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過大年”成新春時尚。記者從江蘇省文旅廳了解到,春節期間,200余個線上線下主題展覽、300余場社教活動,將歷史、年俗、藝術、自然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識元素融會貫通,成功營造濃厚的傳統年節文化氛圍。據統計,春節假期,全省文博場館累計接待觀眾人數280余萬人次,較2022年春節顯著上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數據看“復蘇”,志愿者快樂“忙年”
這個春節,博物館里可熱鬧了。2023年春節假期期間,南京博物院1月21日(除夕)和1月22日(大年初一)兩天閉館,大年初二至初六正常開放,基本是天天約滿,參觀人次為58690。
南京市依托豐厚的文博資源,推進文旅融合深入發展,致力于打造獨具特色、充滿活力、令人向往的“博物館之城”。春節前,南京市文旅局印發《關于我市國家等級旅游景區向全市醫務人員提供優待服務的工作方案》,明確全市所屬文博場館面向南京市醫務人員免費開放三年,鼓勵全市醫務人員走進博物館。
數據來看,春節假期,南京市策劃舉辦了23場主題展覽、56項社教活動,全市文博場館累計接待觀眾人數55萬人次,其中,重點關注的文博場館接待觀眾26.34萬人次,較2022年春節同期上升212.51%。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充分利用春節假日時間,1月23日(初二)至1月27日(初六)共接待觀眾約85648人次,前100名觀眾開心收到了精美圖錄和書簽作為新春賀禮。
一城百館,博物蘇州,在博物館里過一個“蘇式文化年”成為很多市民和游客游玩的“愿望清單”。春節期間,蘇州各大博物館推出AR逛展、夜游博物館、文化講座、文創年貨節等活動,累計接待游客57.8萬人次。尤其是從初二到初六,夜間開放的博物館給打卡觀眾莫大驚喜,延時接待市民和游客4.8萬人次。
春節期間,常州市博物館(紀念館)成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參觀量創下新高。全市博物館春節期間接待量約2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國潮文化熱之下,人氣火爆,而志愿者面對游客的各種需求,積極提供服務。盡管過年期間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很辛苦,但他們認為,“在這里過年,太快樂了!”六朝博物館志愿者張曉剛介紹,自己退休前從事的就是文旅工作,后來報考六朝博物館的志愿者,成為講述六朝歷史的一員,“我們南京是六朝古都,而這里就是專門講述六朝歷史的專題博物館,撲面而來的震撼和凝聚力令人難以割舍。”
民俗唱戲、夜游增色博物館里過大年
人們不約而同選擇博物館里過大年,過個有文化傳承的年。在南博體驗長江下游文明、小人書里的大世界;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品味乾隆的生活雅趣;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聆聽“唐音鏗鏘”;南京城墻博物館“邂逅古城:中國明清城墻對話以色列阿卡城墻”,不同專題的特展,為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帶來豐富多彩、趣味生動的節日體驗。
不僅無錫市民踴躍來博物館參觀,到博物館過大年,在宜興陶瓷博物館,來自德國、芬蘭的游客饒有興趣地參觀顧景舟大師的提梁壺和掇球,感受紫砂魅力。豐富多彩的展覽老少皆宜,新穎有趣的活動令參觀量創歷史新高,為文旅復蘇貢獻了文博智慧和力量。
兔年少不了兔元素,南京各文博場館推出一系列以兔生肖為核心的賀歲臨展。六朝博物館推出“我們的節日·福兔迎春——癸卯年賀歲展”,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推出“百兔爭春——癸卯年生肖‘兔’藝術創意作品展”,云集以兔為題的民間藝術品及文物藏品。傳統手工藝與民俗非遺,過年期間在博物館內唱主角,營造濃郁過年氛圍。
白天看展,晚上觀演,沉浸式體驗博物館帶來新“玩法”。春節假期的夜色下,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等場館燈火輝煌,綻放多姿色彩。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中,《金陵尋夢·夜瞻園》實景園林演出展現出雅韻之美。南京市民俗博物館中,《甘宅雅韻》裸眼5D看盡金陵勝景,感受甘熙宅第的戲曲文化和金陵城的韻味。“心印·中華門”在南京城墻博物館旁演出,節目以南京中華門甕城為載體,融合超魔幻的光影技術+超唯美的實景演出,打造夜間文化體驗的超級新空間,再現中華門的“前世今生”。
“云”上探秘博物館,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南京市博物館聯合天翼云盤帶領市民AR云逛館,利用建模、動畫和虛擬現實(AR)技術,讓國寶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活”起來,實現隨時將古老的文物呈現于現實場景下進行互動的效果。
體驗感十足蘇博文創賣了80萬
南京博物院在各咨詢臺提供語音導覽器的租借服務,讓觀眾暢游全館,讀懂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得小朋友心的是,除了成人、外語版,還專門有兒童版語音導覽。在歷史館與特展館交界處,增設了三維文物展示設備,大面積的觸摸屏體驗,讓觀眾玩轉指尖上的鎮館之寶。
有博物館文化氣息加持的文創產品,也讓新年更添新意,記者了解到,蘇州博物館本館及西館門店文創銷售額達到80萬元。吳文化博物館開啟文創年貨節,用一場新春快閃,躍見匠人精雕細琢的人間煙火。
“兔向前”創意擺件、兔年金飾、青銅犧觥系列文創、院藏文物銅藝書簽系列等南博文創產品,吸引不少游客。從“長毋相忘、永樂未央”的銀帶鉤,到作蜷伏狀憨態可掬的南博鎮護之寶——金獸,南京博物院處處暗藏可以收集的圖章,因此文創柜臺排隊蓋章也排起了長龍。據說在不同時間段去打卡,還會遇到限時限定的印章。
熱鬧不停博物館里繼續鬧元宵
元宵節之際,南京博物院推出的“博物館+社區”共同體項目之文物科普云學堂,將帶大家了解精美的漢代錯金銀銅弩機,感受古人的智慧。走進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展廳,走近大運河的橋梁,了解運河的千年歷史、悠久的運河文化和先民們高超的造橋技術,還可以動手設計制作一座運河上的模型橋。
揚州博物院除持續“瑞兔迎春——揚州博物館兔年生肖藝術家展”等展覽之外,將舉辦“元宵·兔子燈”、“知年俗·玩非遺·鬧元宵”活動。元宵佳節夜,連云港市博物館再次開啟“連博戌時”,邀您穿上漢服共聚,看花燈、賞交響樂。此外,還可以去蘇州博物館體驗木版年畫、燈彩、印章篆刻,去常州博物館感受“火針刺繡”的藝術魅力。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說,博物館要建立“超級鏈接”盡量破除障礙,策劃一些好的展覽,盡可能讓文物活起來,讓那些沉睡在庫房里的文物,發揮它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