峰塔矗立在在研山的最高處。
走到塔前小廣場,仰望高塔。玲瓏寶塔十三層,層層檐角掛銅鈴。叮當(dāng)梵音傳千古,捐資善人碑刻名。
在山頂逗留了十多分鐘,我們返回停車場開車下山。半山腰有一處兒童游樂場聚集了不少游客,眼前這個凌空懸浮的大茶壺雕塑挺有意思,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望。
灤州古城
參觀完小城幾處小景點,我們在下午四點多進入此行的主要目的地——灤州古城。
景點簡介:
灤州古城位于 唐山 市灤縣灤州鎮(zhèn),是華北一帶著名的古城景區(qū)。如今的灤州古城是在原址上重建而來,古色古香,景色優(yōu)雅,是拍照觀景的好去處。古城內(nèi)店鋪和活動很多,非常熱鬧。游客來此可以漫步古香街巷、逛特色小店、品嘗美食、觀看表演。古城面積不大,從入口的東城門到最西側(cè)的大牌坊,長約1公里,寬約幾百米。在古城游玩步行即可,大約半天時間為宜。可以繞著城內(nèi)的水道——青龍河漫步,可以遍覽古城美景,也可以乘船環(huán)游。上船的地點位于古城東門旁的 紫金 塔處。
進入古城同樣是免費的,只有幾處游樂設(shè)施、特殊景點需要單獨購票。古城內(nèi)旅店遍布,餐館滿街,吃住極為便利,價位也是很親民的。
古城東門外灤河邊是“灤河母親廣場”。廣場上休閑玩耍的人不少。
灤河母親雕像沐浴在落日的余暉之中,懷抱幼兒,面目安詳,慈愛地注視著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雕像背后就是緩緩流淌的灤河水。河對岸是一片楊樹林,遠處就是研山,文峰塔雄踞山巔。
眼前就是古城東門,還算高大壯美。
灤州地方不大,歷史卻很悠久。這里曾是大遼國的中心地帶,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發(fā)跡之地。乾隆帝多次駕臨灤州,無限美景讓這位偉大的皇帝留下了“千古此灤州”絕句。此地先后有18位皇帝駕臨。
這里是古城導(dǎo)覽圖。據(jù)我所見,整座古城只是近年新開發(fā)的旅游景點而已,有城而無墻,有屋而無居民。大量的仿古建筑中充斥的是來自天南地北的商販。行走期間,感受不到多少歷史與文化的味道,這里只是一個被商業(yè)氣息包裹的大排檔罷了。在古城,除了地名是真的,很難找到真的古跡。
這是街口櫥窗里的古城簡介。
灤州人杰地靈,是千古圣賢伯夷、叔齊的故地。據(jù)古書記載,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時期,伯夷、叔齊是灤州前身孤竹國國君墨胎氏的兩個兒子,伯夷是兄,叔齊是弟。伯夷知情達理,叔齊聰慧過人。夷、齊均以賢德為重。墨胎氏臨死之前,立叔齊為君,以繼父業(yè),振興孤竹。墨胎氏死后,叔齊想:“伯夷是兄長,理應(yīng)為君。”于是讓位于兄長伯夷。伯夷說:“父臨死前立你為君,怎能讓位于我,父命不能違呀。”于是,他就悄悄騎著馬逃走了。叔齊見兄長走了,自己仍不肯為君,也逃走尋找伯夷去了。
后來武王推翻商朝, 平定 天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隨之隱居首 陽山 ,采薇(又稱野碗豆)食之。一位老婦人問他們?yōu)楹尾赊倍常摹R答曰:“武王為臣,紂王為君,臣伐君乃不義之舉,故恥食周粟。”婦人答道:“普天之下,皆為王土,薇不也是周王的嗎?”伯夷、叔齊覺得此話有理,于是連薇也不采了,最終餓死在首 陽山 上。
