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滁州請你來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詞人、詩人歐陽修所作《醉翁亭記》贏得歷代文人墨客的推崇,時至今日仍被列入中學課本必修名篇。
居“中國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
近日,記者跟隨第三屆“春游江淮請您來”百家媒體旅游推介活動皖中線走進滁州,登上瑯琊山,探尋金陵鎖鑰、氣越淮揚的文化旅游之奧秘。
位于瑯琊山頂的瑯琊閣。
瑯琊山全國首創“景區課堂”
“古人曾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013年,我們在全國率先創立《醉翁亭記》‘景區課堂’模式,讓旅游+研學的新業態成功落地瑯琊山。現在每年有10萬左右中小學生來此開啟研學之行,其中滁州本地學生三成,外地學生占七成。”與記者隨行的講解員告訴記者,“《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留給后人的文化瑰寶,而醉翁亭則是滁州享譽全球的一張耀眼名片。”
醉翁亭的“姊妹亭”豐樂亭。
亭因文名,地因亭名。自此滁州的醉翁亭名揚天下,并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且居“四大名亭”之首。當日記者到達景區時,偶遇多個中小學研學團隊。據介紹,為了將《醉翁亭記》“景區課堂”打造成瑯琊山的一項品牌活動,瑯琊山景區聯合省內外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景區課堂”系列活動,主要包括名師走進“景區課堂”,“景區課堂”夏令營等。
在醉翁亭感受延續千年的太守宴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曰醉翁也。”當年歐陽修與友游覽瑯琊勝景,溪澗逮魚摸蝦捉山蟹,山上林中射鳥射兔,采摘滿山野果野蔌,或就地烹煮,或借炊山野人家,圍席而坐,推杯換盞,吟詩作對,樂在山水間,醉在“太守宴”。
春游江淮來滁州,品味一場延續千年的“太守宴”。今昔的太守宴,宴席中每一道菜的典故都來源于《醉翁亭記》,是一頓富有滁州特色的文化盛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太守宴也是觥籌交錯賓主盡歡,然飲多飲少卻是隨意。原來,這正是太守宴精髓與核心所在:誠意、意境。賓朋圍席而坐,菜肴信手拈來,求的就是一份置身山水、隨心所欲。
游客均可 “刷臉”免票進景區
據講解員介紹,為使瑯琊山風景區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更好地服務滁州市民,自2014年6月1日起,瑯琊山風景區免費向滁州市民開放,所有具有滁州市(含各縣市區)戶籍的居民、外地在滁從業人員和在滁學生都可以憑借本人有效證件免票進入風景區游覽。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底,為了更好地方便滁州市民游覽,同時進一步規范景區管理,推進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瑯琊山風景區對滁州市居民開展實名信息集中錄入,居民無需攜帶有效證件,通過面部或指紋識別系統即可直接進入景區游覽。具有滁州戶籍的居民為長久有效,其他享受免票人群的有效時間為其證件的有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