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到 黔江 來吃正宗的 黔江 雞雜,慢游濯水古鎮,欣賞風雨廊橋的壯美,但每次規劃旅行線路時,卻總是眺望遠方,反而忽略了近處的風景,在這個陽光燦爛的炎炎夏日,由于反復疫情的關系,我們決定到離 重慶 只有4個多小時車程的 黔江 來玩
【行程】
※DAY 1 (7月30日): 重慶 → 深山明珠: 黔江 小 南海
早上9:00 出發,經 G65 前往 黔江 【小 南海 國 家地質公園】,車程約 310 公里/4.5 小時。 午餐:在途中服務區。 14:30【小 南海 國家地質公園】游玩約 1.5 小時 16:00 前往【土家十三寨】,由于時間原因,只游玩了1 小時。 18:00 入住 黔江 隆鑫玫瑰酒店。 晚餐 黔江 雞雜。
※DAY 2(7月31日): 城市大峽谷 → 神龜峽 → 濯水古鎮 .&. 風雨廊橋
早上8:00 在酒店吃早餐后出發前往【城市大 峽谷】,車程約 1 小時,游玩約 2 小時。 12:00 景區附近午餐。 13:00 前往【神龜峽】,車程約1.5 小時,游玩約 2 小 時。16:00 前往【濯水古鎮】,車程約 40 分鐘,入住酒店,并在古鎮吃的魚火鍋(黃臘丁)。
※DAY 3(8月1日): 濯水古鎮→蒲花暗河
早上在古鎮吃當地特色:綠豆粉后,繼續在古鎮游玩,上午10出發前往【蒲花暗 河】,游玩1 小時。 然后看時間還比較充裕,就前往【水車坪】,車程30 分 鐘,結果發現水車坪是當地人納涼的地方,并不適合游玩,我們在路邊餐館吃了午餐(渣海椒炒五花肉), 14:00 出發返回 重慶 ,車程4 小 時,18:00 回到溫暖的家,結束愉快的旅程。
Day 1 | 黔江小南海 .&. 土家十三寨
重慶 黔江 小 南海 國家地質公園位于 黔江 區的北部,是由于地震時山崩巖塌、溪流堵塞而 形成的地震堰塞湖,是 中國 國內歷史最長、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極 為鮮見”。
小 南海 四周秀峰環列,湖內水碧島綠,湖光山色,景色如畫,被喻為深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土家十三寨(國際 AAAA 級旅游景區) 位于小 南海 鎮 新建 村,有 13 個典型的土家院落,這里集居生活著 200 多戶近 1000 名土家族人。
十三寨地處 黔江 國家森林公園 群山環抱之中,生態環境優良,自然風光優美, 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這里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至今原汁原味地保存 著富有濃郁民族色彩的民居建筑和原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仿佛人間仙境,世外 桃源 ,是武 陵山區民族文化的一個活標本。
土家族的姑娘小伙子在溪邊燒烤,你瞧,姑娘們還穿著土家民族服飾,十分漂亮,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在溪邊捕魚撈蝦,玩耍嬉戲……
在這個炎炎夏日里,可以遠離都市的喧囂,吹著山澗的微風,真是十分愜意。
規模宏大的吊腳樓群背靠青山,飛檐 翹角,鑿龍雕鳳,木欄花窗,描紅著綠,是少 數民族木樓建筑中光彩奪目的明珠。
晚上,我們入駐 黔江 隆鑫玫瑰酒店,可能是因為疫情導致游客減少的原因,這個 黔江 唯一的五星極酒店,現在只需要300多一晚,可以說性價比是超高了,酒店位置很顯眼,就在黔州橋的橋頭,環境不錯,酒店對面就有很多餐廳。
黔江 最有名的國慶雞雜離我們住的地方還有點遠,于是就在酒店對面的餐館吃的 黔江 雞雜和青菜牛肉,雞雜的鮮爽與泡椒和泡蘿卜的酸辣相互交融 口感清脆,酸香開胃 簡直是人間美味,青菜牛肉這道菜由黃牛肉加小青菜 用菜籽油大火炒制而成 肉片嫩滑香辣,青菜鮮脆爽口 這樣的組合絕對讓你吃得過癮,回味悠長。
這兩道菜也是必點的 黔江 的特色菜,上桌后繼續加熱,可以慢慢邊煮邊吃,越吃越有味道。
Day 2 | 城市大峽谷.&.神龜峽.&.風雨廊橋
早上在酒店吃的自助早餐,中式、西式的各種糕點、飲品、水果應有盡有,十分豐盛。
俗話說:早餐吃得好, 一天精神好!看來此話不假哦,看到琳瑯滿目、色澤誘人的各種早點,頓時心情十分愉悅,大快朵頤
早餐后,我們開車來到 黔江 城市大峽谷,城市大峽谷由觀音峽、官渡峽、神龜峽 等部分組成,是貫穿 黔江 老城、舟白 新城 、 正陽 新城 三 大城 市組團的的地理分界線,長達數 十公里,造就了“城在峽谷上,峽在城中央” 的壯麗景觀。景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橫跨 7 個地質年代,垂直落差達 500 米,比 歐洲 美麗的觀光地 盧森堡 大峽谷(寬約 100 米,深約 60 米)更具特色。