這里是古城南門牌坊,牌坊正中寫著“京東第一州”的匾額。
行走在古城,我們還能想起一個發(fā)生在這一帶的歷史故事——老馬識途。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統(tǒng)兵萬騎,攻打燕國。燕莊公抵擋不住,向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求援。齊桓公遂舉兵救燕。山戎聞齊師大隊人馬將至,落荒而逃。孤竹國降將將齊軍誘入充滿煙瘴之氣的“迷谷”之中,自己則乘人不備逃之夭夭。此時天色已晚,迷谷之內(nèi),寒氣逼人,飛沙走石,咫尺難辨。齊軍前后隊失去聯(lián)系。齊桓公不知所措,忙向大謀士管仲求教解危之計。管仲遂讓隨行兵士敲鑼打鼓,使各隊聞聲來集,屯扎一處,俟至天明。誰知,天雖放亮,此處卻炎熱異常,又無飲水,難辨方向。全軍將士焦急萬分。管仲見狀,忙向齊桓公建議道:“臣聽說老馬識途,大王不妨令人挑選數(shù)匹老馬放行,或許可以找到出路。” 齊桓公依其言而作,大軍果然隨老馬走出了迷谷。
此時已是傍晚,我們在城中心一家小旅店安頓下來。房價150,車可以就近停在門口人行道上。休息片刻,我們在黃昏柔和的光照下,漫步老城,欣賞美景。
從旅店出來,走過一座小橋,就來到街中心。眼前是這座“月老樓”。登樓免費,樓上供奉著月老神像,小情侶來此,多半會拈香叩首,祈求恩愛。
我們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看到街兩側(cè)是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臭豆腐味道。
主街中間位置有一處小廣場,廣場中間是這個噴泉。看樣子噴泉有聲控的機關(guān),游客大聲吶喊,中間魚頭就能噴出水柱。水池中灑滿硬幣,護欄上捆縛者祈福的紅布條。
喊泉的邊上就是古城的最高建筑—— 紫金 塔。木塔高8層,每層正中都供奉著一尊佛像。樓內(nèi)空間不大,光線昏暗,有狹窄的樓梯盤旋而上,游客花10塊錢購票,就可以登頂觀賞古城全景。賣票的小兄弟很豪爽,允許我們買一次票可以日間與晚上兩次登塔。
我們一次又一次恭謹(jǐn)?shù)刈哌^佛像身前,才氣喘吁吁爬到木塔的最高處。
站在8樓外側(cè)的環(huán)形看臺上,居高臨下,小城景象盡收眼底。
樓下是成排的仿古建筑,拉近鏡頭,著眼某個角落,街市寧靜,綠柳婆娑,河水碧綠,挺有觀賞價值。
古城確實不大,四方視野所及都很有限。其 中南 面幾百米之外一路相隔就是成片的住宅樓。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雜,顯得不倫不類。
我們下樓返回主街,繼續(xù)觀賞。
這是與眾不同的摔碗酒。我酒沒少喝,碗還沒摔過一個。那墻角成堆的瓷碗碎片不知見證了多少酒悶子的丑態(tài)啊。
這是一家皮影藝術(shù)坊。據(jù)說灤州是皮影的發(fā)源地。我小的時候 唐山 皮影可是沒少看,那掐著嗓子唱到半夜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走進店里,有供游客制作皮影工藝品的操作臺,感興趣的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員的指導(dǎo)下付費制作簡單的道具。一邊的展臺上有許多精美的驢皮影作品出售。
路邊還有規(guī)模不大的關(guān)帝廟與文廟。一文一武臨街相對,都是免費參觀。
街西頭有個小戲臺,是演出傳統(tǒng)戲劇《楊三姐告狀》的地方。
