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宠》作者:时衿,一个色的导航,视频免费视频,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

返回主站|會員中心|保存桌面|手機瀏覽
普通會員

官方代發

官方代發

新聞分類
  • 暫無分類
站內搜索
 
友情鏈接
  • 暫無鏈接
首頁 > 新聞中心 > 廣西:“全域旅游”創出“全域效益”
新聞中心
廣西:“全域旅游”創出“全域效益”
發布時間:2021-08-23        瀏覽次數:145        返回列表

日前,廣西公布了最新一批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桂林市、欽州市獲得第三批“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市”稱號,桂林市全州縣、桂林市臨桂區、柳州市柳北區、欽州市浦北縣、南寧市武鳴區等5個縣(市、區)獲得第四批“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稱號。

上述七地自開展創建工作以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資金投入,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共建共管共享全域旅游發展環境等全域旅游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域旅游”創建取得了“全域效益”。

城旅融合 共建共享

今年6月26日,總規劃面積3907畝、投資160億元的桂林融創國際旅游度假區正式開業。該項目位于桂林—陽朔黃金旅游帶上,通過集成多元業態組合和“山水+文旅”的創新模式,為游客帶來“世界級樂園”的全新體驗。桂林市委書記周家斌表示:“世界級旅游城市應該要有世界級的旅游資源吸引力,要有溝通世界的交通網絡,有特色而包容的城市文化,有較高的游客滿意度,有高位穩定的旅游產業景氣?!彼莱隽斯鹆执蛟焓澜缂壜糜纬鞘械某霭l點——堅持高起點規劃引領,加快塑造“山、水、城、文”融為一體的城市格局和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努力建設高品質城市。

與桂林一樣,將旅游業發展融入整個行政區域發展通盤考慮,是廣西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的一大特色。城旅融合發展,讓旅游成為城市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推進器。

柳空文創園 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供圖

柳北區是柳州市的老工業區,近年來,柳北區通過大力發展旅游裝備制造基地、柳空文創園、紫荊花書院等文旅融合新業態,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創新之路。為了向具有深厚工業文化的生態新城蛻變,柳北區通過廳、市、區三級聯動,建設了中國——東盟(柳州)旅游裝備制造產業園,依托傳統工業基礎優勢和旅游發展需求大力發展旅游裝備制造業。這一舉措充分展現了柳北工業老城區文旅發展的“新面貌、新業態、新產業”,為工業城市與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范本。

浦北縣則以發展鄉村旅游為核心,推動農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與鄉村振興互動、互融、互促的“浦北樣板”。該縣通過落實作美田園、扮靚鄉村、豐富業態、優化治理等舉措,以鄉村旅游助推村集體經濟,切實讓農民共享全域旅游發展的紅利。

全州縣建立“縣、鄉、村、企業”四級聯創機制,強化文化和旅游部門的綜合協調功能,構建與市場監管、公安、工商等多部門聯合的執法機制,形成全縣通力配合的工作合力。

產業融合 協調發展

在開展全域旅游創建過程中,各創建單位以“旅游+”和“+旅游”為抓手,充分融合文化、農業、黨建、體育、康養、特色小鎮等要素產業,連點成線、織線成網,構建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

4月14日,2021年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舉辦。為了打造永不落幕的壯族三月三,武鳴區以歌圩帶動模式推動“文化+旅游”發展,2021年武鳴“壯族三月三”接待游客量19萬人次,旅游總消費254萬元。

近年來,武鳴區發揮旅游業帶一產、強二產、優三產的優勢,以“旅游+”為路徑發展文化旅游、農業旅游、特色小鎮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等,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走出了一條“以三月三歌圩文化為品牌,以都市休閑度假、山地森林康養和鄉村振興示范為內容”的“1+3”全域旅游發展之路。

7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人民政府、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在南寧簽署合作共建北部灣濱海休閑中心城市框架協議,這無疑為欽州的全域旅游發展再添一把火。欽州市委書記許永錁表示,欽州要以獲評“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市”為契機,圍繞打造“江海宜居城”,推動欽州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農文旅”項目落實廳市合作各項重點工作,加快推動北部灣濱海休閑中心城市建設。

近年來,欽州市大力招商,引進了總投資約520億元的一批文化和旅游項目,充分利用文化、體育、農業、林業、水利、海洋等資源,在品牌創建、節慶活動和脫貧攻堅中體現融合發展,成功創建了國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森林人家等一批品牌,推出了11條特色旅游線路及8條紅色旅游線路,打造了千年坭興陶古龍窯火祭儀式、欽州蠔情節、2018年世界沙灘排球巡回賽欽州公開賽等品牌子節慶和賽事,A級景區、星級鄉村旅游區、星級農家樂遍布城鄉,有效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增加了農民就業與收入。

桂林市大力實施“+旅游”戰略,推進交通運輸、農業、工業、體育、健康等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印象?劉三姐》、王城東巷·逍遙樓文化休閑旅游街區、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區、全州大碧頭國際旅游度假區、桂林千古情、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游節等文化和旅游精品獲得市場青睞。

創新實踐 亮點頻現

在開展全域旅游創建過程中,廣西各地因地制宜,深挖特色、敢想敢試,為加快旅游業的發展探索了許多新舉措,形成許多好的經驗和機制。

旅游要發展,用地必須保障。桂林市率先在全國實施了旅游產業用地改革,制定了旅游產業用地的“31條”政策措施。臨桂區作為改革試點核心區,探索了旅游用地分類管理、農村集體參與旅游開發等方面的經驗,形成了“臨桂經驗”。2015年底出臺的《關于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就吸納了桂林及臨桂改革試點中的經驗。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已同意將“31條”在全區20多個特色旅游名縣和創建縣中推廣運用。

發展旅游必須有資源支撐,全州縣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新路子。該縣以建設國家長征文化公園為契機,乘“湘江戰役”東風,全面促進“紅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實現了紅色旅游、紅色培訓、紅色研學等融合業態全域發展,讓以往不溫不火的全州旅游業迎來“井噴式”發展,接待游客數量從2017年的92萬人次躍升至2019年的758萬人次。

旅游市場監管方面,各地也有創新動作。武鳴區建立健全全域旅游“1+3+N+1”(1指黨委政府,3指文旅、綜合執法、市場監管,N指其他創域成員單位,1指創域辦)綜合管理體制,實現了全城區各級各部門共同抓旅游的新格局。

浦北縣將全域旅游創建與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工作相結合,創新有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育了文明鄉風、淳樸民風,提升了游客滿意度,成為獨具浦北特色的旅游元素。

柳北區創新提出“三級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指揮部和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六大工作機制齊頭并進”的“3116”工作法,推動城中村改造、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建設,多項舉措形成柳北城旅融合共建共享模式。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全域旅游促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指導各創建單位開拓創新,突出特色,優化服務,圍繞促融合、創精品、優環境、增活力、拓市場,扎實推進全域旅游建設工作,為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總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管理入口| 返回頂部 ©2025 官方代發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度假趣   訪問量:1501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祁阳县| 绵竹市| 阿克陶县| 筠连县| 武清区| 东兴市| 和平区| 临清市| 渝北区| 惠安县| 航空| 昌图县| 河池市| 合阳县| 新津县| 浦东新区| 新田县| 罗甸县| 海城市| 深州市| 句容市| 抚州市| 聊城市| 靖宇县| 奇台县| 丹阳市| 奉新县| 南华县| 八宿县| 松江区| 房山区| 大理市| 韶山市| 县级市| 苏尼特右旗| 渭南市| 哈尔滨市| 子洲县| 拉孜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