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雅斯貝爾斯提出的“軸心文明”說,就會發現,四個人類古老文明幾乎同時呈現出“群雄并起”的格局,代表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齊魯文明,是中華文明傳統的奠基者。
諸子百家爆發性的精神創新,打開了中國古代王朝的政治視野,同時以黃河為坐標的地理空間又定義了政治格局,在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之外,齊魯大地還匯聚了第三種代表中國文明的獨特板塊,就是海洋文明。
山東擁有全國六分之一海岸線海,域面積與陸地面積相當,山東半島作為我國最大的半島,深入渤海、黃海間,古為東夷文化核心,今以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納入國家戰略,形成了水路交織的兩大開放扇面,面向大陸面融入多個經濟圈、城市群,面向海洋面則是中國輻射東北亞經濟圈重要支點,成為中國發展海洋經濟的排頭兵。
當山東省立足“經略海洋”戰略,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之時,以青島、煙臺、威海、日照等資本豐厚的明星城市在海洋賽道開始現代版“群雄逐鹿”,激發出升級速度、轉型速度和創新速度。
顯然,在這場競賽中,地處膠東半島最邊緣地帶的榮成,“配速”入局需要智慧和勇氣。站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轉型視角,這座“mini城市”自有獨特底蘊和價值主張:
一是海絲節點:榮成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是“海上絲綢之路”節點城市,也是中國面向韓日經濟區最近連接點。依托區位優勢,激活藍色產業勢能,構建對外開放格局,將榮成打造成為面向韓日、輻射東南亞、連接中亞歐的樞紐城市。
二是文旅驅動:近500公里黃金海岸線上分布著10大港灣、115個島嶼和10大天然海水浴場,坐擁偉德山、鐵槎山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成山頭國家級海洋公園、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知名景區景點,以文旅驅動和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構成城市新型展示界面。