《楊三姐告狀》是評劇舞臺上久演不衰的優(yōu)秀劇目。該劇又名《槍斃高占英》,是根據(jù)1918年發(fā)生在灤縣狗兒莊的真人真事編劇。劇情:民國七年,灤縣土豪高貴章之子高占英,娶雇農(nóng)之女楊二姐為妻。高流氓成性,與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楊二姐好言勸夫改邪歸正,高非但不聽,反起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貴將二姐害死。楊三姐隨母到高家吊孝,發(fā)現(xiàn)疑跡,要求辨明二姐死因。高家百般阻撓,掩蓋事實真相。楊三姐憤而赴縣衙告狀,縣官受賄,貪贓枉法,判高家賠款了結(jié)。楊三姐不服,又赴 天津 高等檢查廳上告。新任廳長為沽名釣譽,立即準(zhǔn)訴,經(jīng)開棺驗尸,查明真相,將兇手法辦處決。楊三姐告狀獲勝,楊二姐之冤得平。
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才覺得腹中饑餓。我們在臨街的一家小店坐下來,菜價不貴,味道不錯,吃的很舒服。
飯后,街上已是燈火通明,我們信步欣賞古城夜景。
紫金 塔后邊就是環(huán)水渡船碼頭,數(shù)不清的游客在那里排大隊等著坐游船賞景。票價每人六十。我們懶得排大隊,就沿水道漫步而行,邊走片拍。
魚貫而過的敞篷船順流而來,穿過石橋,閃過店鋪,在溫馨的燈光下,飄蕩著快樂的說笑聲。
河道之上,小橋很多,造型各異,很具觀賞價值。
這座石橋之上是一座涼亭,四角翼然,臨于水上,橋橋相望,相映生輝。
我們借助石橋在河道的兩岸迂回前行,這里又回到了喧鬧的主街。
小城的西邊有一處蠟像館,展館不大,里邊陳列著一些名人蠟像。我們不太感興趣,就穿過色彩斑斕的風(fēng)車 通道 繼續(xù)前行了。
南邊的河道兩邊,臨街都是密集的大排檔。簡易的彩鋼瓦涼棚內(nèi)是 大同 小異的燒烤攤位。
站在拱橋之上,看著眼前雜亂而喧鬧的景象,心中會有些許的遺憾:這古城河道是景觀的核心,也是商人盈利的寶地,為什么不建的整齊一些,古樸一點;這天南地北的游客大多沉浸在饕餮美食的過程中,似乎不太關(guān)心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什么,又能觀賞到什么。說實話,這里的店鋪商品跟其它景區(qū)兜售的東西沒什么不同,這里的大排檔跟我們樓前屋后的燒烤也沒什么兩樣。這里有歷史的底蘊,也有設(shè)施的基礎(chǔ),但沒有靈魂。
我們穿行在店鋪的過道里,身邊是操著不同口音的游客,三五成群大快朵頤,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煙火氣。
河道很窄,兩岸食客隔河相望,品美食,觀游船,樂在其中。
很快,我們又來到了 紫金 塔這里。售票小哥還真認得我們,直接擺手讓我們上樓了。此時,光線更加昏暗,每層擦身而過的神像臉上現(xiàn)出明暗斑駁的油彩,一遍遍穿行其間,心里惴惴的。來到樓頂,俯瞰眼前夜景,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街市的燈光似乎沒有整體設(shè)計,只在河道兩側(cè)顯得明亮一些。其余大片的屋舍黑燈瞎火的,看不出有什么美感。我們逗留片刻就離開了。
來到 塔下 ,仰望木塔,倒覺得在絢爛燈光的映襯下,這塔本身就是一處值得欣賞的景觀。