景區的山頂處,有一尊絕壁之上超級壯觀的雕刻觀音像,像高123米, 寬69米,是世界最高巨幅摩崖觀音像。觀音手執凈瓶柳枝,端坐蓮臺,指灑圣水,面目和祥。很妙的是,無論你從哪個角度,觀音的眼睛都是看著你的,我們去的時候正好上午10點鐘左右,陽光照耀著大地,我們的心靈也感受到片刻寧靜。
下午來到神龜峽景區,神龜峽水深數十米,兩岸山高 50 多米,沿 途懸崖峭壁,突兀奇峰,兩岸風光原始古樸, 美不勝收,優于 大寧 河,勝于小 三峽 ,是度假 休閑的好地方。
神龜峽河水迂回曲折,山高水 深,全程有 27 個彎,有 28 個門: 水繞山轉,蜿蜓盤曲,其彎道之多,實屬峽谷罕見。真可謂“船到崖前疑無路,調轉 船頭又一彎”。在沿峽谷而下的途中,有多達 20 余處別開生面的自然景觀,在其中有“三龍 搶寶”, “天橋”,“寶頂”,“美女峰”、 “紅巖”等美景,各具風采,猶如一神龜峽幕 幕精彩而美麗的畫卷,讓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
在懸崖峭壁上,到處是懸垂的石鐘乳,有的 在半山腰,有的在水面上,千姿百態,奇形怪 狀。
神龜峽庫區水深最深達 85 米,河水碧綠如玉,造就了神龜峽與眾不同的碧潭幽峽風光。
下午4點多鐘,我們開車來到濯水古鎮,本來想住古鎮最有名、位置最佳的芭茅島酒店,但因為是周末,房間都被訂完了,只有入住歸鄉客棧,這里離風雨廊橋也只有200米的距離,離老街只有50米,老板待人也很熱情,并且可以停車。
濯水古鎮是新晉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歷史區文化名鎮。 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 鎮于一體的千年古鎮。
古鎮內老街由青石板鋪就,長約千米,寬 2-3.5 米不等,街道兩旁的商號、民居、會館、 學堂均為木質結構,有的是吊腳樓,有的是四 合院,有的是撮箕口,錯落有致,別有風韻。
民居之間隔著畫有精美壁畫的封火墻,窗花是精致的木雕,磉墩上有精湛的石刻,走在街上, 仿佛置身在一個多元民族文化的殿堂。
到了濯水古鎮必吃馬打滾 它是湯圓的一種 也稱之為“元寶”,含有發財的意思 馬打滾很受當地人的喜愛 當地人常常在春節、插秧、中秋的時候 吃這道美食,外裹黃豆面,餡料有花生碎,芝麻,糖等,又糯又甜。
古鎮入口的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座有 300 多 年歷史的古老戲臺。檐上的人物雕刻惟妙惟肖, 由于經濟欠發達,這些在 重慶 各地已經難得一 見的雕花保存了下來。
濯水古鎮建筑實現了土家族吊腳樓與徽派建筑的完美結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 營造出一種獨特的建筑風格,古樸而飽含哲理。
黔江 濯水古鎮,最值得期待的就是風雨廊橋。風雨廊橋橫跨于阿蓬江上,長658米、寬5米,分為橋、塔、亭三部分,橋身為純木制結構,建筑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橋上建有層塔亭,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被 中國 廊橋協會授予“世界第一風雨廊橋“。
濯水風雨廊橋建筑組群橫跨阿蓬江,極具土家特色,亭臺樓閣形態豐富,綿延起伏、氣勢恢宏。
2013 年 11 月 27 日晚,有 亞洲 第一之稱的 重慶 黔江 濯水古鎮風雨廊橋發生火災被燒毀。風雨廊橋于 2014 年 5 月開始重建,于 2015 年 2 月重新對 外開放。重建后的風雨廊橋依舊魅力無限。
夜幕時分,廊橋燈光璀璨,廊橋如巨龍一般橫亙于阿蓬江上,仿佛一條璀璨的銀河,美輪美奐。
Day 3 | 風雨廊橋 .&. 蒲花暗河
在 黔江 ,早餐吃一碗石磨的綠豆粉,是當地人延續多年的習慣。當地居民早已把綠豆粉當作固定的早餐,是 黔江 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也是外出 黔江 人記憶中家的味道。
黔江 人愛吃綠豆粉,愛做綠豆粉。綠豆粉清熱,吃了不上火,口感好,食用方便。綠豆粉其實就是大米和綠豆打磨成粉漿后,用漏斗擠出,在平底鍋內形成蚊香般一圈一圈的面條,下鍋煮熟后,根據口味加上牛肉、雞雜、雜醬等澆頭,一碗美味的綠豆粉就出鍋了。
吃過早餐,我們又在古鎮里閑逛一下,清晨,象我這樣的游客不多,但當天是趕場的日子,好多居民穿過風雨廊橋來趕場,購買他們喜歡的生活必須品。
蒲花暗河位于濯水鎮內,景區距離濯水古鎮只有2公里,景區有游覽車送達。瀏覽車票價是往返15元。
蒲花暗河不知由于什么原因 ,只開放了一半的景區,并且是船進船出,整個游覽過程可能只有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