這是建在主街中心位置的鐘鼓樓。樓前是兩個莫名其妙的消防員塑像,樓后是喧鬧的小型兒童游樂場。
不知不覺已是晚上十點多鐘了,街市上依然喧鬧,還有那么多人在吆五喝六地痛飲著。我和老婆走累了,返回旅店休息。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晨我6點鐘起來,獨自一人悄悄背上相機出門了。此時的古城與那些狂歡之后的游客一樣,還沉浸在慵懶的睡夢中。空氣涼涼的,街市上一片安寧。太陽剛剛出來,光線柔柔的,正式攝影人喜歡的味道。
河道上再也看不到穿梭駛過的游船,清水如玉,澄澈平靜,古建綠柳倒影其中,美不勝收。
盛開的紫玉蘭與古樸的建筑相呼應(yīng),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煥發(fā)出春天特有的勃 勃生 機。
紫金 塔這邊,屋舍錯落,梅柳相望,游人寂寂,與昨晚的嘈雜景象簡直天壤之別。
窗前杏花艷
橋影如月圓
柳條絲絳掛
兩岸石橋連
窗紅襯綠柳
樓灰綴紫蘭。
獨自環(huán)游古城,邊走邊拍,仿佛找到了一些古城該有的風(fēng)貌。回到旅店,老婆已梳洗完畢,我們吃完早點,開始了新的行程。
我們先開車來到古城南邊不遠處的“灤州衙署”舊址。據(jù)說這里才是古灤州的中心地帶。我們是一個有歷史,卻又不懂得珍愛歷史的民族。在愚昧和躁動支配下,讓數(shù)不盡的歷史遺跡變成了傳說。好在這個曾經(jīng)接待過劉三姐的縣衙還保存了三間寒酸的門臉。衙門內(nèi)是民居,沒有半點歷史的影子。我們繞著門洞走了一圈,仿佛聽到了劉三姐泣血的哭訴聲,聽到了縣太爺威嚴(yán)的訓(xùn)斥聲,也聽到了衙役們砸下水火棍的噼啪聲……但眼前風(fēng)流云散,唯有唏噓。
灤州藥王廟
離開衙署遺址,我們又來到古城后邊的藥王廟。
藥王廟依山而建,規(guī)模不算小。
此處參觀免費。我們穿過山門,爬上一段 高臺 階,穿過一道拱門,前邊又是一組臺階。
小山最高處就是這個六角形的藥王廟。廟內(nèi)塑著藥王神像,其間有一道家打扮的工作人員在提示游客上香祈福。
遷安山葉口
從藥王廟下來,感覺灤州古城所在周邊的景點都參觀完了。于是開啟導(dǎo)航前往 遷安 山葉口景區(qū)。
景點簡介:
山葉口景區(qū)位于 唐山 市 東北 側(cè),距離市區(qū)車程約70公里,是一處以山水、地貌風(fēng)光為主的自然風(fēng)景區(qū)。這里有獨特的五彩石地貌,還有很多古松。山間風(fēng)光優(yōu)美,是周末休閑出游的好去處。這里有景色奇特的礫石風(fēng)光、豐富完整的太古地貌,這里被地質(zhì)學(xué)家譽為“全息太古時代地質(zhì)地貌檔案館”。
來到山葉口景區(qū)游玩,主要是沿著景區(qū)內(nèi)的步道登山觀景,爬山一般需要3-4小時,游玩整個景區(qū)大約需要半天時間。景區(qū)內(nèi)較出名的景觀便是這里的五彩石地貌,因為山葉口這里在18億年前曾經(jīng)是一片大海,所以這里留下了很多五顏六色的光滑鵝卵石,后來這里變?yōu)殛懙兀纬闪似恋奈宀适孛玻浅*毺兀梢匝赝居^賞。
十點多,我們來到景區(qū)。今天的游客太多了,景區(qū)外成片農(nóng)田改造的停車場都停滿了私家車。這是景區(qū)入口,入口的右邊有游客服務(wù)中心可以購票。
這是票價介紹。成人門票60元,里邊的娛樂項目不少,買套票比較合算。游客最好提前一個小時在網(wǎng)上購票,還能有點優(yōu)惠。
這是導(dǎo)覽圖。景點不大,就是鉆一個小山溝。自然景觀的基礎(chǔ)是礫石構(gòu)造與一些古松樹,穿插其間的是比較豐富的娛樂設(shè)施:索道、玻璃棧道、滑道、漂流、喊泉等等,可玩性還是挺高的。
這里是檢票口。 從入口山門到檢票口之間是一段兩三公里遠的水泥路,乘坐電瓶車票價5塊,還是值得的。
檢票入內(nèi),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個條形水池。池中金魚很多,往來游動。水池一側(cè)有廊道供游客行走。
水池的另一側(cè)是水泥板路,路邊有這個帶轆轤的水井。可惜水井是假的,井里沒有水。
水井邊是一個巨型“木桶”,有清水源源不斷地從桶里噴涌而出。
水 池上 有小木橋相連,這是站在木橋上回看入口方向的樣子。
水池的盡頭,就是從山谷里蜿蜒而來的漂流水道。水道不寬,涂著藍漆,顯得很規(guī)整。游客坐著汽船呼嘯下來,看上去挺刺激的。
山口滑道邊是一道掛滿紫色塑料花的長廊,取名“紫氣東來”。游客穿行其間,身上光影斑駁,就有了幾分浪漫的情調(diào)。
穿過長廊,我們沿著不太陡峭的石階路向山谷里走。甬路與水道并行,不時有飛馳而來的游客。
沒走多遠,前邊出現(xiàn)一處小游樂場。入口處是這個在抖音上經(jīng)常看到的網(wǎng)紅墻。人們倚靠上去,就能壓出一個身體的輪廓來。墻的兩側(cè)功能是一樣的,兩邊的孩子把塑料桿壓來壓去相互破壞著對方的造型。
廣場中間是一個大沙坑,沙坑上有水上跳板、鋼索、晃橋等設(shè)施。老婆先小心翼翼地玩了一把走鋼索。
又爬上晃橋跟著大家左右搖擺,不時有晃暈菜的游客掉到沙坑里,引來大家的陣陣笑聲。
走過廣場,前邊是一個喊泉。近前的牛角型話筒上可以掃碼。花上幾塊錢就可以對著話筒聲嘶力竭地喊幾嗓子。伴隨著音量的高低,水池中心的噴泉就會噴出高低不等的水柱來。
今天游客真多,喊泉前排起長隊。吶喊聲響徹山谷,水柱不斷射向高空,顯得熱鬧非凡。
我們沿石階走走停停,路邊不時會出現(xiàn)結(jié)構(gòu)古怪的大石塊。這就是傳說中的礫石(五彩石)。很明顯,它們最初只是河床上堆積的鵝卵石,隨著地殼變遷,在漫長歲月的改造下,變成了眼前的怪石。
石階路的左側(cè),在堆疊的礫石之間,有一條不小的溪流涓涓而下。礫石生古樹,水簾掛石間。
景區(qū)里沒有什么特殊的景觀,游客來此多是為了娛樂休閑。石階兩側(cè),怪石之間都是大家嬉鬧的所在。
越往上走,碩大的礫石塊到處都是。來張?zhí)貙懀纯吹[石到底是什么東東。
上帝打翻的豆腐筐嗎?
來到石階路的盡頭,是一條供游客休息的長廊。長廊的右邊是通往山梁上玻璃棧道的小路。抬頭看看上邊的樣貌,也真難為景區(qū)了:這里沒有懸崖峭壁,只好在一個稍陡一點的山坡上勉為其難鋪設(shè)了玻璃棧道。這東西我們見的多了,這樣平淡無奇的棧道實在對不起我的這雙抵觸爬山的老腿。
休息長廊的后邊,是一個微型人造瀑布。
水泵頂上來的水流從矮墻上散落,撞擊在石墩上,激起朵朵水花。
休息了十多分鐘,我們原路返回。走累了,就在路邊的涼亭休息一會兒。
這塊礫石,方 方正 正,很像一塊豬皮凍。
下山走路,還是輕松很多,沒多久就來到了山腳。看老婆這步伐,有點歸心似箭了吧。離開景區(qū),驅(qū)車返家,傍晚時分順利到家,結(jié)束了一次小出游。
游后小結(jié)
1、此次出游,用時兩天,花費不到一千。
2、出游線路設(shè)計合理。既避開城市與高速的擁堵,又提前半個月看到了花花綠綠的春天。
3、幾個景點名氣不大,觀賞性較強,景點選擇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